黃鰭 ( ㄑㄧˊ ) 鮪 ( ㄨㄟˇ )
產期 |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 ||||
---|---|---|---|---|---|
產地 | 屏東縣,高雄市、縣,台東縣,宜蘭縣 |
形態特徵:體紡錘形,肥壯,橫切面近圓形,稍側扁;尾柄細,平扁,每側具發達的中央隆起脊,尾鰭基部每側另具小隆起脊2條。眼中大。上下頜各具細小尖齒一列。鰓耙正常,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26-34。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胸部鱗片特大,形成胸甲。第一背鰭具硬棘XIII-XIV,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相當近,其後具8-10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皆延長而呈鐮刀形,顯然較胸鰭為長;胸鰭較頭長為長,幼時延伸至第二背鰭基底中部下方,成魚則延伸至第二背鰭起點下方;尾鰭新月形。體背側藍黑色,腹部銀白色,尾叉長小於70公分者,其體側有銀白色點及橫帶。第二背鰭、臀鰭及離鰭均為黃色;餘鰭灰色或灰黑。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其範圍涵蓋北緯40°-南緯40°間,唯地中海缺。台灣各地均產,尤以東部及南部產量最多。
台灣分布: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小琉球、蘭嶼、綠島、南沙
棲息環境: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棲所生態:大洋中上層洄游性魚類。主要活躍於躍溫層上下方之水域,常出現水域之水溫約在18℃-31℃之間,常因水團溫度之改變而有垂直分布現象。以洄游性之小型魚類,如鯖等為食,亦捕食甲殼類及頭足類等。
漁業利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是重要之漁獲物,全世界年產量超過500,000噸。一般漁法包括延繩釣、圍網及流刺網等。可作生魚片或加工以及各種烹煮調理皆宜。
參考文獻: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Mori, K. etc. 1971 蘇楠傑, 孫志陸, 葉素然 2003
【資料/圖片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圖片4來源: 鄭義郎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