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花蓮農業技術團傳承農技 新血加入更給力
刊登日:107/05/30

花蓮農改場蔡宜峯副場長恭喜準農業師傅完成訓練,勉勵學員未來上工後要放下身段,把自己歸零融入農務工作,未來上工不管遇到任何農業問題,農改場都會持續協助大家解決及精進技術。富里農會張素華總幹事歡迎準農業師傅加入富里團,勉勵大家不斷提升專業技能、發揮熱忱服務農民,與農會一起努力,共同建立技術團的好口碑,打造富里成為有機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人力辦公室梁漢偉科員表示技術團除了解決季節性缺工,農委會更期許農業師傅從實際農務工作累積經驗與磨練技術,成為新世代的農業經營者,鼓勵學員要把眼光放遠,虛心向場主學習,莫忘初衷、堅持到底。富里農會林輝煌主任感謝農委會提供經費支持技術團之運作,提醒學員要把農場主的農場當成自己的來經營,樂在工作,解決南區農業缺工的問題。
農委會為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自106年起推動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2.0措施,補助農會成立農業專業技術團,要求雇主應至少給予準農業師傅最低薪資保障,以提供合理的勞動條件,改善農場主的缺工問題,並讓準農業師傅從工作中傳承老農的專業技術。富里鄉農會響應政策於去年6月開始籌組成立農業技術團,張素華總幹事指出富里農業技術團派工範圍除了富里當地,還包括玉里、瑞穗及台東池上及成功等地,有效紓解地區季節性缺工的困境,農場主認為有利於帶動農村產業發展,對富里技術團多給予正面的回應。
本次農業技術團補徵訓練班課程,授課內容以花蓮南區重要經濟作物為重點,包括:水稻、大豆、金針、茶葉、文旦、中草藥及咖啡等,由花蓮農改場的各個專家講授生產技術知識,咖啡則邀請茶改場專家擔任講師,以建立學員正確的栽培管理觀念,並安排農友擔任實習講師或助教傳授經驗,課程著重實務操作,讓學員從做中學。以水稻為例,實習課程拉到富里學田簡宏盛農友的育苗場,讓學員認識水稻育苗流程及練習搬運秧苗等相關作業,也讓學員到稻田裡學習辨識稗草及去除雜草。中草藥實習課程,則安排到玉里觀音蕭瑞煌農友的中草藥園,從園區的雜草管理、採收當歸到開溝作畦、施用基肥、鋪設雜草抑制蓆等,全體學員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自操作,逐一完成各項作業。學員陳先生則表示咖啡整枝修剪的實作課程讓他印象深刻,老師示範後即讓每位學員分別著手修剪咖啡樹,修剪後即由老師一一驗收講評,有問題馬上獲得解決。實習過程中經歷烈日、高溫、陰天微風與突然下大雨,學員體認到農務工作要面對各種天氣狀況,必須思考如何克服與應變。
本次學員有超過半數來自外地,包括台北、桃園、台南、高雄、台東等地,只有4位是富里人,這些學員多希望透過技術團,除了貢獻自己的勞動力,更能學習有機或友善的生產技術及農場經營的模式,期望未來能夠成為專業的農業經營者。擔任本訓練班班長的學員高先生,原來在北部擔任武術教練,對農業有濃厚興趣,因此報名參加技術團,經過這次紮實的課程,得到豐富的農業生產知識,更實際學到了各種田間作業的技巧,如咖啡修剪、除草機及中耕機的操作等,期待透過上工累積更多實務經驗,期望未來能結合武術與農業,經營休閒體驗農場。來自竹田村的林小姐,曾是球隊隊員,體能不錯,原本從事餐飲業,在親友的鼓勵下報名了技術團,希望一面工作賺錢,一面學習農業技術以建立第二專長。來自新北市的陳先生,原來從事油漆、機電、水電及瓦斯配管等工作,想要轉換職場跑道,又在花蓮有一塊農地,便報名參加富里技術團,期望從田間工作學習農業經營所需的技術與知識,未來再運用於管理自家的農地。
花蓮農改場表示這批新血農業師傅經過本次訓練,建立了農業生產知識與實用技能,使其有信心成為花蓮農業技術團的生力軍。歡迎有人力需求的農場踴躍向農會申請派工,以紓解季節性農業缺工問題,促進花蓮地區農業發展。
上一篇
竹埔特色產業推廣 粉鳥背笭庄拚庄
下一篇
林業講堂~一座林業城市的有機發展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4%
我喜歡:9%
很實用:14%
夠新奇:9%
普普啦:5%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