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落花生簇葉病現蹤,臺南區農改場籲加強葉蟬類防治
刊登日:107/10/09

由於植物菌質體是藉由媒介昆蟲傳播,不會藉由土壤、風雨、種子、枝條磨擦、機械修剪等方式傳染,且是系統性感染,因此防治媒介昆蟲-葉蟬類,並隨時清除病株、雜草,是唯一的防治方法!
目前紀錄顯示落花生簇葉病病原-植物菌質體是由南斑葉蟬 (Orosius orientalis Matsumura) 傳播,葉蟬體型小、動作敏捷,為刺吸式口器昆蟲,俗稱「跳仔」,嘴巴就像一根吸管,危害植物是用「吸」的而不是「咬」,當氣候溫暖少雨時,較適合小型害蟲生長繁殖,在防治實務上,不需特別去分辨田間出現的是哪種葉蟬,可直接參考落花生葉蟬類之登記用藥來防治,如50%加保利可濕性粉劑、85%加保利可濕性粉劑、5%克福隆乳劑及45%硫敵芬化利可濕性粉劑等藥劑(落花生登記用藥資料https://goo.gl/M4x9F5)。在無法用農藥防治菌質體的現況下,只能藉由減少媒介昆蟲的數量、拔除病株杜絕感染源、盡量清除可供葉蟬棲身的雜草,才能防治落花生簇葉病,所以當天氣較為乾燥,適合小型昆蟲大發生時,就要特別注意田間落花生葉片上是否已開始出現葉蟬危害狀,提高警覺並適時噴藥!
(聯絡人:蔡孟旅、彭瑞菊、陳昇寬 06-5912959)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8%
我喜歡:8%
很實用:44%
夠新奇:8%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claire_mia(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10/02
good
李*德(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10/10
good
小甜甜(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10/09
植物菌質體是藉由媒介昆蟲傳播,不會藉由土壤、風雨、種子、枝條磨擦、機械修剪等方式傳染,且是系統性感染,因此防治媒介昆蟲-葉蟬類,並隨時清除病株、雜草,是唯一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