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羅東處里山出任務 跟著農夫實踐「水田就是棲地」
刊登日:107/11/21

本次活動由林務局保育組夏榮生組長簡單說明林務局推動國土綠網政策之緣由,再由羅東林區管理處說明羅東處如何實踐國土生態綠網核心精神—「串聯森川里海、建構生物通道」,並擴大、延伸中央山脈保育廊道的保護效果,讓生存在保育廊道外、超過50種以上的保育類動物都能有自由、安全通行的生態通道。其中在蘭陽平原,過去只有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及南、北兩道細長的海岸林,形成一道單薄的海岸濕地生態廊道;未來,羅東處希望結合時潮塭底、新南田董米田區、五十二甲優先關注區、無尾港優先關注區等,建構更寬廣的「蘭陽平原候鳥遷移通道」。
此外,活動還特別邀請田董米負責人—林哲安帶領大家前往蘭陽溪口觀察水鳥,除藉此解說新南田董米田區因為毗鄰陽溪口水鳥保護區,是非常重要的延伸棲地或避難所。接著還帶領大家,前往田董米田區今年與羅東處國土生態綠網計畫合作所拓寬的田埂,進行實地的棲地營造體驗。種野薑花、撒米糠等,從體驗活動中了解一個水稻田農夫是如何辛苦地營造棲地,與水鳥共存。近期,隨著天氣漸冷,許多稀有的候鳥,如:白額雁、黑嘴鷗、跳鴴等陸續飛來田董米田區的加寬田埂上棲息、覓食,似乎驗證了努力是有效果的。試想,當農業生產中有了自然棲地和生物互動的畫面,產品是否也多了點生態與生活的味道呢!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3%
我喜歡:17%
很實用:43%
夠新奇:13%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甜甜(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11/22
農業生產中有了自然棲地和生物互動的畫面,產品是否也多了點生態與生活的味道呢!

健康(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11/21
水田就是棲地

李*德(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11/21
good 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