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呼籲全民一同杜絕「假網購真盜圖」詐騙廣告 守護臺灣農民,保衛臺灣農業!
「假網購真盜圖」的一頁式銷售網頁猖獗,利用臺灣在地小農的名義銷售不良農產品,透過臉書病毒式宣傳,讓民眾受騙上當,也讓無辜的農民遭受魚池之殃,農委會呼籲全民一同杜絕「假網購真盜圖」的詐騙廣告,不購買來源不明的農產品,並利用警政署165防詐騙專線檢舉不實廣告,共同守護臺灣農民,保衛臺灣農業!
農委會表示,從去(107)年底開始隨著一頁式廣告竄紅,不肖業者盜用臺灣農民照片及農場圖片,甚至假藉農民名義,製作一頁式廣告銷售不良商品,並透過臉書廣告行銷。遭受騙之民眾找不到來源,即轉向遭盜圖的農民客訴或要求退費,造成農民信譽受損,甚至身心受創。為有效解決問題,該會已逐步協助受害的農民透過檢警單位進行調查,同時邀集司法院、內政部、法務部、經濟部、衛生福利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公平交易委員會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等部會共同研商遭詐騙、侵權、消費糾紛等處理機制。建議民眾若遇到上述廣告,應多利用165防詐騙專線檢舉不實廣告,並配合網站或社群媒體(如臉書)之檢舉方式,針對該賣家或該則廣告提出檢舉;而遭受侵權的農民朋友則可透過本會及所屬機關取得後續的協助。
農委會指出,目前「假網購真盜圖」一頁式網頁銷售的不良產品來源多來自於中國大陸,依據165防詐騙所列出的詐騙一頁式廣告常具有下列特徵:(一)網頁上沒有公司地址、客服電話(或沒人接聽)、只留下電子信箱或通訊軟體帳號;(二)售價明顯低於市場行情;(三)常以限時或倒數方式吸引民眾;(四)號稱免運費、7天鑑賞期、可拆箱驗貨、不滿意包退等,底下留言都是正評,沒有負評;(五)只能用貨到付款或信用卡刷卡(信用卡刷卡頁面多為歹徒虛設,將有被盜刷風險);網頁常出現簡體字或大陸用語,如直郵、郵費、支持等,且網頁大多粗糙不精美。農委會強調,由於不良產品從海外寄送,生鮮品多因保存及檢疫問題無法通關寄送,因此廣告商品均為易保存的農產加工品,若為生鮮的農產品,應為國內店家或農民銷售,民眾則可放心購買。
網路購物為現在民眾常用的購物方式,由於網路詐騙行為層出不窮,為杜絕「假網購真盜圖」詐騙廣告,農委會再次呼籲民眾應在有信譽的電商平臺及店家購買農產品,不要在來源不明的網站或廣告頁面購買,以保障自己的權利,也共同守護臺灣農民,保衛臺灣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