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韓國泡菜博物館Kimchu Field Museum—傳統飲食寶庫
刊登日:95/11/06

文圖/陳增蔚
1986年,韓國食品會社在首爾市中區筆洞設立泡菜博物館,到了2000年,為了配合第三屆ASEM國際會議的舉辦,將館址遷到三成洞的COEX MALL,以嶄新的面貌重新開幕。
泡菜博物館多以陶土製作成精緻而細膩的模型呈現,如泡菜的六大製造步驟,器具的陳設及使用,從白菜的醃製、調味料的準備、其他佐料的添加、白菜及調味料的混合及儲藏等,製程的每一動作都清楚地表達,使我們不需藉由文字的敘述去思考及想像。

為了在不同季節保有泡菜原有的風味,韓國的先民視季節與地域的不同,以適當的方式儲存泡菜,夏季時將泡菜二重缸置放於石井或小溪中,冬季則將泡菜缸埋於地下,然後將稻草編製後覆蓋在泡菜缸上方,而形成一個泡菜倉庫,夏天利用溪井水、冬天利用土壤,來維持泡菜儲存的溫度,以確保泡菜能在恆溫下繼續熟成與長期儲藏。
由於泡菜主要的材料為蔬菜,富含有大量的纖維質,纖維質在發酵期間之乳酸菌,可調控人體血液內之膽固醇濃度;維生素A、C等,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提供每天所需的營養素,其卡路里含量低;而調味料的辣椒素,具有促進新陳代謝之功效,同時在通過抗酸化的過程而有抑制老化、抗癌的作用。

詳全文請見95年11月號《鄉間小路》月刊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7%
我喜歡:54%
很實用:10%
夠新奇:4%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鏡瑋(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1/19
好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1/19
GOOD
陳*雅(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5/09
很好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2/22
good
ㄚ元(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0/11/21
真夠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