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底下的天堂(下)-英國的流浪動物收容所

文圖/許志明
以「Kent Kennels」來說,建築物裡有四個樓層,總共有164個獨立欄舍,有十間診療室,每個欄舍區都有他們自己的名字,大多是以倫敦著名的地區為名。如果你是要到動物之家認養同伴動物的話,你必須到這裡「抽取號碼牌」,等候叫號由工作人陪同下再進到欄舍區,選擇適合你的動物。每個獨立欄舍都有運動空間和休息的區域,特殊的清洗設備和溫暖的床,還有乾淨的毯子和玩具。
獸醫護士會對收容的動物進行初步的檢查,包括疫苗注射、除蟲和跳蚤,有需要的會儘
快送到獸醫師那裡。獸醫團隊在動物剛來的前七天,會對所有的動物(尤其是年老的動
物)進行完整的檢查,收集已經存在的和可能的健康問題,提供給未來的新主人。所有要
離開動物中心到新家庭的動物,都會做最後的檢查,包括晶片植入,如果這些作業還沒有
完成,相關的訊息將會交由新飼主,帶去給他們自己熟識的獸醫完成相關作業。
在還沒到Battersea Dogs & Cats Home之前,一直以為國外的動物保護運動會如此受到
重視,動物的福利可以獲得如此的尊重,是因為他們有較多的經費提供良好的環境,但在
經過這次的造訪後,才深深發覺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國外動物保護運動的成功不是因為有
較多的經費,而是他們很清楚自己要怎樣做才是對動物最好的、最有幫助的,他們不僅要
動物能夠繼續存活,更要讓動物能夠活得有尊嚴、自在,而不是苟延殘喘地生活在無立足
之地的環境。
動物之家的人員也在意「數字」的成長,但這個數字並不是處理了多少的動物(包括讓動物進入永遠深沉的睡眠),而是為牠們找到原有飼主和適合領養的家庭數。國外的動物保護運動不僅付出愛心與慈悲,以理性來面對,並根據科學的證據與研究為動物解決所面臨的困境,值得我們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