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呼吸道疾病複合症 (PRDC)

文/張志成
最近筆者走訪一些養豬人家,常聽到的抱怨如「原物料這麼貴,成本這麼高,豬還能養嗎?」為什麼目前台灣的豬場經營的這麼辛苦,其直接和「育成率太低導致成本太高」有著密切的關係。目前普遍流行於豬場中的有:豬生殖和呼吸綜合症 (PRRS,早期稱豬藍耳病)、第二型豬環狀病毒 (PCV-2) 和豬流行性感冒病毒 (SIV)等,近幾年又形成以多病原因子所造成豬呼吸道疾病複合症 (PRDC) 成為豬場疾病流行的主流。
豬生殖和呼吸綜合症病毒為一單股、具封套、大小約 60 nm 的 RNA 病毒,便是目前常稱的 PRRS 病毒。豬環狀病毒 (PCV) 則是一大小僅 17 nm、且不具封套的 DNA 病毒,但此病毒不具病原性,目前被歸類為環狀病毒第一型( PCV-1)。1991 年加拿大在豬隻發現另一種新的環狀病毒,從發病豬中很容易被分離出來,目前歸類為環狀病毒第二型 (PCV-2)。

PRRS 病毒和 PCV-2 雖然分屬 RNA 和 DNA 病毒,但在感染豬隻後所發生的生物特性上卻有很多相同之處:其一是 PRRS 病毒和豬環狀病毒都可感染豬肺泡巨噬細胞,易造成患豬二次性感染。另外此二種病毒感染豬隻後除造成一段 3 至 5 周左右的病毒血症外,還具有在豬隻組織中長期 (2 個月至 1 年以上) 持續性感染的能力,常造成豬隻反覆感染之惡性循環。
歐美各個養豬先進國家在經歷過 PRRS 病毒與環狀病毒的肆虐之後,更加重視飼養管理上的改進,並藉由對病毒持續性感染、動物保毒、和病毒誘發免疫反應等特性的瞭解,發展出各種不同飼養方法與策略。目前在影響豬場運作較小的情況下,較可被業者接受的方式有隔離早期斷乳 (SEW)、分娩舍、保育舍及肉豬舍統進統出等方法來改善豬隻育成率。除此之外自衛防疫在預防重大疾病的角色上永遠是豬場的防疫工作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