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栽培土壤肥培管理實例 (下)

文/圖黃山內等
據劉班長告知其田區於灌水後約2~3星期水分方能排除,經田間實地剖面調查判定表土下20~
實施浸水洗鹽改善措施前需檢測灌溉水的品質,尤以西南部沿海地區若使用地下水當灌溉水源,更需注意此問題,若灌溉水導電度值(EC)過高時,則需鑿更深之地下水(超過

近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的崛起,土壤微生物所扮演的角色日趨重要,目前國內已研發應用推廣之微生物肥料有根瘤菌、溶磷菌及叢枝菌根菌等,根據試驗調查,於豆類接種根瘤菌,及瓜類作物育苗接種菌根菌之微生物肥料,可提高土壤營養分之供應及有效性,非但可節省肥料投入之成本,且可充分運用微生物資源,減緩對自然生態之衝擊、進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農友配合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執行設施栽培土壤肥培管理改進技術示範,近年來頗具成效,包括(1)土壤導電度恢復正常,植株生育良好,未改善土壤植株生育不佳,缺株多且補植後仍死亡。每分地甜椒收益增加5萬元;(2)設施栽培施肥以低肥分有機質肥料為主,減少化學肥料施用約50%;(3)接種菌根菌與溶磷菌可提早開花,花朵數較多,產量較高;(4)增加產量,每分地苦瓜增加2萬元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