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產學合作有成‧開發桑黃萃取技術
刊登日:97/01/16
文/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特生中心表示,桑黃因其著生樹種不同,分為桑樹桑黃、楊樹桑黃和樺樹桑黃,在國內桑黃的分類親緣同屬不同種就有 18 種之多,其中只寄生於中海拔地區之桑科植物小葉桑 (Morus acidosa Griffith ex Koidz.) 樹幹上的種類為裂蹄木層孔菌 (Phellinus linteus (Berk.et Curt.) Teng),與日本、韓國產的桑黃是同一種,因採集不易且數量很少,致民間售價高達每台斤 2,000 元以上。
桑黃子實體含有落葉松酸、脂肪酸、麥角甾醇及三萜類等多種藥用成分,具有抑制腫瘤細胞、提高免疫力、抗突變作用、抑制尿酸生成、抗微血管生成、抑制肝纖維化、有協力作用、清除自由基等 8 種藥用功效。目前人工栽培不易獲得子實體,因此我國、日本及韓國的業界只能以深層發酵培養菌絲體,但菌絲體與子實體所含成分有顯著差異,因此消費者仍以購買子實體以水熬煮食用居多。

特生中心發現傳統水煮法並無法得到子實體的所有成分,浪費了珍貴的桑黃子實體,乃與民間業者合作開發子實體成分萃取技術,萃取液具桑黃原色、原味及原有成分,經高效液相層析法 (HPLC) 分析桑黃萃取液與水煮液成分,發現萃取液成分含量約為水煮液成分含量的 2 倍。
很明顯的,應用本技術可提高桑黃子實體利用率,具銷售競爭潛力並可降低原料成本。目前該項技術再經農委會智審會同意後,即可辦理技術移轉給合作業者,藉由產品行銷以嘉惠民眾。
上一篇
大蒜抽薹及結球異常現象
下一篇
山藥切口處理新技術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8%
我喜歡:47%
很實用:9%
夠新奇:3%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大雄(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11/15
很好。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2/18
go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