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國際園藝產業系列專題演講」紀要
文圖/王櫻
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會長 Dr.Doeke Faber指出,荷蘭有 95% 花卉外銷。其花卉產業的三大支柱,為荷蘭締造產業榮景。其一是鉅細靡遺的分類;其二是深入了解供需關係,Dr.Doeke Faber 表示,他們不向客戶說:「NO」因此他們呼應客戶以及國際市場的各種需求;再者,他們藉由保證付款機制贏得買賣雙方的信任,因此得以迅速完成交易。
目前擔任國際球根花卉中心 (IBC) 資深園藝顧問的 Dr. Jos Eijking認為,鬱金香與其他球根花卉的蓬勃,要歸功於荷蘭累績了400 多年的栽培經驗。此外,球根儲藏、預備期的呵護,是另一個發展要素。球根從農地收成後,花農都將其儲藏於溫控室,藉此控制未來開花的情況,也賴於此,荷蘭花農得以全年出貨,而人們也享有更長的觀賞期。

任職 AIPH 品種保護委員會主席的 Dr.Vic Krahn介紹,UPOV 是屬於政府與政府間的組織,主要業務為提供及推廣植物品種保護有效的系統,目的在於鼓勵植物新品種的研發。他認為,透過專利權稅機制,可以鼓勵培育者和農夫致力栽培經過改良的植物品種,而最主要的受益者則是全人類,如新糧食作物、新藥用作物、新觀賞植物…的發現。
AIPH 秘書長 Dr.Susanne Lux表示,近 50 年關於環境與城市綠化的途徑,歐洲已發展出幾種模式,而發展園藝綠色工業則是其中的一部分,如舉辦花園博覽會 、歐洲城鄉綠化競賽以及實踐綠色都市概念等。她表示,歐洲城鄉綠化競賽主要的目的則在於遊說政府當局、工商團體與居民了解城鄉綠美化的價值與經濟效益,是提升當地綠化水平的最佳途徑。

詳全文請參考豐年半月刊58卷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