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考量勤施或少施‧以避免肥料流失—玉米施肥技術
刊登日:98/03/09
678
文圖/譚增偉 農業試驗所
全球糧食危機頻傳,且糧價高漲,台灣目前雖不致缺糧,但為因應長期需求,農委會提出六大方案鼓勵糧食增產,包括:提高稻穀收購價、大幅調降休耕給付、每年最多增加2萬公頃稻田和增產 10 萬公噸糙米、還要試種小麥、年增產 3 萬公頃飼料玉米、生質能源作物也要喊停。值此之際,玉米之途,真可謂峰迴路轉一波三折。
回顧過去,政府曾於民國 73 年推行稻田轉作政策,鼓勵農民轉作飼料玉米、高粱以紓解稻米生產過剩壓力,以致飼料玉米的栽培面積急速增加,民國 78 年曾達 67,345 公頃,總產量達 37 萬 6 千多公噸;後因政府為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須降低國內農業補貼等相關規範,遂推行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民國 87 年又嚴格限制稻米轉作補貼,飼料玉米的栽培面積逐年遞減,至民國 95 年僅餘 7,361 公頃,總產量降為 37,358 公噸,今自給率不及其作為台灣主要飼料原料年需要量 450 萬公噸的 1%,其餘均仰賴進口,花費外匯至鉅。政府為提高玉米自給率,訂有保證價格收購,鼓勵農友栽培。玉米栽培容易,適應性廣,生育期短,產量穩定,適合機械播種、栽培管理及採收。在進口成本 12 元 (97 年 7 月 1 日到港口價格) 與國內生產成本相近之際,玉米是目前復耕或轉作的理想作物。目前飼料玉米以嘉義和台南為主要產區,占 90% 以上。
玉米對土壤之基本要求
玉米對土壤的基本要求為維持支持力、保水度 (供排水、毛管水等) 與根系發展;基於此,玉米除不宜種植於保水力極差的砂質土、極淺層或石礫土,以及不利根系發育的黏重土壤及排水不良水田外,其它任何土壤均可栽培。雖然台農 351 號與台農 1 號玉米之耐酸性頗強,如能就強酸性土壤,每公頃施用矽酸爐渣或苦土石灰 2 - 3 噸,於播種前一星期全面混入土中,可增進土壤中各元素的有效性,尤其是鎂的不足。玉米又為辨識多種營養元素缺乏症狀之良好指標作物 (見圖);氮磷鉀鎂鋅五大元素,前三者要足夠,後二元不可少,任何一種出現缺乏症狀就不易有高產量,此為高產之基本要求。
詳全文請參考豐年半月刊59卷第5期
上一篇
苗改場開發昆蟲飼育盒方便攜帶
下一篇
巴西櫻桃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1%
我喜歡:32%
很實用:21%
夠新奇:0%
普普啦:6%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2/15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