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之現況與展望
文圖/張瑞明‧譚增偉‧官政銳‧陳思嬛
化學肥料因其速效及施用方便,廣受農民喜愛,占據農用肥料的絕大部分,目前世界各國的化學肥料用量都很大,每年總需求量約 7,000 萬噸。化學肥料是農業生產中最大的物質投資,約占全部生產性投資的 40% - 60%,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統計,發展中國家糧食增產中,有 55% 來自化學肥料的貢獻。然而由於:(一) 淋溶損失:氮肥和鉀肥中可溶性氮素和鉀素隨著雨水或灌溉水流失;(二) 揮發損失:主要是銨的損失;(三) 土壤固定:水溶性磷轉化成難溶性磷而失去肥效。也就是易出現肥量養分的供給與作物需求不一至的矛盾現象,因此普遍存在著化學肥料的利用率偏低的問題。
研究顯示化學肥料的平均利用率約為 30%,以台灣 98 年約消費 101 萬噸化學肥料計算,則約有 71 萬噸化學肥料並沒有貢獻在農業生產上 (台灣歷年肥料消耗量如表 1),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與降低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而施用控釋型肥料是一種可以克服上述缺點的一種途徑,因此發展緩/控釋型肥料已成為目前化學肥料革新和研究的趨勢。
新型肥料介紹
緩/控釋型肥料的定義是肥料施入土壤後,在作物的生育期間,養分的釋放時間和釋放量與作物的需肥規律相配合,儘量減少肥料的損失,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肥料。廣義的緩釋型肥料包括緩釋型肥料以及控釋型肥料,其實兩著之間是有區別的,緩釋型肥料 (slow release fertilizer) 的特點是肥料施入土壤後轉變為作物有效養分之釋放速率遠小於速溶性化學肥料,肥效較長並可減少肥分流失、揮失及淋洗損失,如裹硫尿素 (Sulfur-Coated Urea, SCU) 、裹硫氯化鉀、裹硫磷酸二銨等;由於硫的價格較低,又是作物生長必需的中量元素,所以裹硫尿素是世界上最早發展也是最普遍的包膜肥料;控釋型肥料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的特點是可控制肥料養分在土壤中的釋放時間與釋放量,使其肥料養分的釋放模式與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肥要求一致,是緩釋型肥料的高階產品。
詳全文請參考豐年半月刊60 卷第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