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合理化施肥技術
文圖/蔡宜峰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鳳梨在台灣地區重要水果之一,近年來由於新品種陸續推廣,且農友用心經營管理,無論是產量及品質均有不錯的成果表現。一般鳳梨對土壤的適應性頗大,但是由於鳳梨栽培期長,且大多農田土壤經過長期連作,因此也陸續有農田土壤障礙之問題產生。由於為農田永續經營及創造最大經濟效益,其中最關鍵的部份即為掌握正確的土壤管理與合理化施肥技術。本文擬提供栽種鳳梨之土壤管理與合理化施肥建議,以供農友應用之參考。
合理的肥料管理
栽種鳳梨的合理施肥推薦用量,有機質肥料每分地施用 1,500 - 2,000 公斤,化學肥料為氮素 45 – 55 公斤/分 (換算成尿素約 98 – 120 公斤/分;或硫酸銨 214 – 262 公斤/分),磷酐 11 – 16 公斤/分 (換算成過磷酸鈣約 61 – 89 公斤/公頃),氧化鉀 45 - 50公斤/公頃 (換算成硫酸鉀約 90 – 100 公斤/公頃)。施肥法為有機質肥料全量約 1,500 - 2,000 公斤/分及過磷酸鈣全量約 61 – 89 公斤/分,於施用基肥時混合施用,以掩埋混入土壤為宜。另外氮肥及鉀肥因為溶解性高,較易流失,建議將全部施用量分成 4 次約 20%、30%、30%、20%,約每隔 3 個月施用 1 次,並宜掩埋混入土壤中,以避免肥料流失。
合理的施肥技術
一般栽培鳳梨都以露天栽種方式,由於台灣地區屬於高溫多雨之氣候型態,使土壤中鈣、鉀、鎂、鈉等鹽基離子易經雨水沖洗而流失,高溫易使有機質分解迅速,致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因此,施予適當的肥料與土壤管理方法,才是獲得最佳產量與品質的不二法門。
(一) 把握少量多施之原則
當作物有施肥不當,尤其是化學肥料施用過量,則會產生農田土壤中肥料鹽基殘留過高,導致作物生長產生障礙。例如當氮肥施用量過高時,在植物則易導致新梢生長過盛,花芽形成率低,不定芽或抽梢太多,消耗葉片合成光合產物,新梢與花朵及幼果競爭養分,而將會影響產量與品質。理論上應依據土壤與葉片分析診斷資料,配合各生育期需要情形,適時供給肥料配方,以發揮最大肥效及減少肥料支出成本。實際耕作上,則可以配合少量多施之原則,並即時觀察作物新梢或葉片生長情形,避免新梢快速徒長及葉色過於濃綠,而能使作物維持穩定的生長態勢為最高原則。
詳全文請參考豐年半月刊60 卷第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