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中耕除草機」除草有一套
資料來源/台東區農業改良場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日前舉辦「水田中耕除草機試驗成果示範觀摩會」,展示有機水田中耕除草機械化作業技術,該技術可有效節省農友除草時間及勞力,吸引不少農友及各界人士前往觀摩。
台東地區有機水稻田栽培面積約 159 公頃,主要分布於縱谷地區。因為有機栽培禁止使用化學藥劑,所以雜草管理工作除了插秧前加強整地作業並灌水以減少雜草萌發外,主要還是以人工方式除草,作業時費時費工,為了減輕水稻有機栽培除草工作勞力,提升農友有機栽培意願,台東場研製改良式水田中耕除草機,推廣農民使用。
研製完成的三行式水田中耕除草機,其除草輪以不銹鋼製成,不會因田間操作及浸水而生銹;機體總重為 20.5 公斤,農友操作時尚可負荷;動力來自 2.4 馬力二行程汽油引擎;後方配置不銹鋼浮船,依田間需要調整高度及角度,將雜草下壓埋入泥水中,並可避免機體在泥濘田區下沉,增進操作穩定,提升便利及效能;除草輪間距為 30 公分,可左右調整約 3 公分,以適應插秧機作業時之誤差;除草輪前方裝有分草板,除草時避免水稻葉片及植株受到除草輪擊傷,除草輪後方置有帆布阻擋泥水飛濺,操作方便,性能優良。目前該機械已提出新型專利申請,通過後將技術移轉予廠商量產。
水田中耕除草機田間作業時機,一般在水稻插秧後約 15 – 20 天進行第一次除草,後再經 10 – 15 天進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操作時田間水深建議保持約 3 – 5 公分,可獲得較佳的操作成效。如灌水不足則無法產生泥漿覆蓋雜草,效果不佳;蓄水過深,則會使中耕除草輪空轉率提高,降低效率,甚至無法作業。操作時引擎轉速約保持 3,500 - 5,000 rpm,除草輪轉數約 100 – 140 rpm,行走速度每分鐘約 26 – 35 公尺,作業時間每分地約需 40 – 60 分鐘。
台東場強調,該除草機可配合田間肥培管理,於中耕除草前可先施用追肥,作業時一併將肥料打入土中,以減少肥料的流失,提高肥效,可同時應用於有機或傳統栽培的水稻田,推出後,尤其希望能提高農友從事水稻有機栽培的意願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