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有機村的綠色奇蹟 大豆
文 / 陳秀卿 圖片提供 / 大自然體驗農家
大豆,俗稱黃豆,蛋白質豐富,被稱為「窮人的肉類」、「農地長出來的肉」、「植物肉」、「綠色牛奶」。不吃肉的族群,重要的蛋白質來源非大豆莫屬。
台灣的大豆栽培面積因國外進口及國人肉食量增加而逐年下降,民國40至50年間約有6萬公頃,73~83年在政府保價收購政策下維持3,000公頃,近2年只剩下60公頃左右。
目前台灣民眾食用的大豆幾乎都仰賴進口,且大都是基因改造的產品。基改豆對人體是否有負面影響,至今仍無定論,但對於降低生物多樣性及對生態造成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尋找非基改的大豆種源
花蓮縣政府推動無毒農業,也有感於基改豆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影響的疑慮,再加上人們對大豆芳香氣息的懷念,以及要加強地利培養、保育大豆種源等諸多因素下,在推動無毒農業時也輔導農民栽培大豆,但起初並不順利。
執行這項任務的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所長廖志毅回顧說,民國93年,無毒小組幾乎全員出動,到處尋找非基因改造的大豆種源,最後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找到2斤,經過篩檢後只有12兩可用。無毒小組商請瑞穗無毒柚農田榮光栽培做為種源,在精心照顧下,取得200多斤母種分配給6位農戶種植。但因缺乏栽培經驗,大豆收成未如預期,再加上行銷通路未打開,第一批無毒大豆生力軍紛紛打起退堂鼓,只有富里鄉羅山有機村大自然體驗農家的林運枝,因為經營泥火山豆腐體驗而持續種植,並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協助下,儼然已成為花蓮的大豆達人。
林運枝表示,羅山最有名的地質景觀就是泥火山,泥火山冒出來的漿水含有鹽滷的成分,正好可以做為製作豆腐的凝固劑。早期長輩從外地遷至此,即以泥火山水做豆腐,但後來豆腐購買方便,再加上兒女出外謀生,村中再也無人做豆腐。直到社區總體營造在各地展開,找回傳統的記憶是主軸,製作豆腐的石磨才從倉庫裡搬出來,重起爐灶,愈燒愈旺,遊客日益增加,女兒也從外地回來幫忙經營。林運枝把大豆視為改變命運、創造生機的幸運之寶。
詳全文請見99 年7月號《鄉間小路》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