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野生美味果樹----南美假櫻桃之介紹
文圖/鍾志明 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
南美假櫻桃原產於熱帶美洲,為常綠喬木,通常都不需特別照顧即可結實纍纍;由於果實長的像櫻桃卻又不是真正的櫻桃,因此而得假櫻桃之名。
南美假櫻桃在台灣又名印度櫻桃、西印度櫻桃,民眾一般以螺李 (菲利賓話 ratiles 之發音)、麗李 (菲利賓話 datiles 之發音) 或台灣咖啡稱之。在大陸稱文丁果 (Muntingia 之發音),英名為 Jam tree, Singapore cherry, Jamaica cherry, Panama cherry, Strawberry tree, Calabur tree,學名為 Muntingia calabura L.。在分類上,前人曾把南美假櫻桃歸在杜英科 (Elaeocarpaceae,) 或田麻科 (Tiliaceae);但最新研究顯示,較適宜歸在文丁科 (Muntingiaceae)。本樹雖為小作物,但是因有益健康且具多用途而很出名。本樹原生於墨西哥、中美洲、熱帶南美,大安地列斯群島 (Greater Antilles),聖文森和千里達。目前廣泛栽培於新世界之溫暖區如印度、南亞、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等。本果樹於 1936 年引入台灣,而於 1951 年引入嘉義試驗分所。
植株特性
生長快速,可長高至 7.5 – 12 公尺。具開展發育之水平枝 (圖 1,圖 2)。葉長綠,互生披針形,橢圓形,葉頂長尖,葉底斜。葉長約 5 - 12.5 公分,葉表暗綠具細毛,葉背則灰或棕色,葉緣具不規則鋸齒。花束 (圖 3) (以 1 – 3 個為一束) 著生於葉腋,每束中之花不是同日開放 (圖 4),而是每隔 4 – 9 天陸續開放 (圖 5);開花時,花梗會伸長,把花苞上舉以便昆蟲授粉,著果後,則果梗軟化彎下,因而使果實垂至枝葉下。花為兩性花,約 1.25 – 2 公分寬,具 5 個綠色萼片和 5 個白色花瓣 (圖 6),花瓣長約 0.5 公分,寬約 0.7 公分。雄花器由 15 – 100 個顏色黃而亮之雄蕊組成。柱頭為頭狀,具五脊。花在黎明前開放,而後會放出淡香甜之味,其花瓣在下午即會掉落。在開花後 6 – 8 星期,果實即可成熟。果實圓形,1 - 1.25 公分寬,有 5 – 6 室,柱頭宿存 (圖 7) 不脫落。成熟果肉通常多汁,柔軟,暗褐色,而成熟果之果皮則細薄光滑,一般呈現紅色 (圖 8),但有些為黃色。在美國佛州生長之大部分植株,一般可整年開花及結果,但主要開花期在 4 – 5 月,結果期則在 5 – 6 月;在台灣主要開花期為 5 月,結果期則在 6 月。南美假櫻桃的細胞染色體為 2n = 28。曾發現黃色及白色果皮種,因此有進一步選出具希望特性植株之可能性。
詳全文請參考豐年半月刊61 卷第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