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美好花生心傳承
文/梁郁倫 圖/鍾順龍
「 阮欲來去臺北打拼….」1990年林強膾炙人口的一首歌,過了二十年,臺北依舊是熱鬧的街、喧嘩的夜,以及普遍求學求職的指標城市,直線飆高的房價成了外地打拼年輕人越來越沉重的負擔。而每個人的心中是否知道自己為了追求什麼而忙碌著?
遊子滋味
每逢年節與外子回鄉看公婆,鄰居們總熱絡地相互問候著誰的小孩回來了,很是熱鬧。這等假期通常在家也待不得幾天,往往是一進門,循著香味走,爐灶前的蒸氣四溢讓大伙興奮等著大快朵頤。幾天後,車站擠滿「回程」打拼的年輕人,幾乎人手拎著大包小包的,一見便知道是母親給帶上的點心,或許,帶得走的媽媽味,多半可以在異鄉藉由吃來獲得撫慰。
這種感覺,讓我想起2001年在英國求學的日子。在臺灣原來是外食太過方便、選擇過於多元,以致於去到國外偶有想念家鄉料理時,竟然不會燒菜,卻只好憑著味覺記憶和母親下廚身影的片斷印象來拼湊著用。果然,即使燒不出母親到味的工夫,竟也嚐到了一種懷念的香氣,是蔥花在油鍋中爆香的味道,還有濃濃滷汁的溫暖。
原來,想吃的時候如果買不到,自己能做的話,該多好。而且,不只能做,若有比別人獨到之處的秘方,那就不一樣了。幾回後,我開始打長途電話問母親的滷肉還加了什麼?少了白胡椒就是不對味,還有要記得放些米酒提味,這一鍋才是我從小吃到大,吃到心底暖呼呼的這一味。那是第一次體悟到有跟母親「學一手」的重要。
回家尋味
兩年前,婆婆獨立經營小有成果的手工炒花生,因年紀漸長,消耗大量體力的製作程序開始讓身體不勝負荷。我與外子便常鼓勵同住鎮上的表弟妹跟婆婆學習,但事實上,他們仍渴望到外地發展見見世面。
那時在臺北工作的我們,身邊不乏希望回到鄉下跟長輩傳承手藝的朋友,但身體力行是需要深切思考的問題,因為舉凡天下父母心,不都希望子女能在都市「出人頭地」嗎?況且在鳳林,只有年節返鄉才遇得上較多年輕人,多半留住發展的並不普遍,小鎮上務農居多,除了公務行政單位外,街上幾乎都是自家開設的雜貨舖,頂多兩家大型一點的百貨商行,所以若不從事農業,便很難有其他工作機會。但務農太辛苦,靠天吃飯,難以留住年輕人。
還在種稻的二姑丈今年75歲,開曳引機幫忙犁田的三伯也近70歲了,他倆談笑間會驕傲地聊起孩子在城市裡做些什麼事;在鄉下,很少聽到長輩盼望小孩回來的,回來便是沒好發展才回來,而且,少了年輕人也就少了消費能力,小鎮上的發展可想而知。若說城鄉有發展落差是事實,但也正因為農村小鎮有大都會區沒有的淳樸風情,所以觀光客如獲至寶的來到鳳林騎單車、看菸樓、看花海,還有吃婆婆媽媽的拿手客家點心,買在地製作的醃醬菜。據婆婆說,若遇上假日,還是有些活絡氣氛在。
所以,都市年輕人或三五成群、或攜家帶眷來享受農村風光的大有人在,怎麼就是少了想在這發展的在地子女呢?
詳全文請見100 年3月號《鄉間小路》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