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小麥的現況與展望
文圖/林訓仕、廖宜倫、劉凱翔
小麥為禾本科小麥屬植物,原產於溫帶地區,自綠色革命以來,小麥的生產技術日新月異,已能填飽世界上的多數人口。屬於亞熱帶的臺灣,因氣候使然,小麥栽培環境原不理想,但由於育種技術的與日俱進,促進早熟種水稻及小麥相繼育成,讓民國 40 – 50 年間的冬季裡作小麥得以推行,年產量最高曾達 45,574 公噸。迄至民國 50 年代小麥開放進口,加上農村勞力缺乏,及小麥收穫利潤較低,雖有政府保證收購之鼓勵,但因限量收購,致使種植面積平均僅維持 1,000 公頃左右;民國 85 年原臺灣菸酒公賣局停止契約收購不再輔導農民種植,致使栽培面積急遽下降,至 87 年全台僅餘 20 公頃;民國 87 年起,因金門農試所與大雅區農會契作繁殖酒麴用小麥種原,使得種植面積得以維持約 60 – 70 公頃,產區則集中在台中大雅一帶。
臺灣目前契作栽培的種植品種為臺中選 2 號,此品種由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所選育,具有抗銹病、抗白粉病等特性,特別適合在二期稻作收穫後立即冬季裏作栽培。每年金門農試所與大雅區農會契作栽培小麥 60 – 70 公頃,採收種子做為金門栽種小麥用之種原;契作契約書中明定採種田相關規定,如:採種田應與其他品種隔離或設保護行 3 公尺以上、採種田內其他品種在 0.5% 以下,無赤銹病的發生、種子水分含量 12% 以下、種子淨度 98.85% 以上、種子發芽率 80% 以上等,符合上述規定則保障價格向契作農民收購。此外,另有麵包業者於 96 年開始與大雅農民合作,協力小麥契作,種植品種亦為臺中選 2 號,迄今契作範圍由原本的台中大雅往北推移至苗栗苑裡、宜蘭員山,往南拓展至彰化芳苑、台南學甲以及台東池上等,陸續擴大小麥種植面積。
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及其他因素導致許多小麥主要生產國產量已不敷自身需求,甚至有賴他國進口之窘境,此外亦有許多國家開始限縮小麥的出口量。我國小麥向來多仰賴進口,鑑於麥類製品已成為國人主食之一,為避免小麥國際市場供給失調及為提高我國糧食安全之必要,積極推動本土小麥的栽培,以提高國內小麥自给率,將是紓解糧食短缺的因應之道。
臺灣以往小麥品種主要以高產抗病為選育目標,缺乏專供麵粉用小麥品種,今後擬藉由育種方法選育筋性不同的小麥品種,供作麵包、麵條、饅頭、通心粉等原料,此不僅可降低對進口小麥的依賴度及保持合理的糧價水平,也可活化休耕農地;且藉由推廣本土小麥的栽種,更可縮短食物里程而降低碳足跡,進而符合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節能減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