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瘤野螟生態及管理技術
文圖∕廖君達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瘤野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Rice leaf folder) 又稱為稻縱捲葉螟、葉尾蟲,屬於鱗翅目 (Lepidoptera),螟蛾科 (Pyralidae),分布於臺灣、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東南亞、印度、澳洲、非洲等地。瘤野螟於 1960 年代為水稻偶發性害蟲,其後頻頻發生,近年來躍居臺灣二期稻作栽培最重要的害蟲,栽培農民面臨的夢魘是滿布田間飛竄的瘤野螟成蛾及稻株受幼蟲危害的捲葉徵狀。中國大陸近年來屢屢受到所謂〝兩遷〞害蟲危害水稻,即指具有長距離遷移能力的瘤野螟、白背飛蝨及褐飛蝨。
由於瘤野螟成蛾的飛行遷移特性,使得該害蟲發生增添更多的不確定性,農民在蟲害管理的難度隨之提升。
瘤野螟生態特性
瘤野螟成蛾白天隱藏於稻叢間,一旦遭受驚擾,即出現壯觀的飛竄場景。雌成蛾產卵於水稻成熟葉片,初孵化幼蟲遷移至未完全展開葉片基部可供隱匿處取食,多數於 3 齡幼蟲開始將水稻成熟葉片中段縱捲成苞,藏身其內取食葉片上表皮及葉肉組織。二期稻作至少面臨 3 個出蛾盛期及幼蟲危害期,其中以分蘗盛期造成白葉及抽穗後危害提供稻穗主要養分來源的劍葉,這 2 個階段影響稻株生長及稻穗稔實,受害嚴重者造成 18% – 24% 的產量損失。
瘤野螟耐寒性差,22℃ - 30℃ 為最適的生長溫度,低於 16℃ 則無法周年繁殖,因此臺灣北部及中部地區鮮少見到越冬個體。瘤野螟在一期稻作緩慢建立它的族群,並搭配少量長距離遷移的族群,使得一期稻作較少受到嚴重的危害。此外,降雨日數多及高濕度的環境,有助於瘤野螟族群的增長。
瘤野螟的遷飛行為
瘤野螟是長距離遷飛性害蟲,成蛾每年 4 – 5 月間由越冬繁殖地如越南河內及中國廣西省南寧一帶隨著季風或氣流開始由南向北遷徙,6 – 7 月間後續世代成蛾遷入日本及南韓等地,期間有 5 次遷飛族群,而臺灣正處在瘤野螟成蛾遷飛的路徑上。每年 9 – 10 月間,日本及中國北方稻區隨著東北季風出現返南遷飛的瘤野螟族群。此外,每年好發於夏季的颱風,暴風圈涵蓋範圍內的導引氣流亦會造成瘤野螟遷飛族群在大區域內的重新分布。因此,蟲源地遷出蟲量的多寡及氣候條件的差異,均會影響遷入地的族群數量。
詳全文請參考豐年半月刊61 卷第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