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蔘——牛蒡
牛蒡的地下根身埋土中,為食用部位。古稱「牛房」即為牛的尾巴,可能與牛蒡褐色細長的模樣有關;臺灣牛蒡台語諧音俗稱「吳某」,又稱為「牛蒡根」,品種有:瀧野川種、柳川理想、白月種等三大種類。原產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在日本,幾乎家家戶戶都懂得善用這種保健蔬菜,是生活不可或缺之寶。
台灣自日據時代由日本人引入牛蒡至屏東歸來栽培,早期栽培管理均仰賴人力,因此產量有限,僅駐守台灣之日本官原員可食用,一般民眾是不可食用,因為當時都由武裝專員全程監督採收運送,珍貴可見一斑。目前所栽培的品種多從日本引進,主要產區分佈於屏東、台南、嘉義及雲林等地,其中又以屏東歸來的大力蔘最為上等,是國內外銷牛蒡前往日本的重鎮。
牛蒡營養價值高,富含牛蒡素、牛蒡酚、異牛蒡酚、脂肪油25~30%,脂肪酸中主要為花生酸,少量硬脂酸和棕櫚酸,不飽和脂肪酸有亞油酸,且含維生素A、維生素B1及生物鹼等。牛蒡亦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刺激大腸蠕動、加強新陳代謝。
選購保存的祕訣
牛蒡生長期緩慢須長達150天,因此在台灣一年一穫,產期集中於3~4月,此時是最佳選購嚐鮮期。目前市面販售之牛蒡種類有二;一是日系品種柳川,即屏東歸來所生產,另一是大陸品種美白,進口輸入,外觀差異上柳川顏色為深褐色,而美白品種顏色則為淡褐色。就香氣口感差異上,係以柳川香氣、口感為最佳。
牛蒡容易流失水份且容易產生木質化現象,因此購買後要趁早食用。若須保存,最適溫度為1~3度,冰西箱置放位置為冷藏出風口處最佳,由於保存期間會有脫水現象,因此食用順序以較細的一端先食用為原則,另一部份可用紙類先行包裹,再置放入塑膠袋袋內冷藏即可,冷藏保存期應避免袋內過多水份。
食用建議和食譜
柳川品系牛蒡生長環境喜好富含礦物質之水質與土壤,因此新鮮牛蒡會有一股特殊香氣。但也因此加工食用上容易致使其本身礦物質成份氧化、褐化,視覺外觀上較差,在料理處理上,可先準備一鍋乾淨水備用,再以菜瓜布流水刷洗或用刀背或湯匙輕刮除表面老化表層,然後迅速置入乾淨水中行切、刨工法,過程中浸量浸置於水中避免接觸空氣褐化。由於牛蒡質地成份為澱粉質及纖維質,熟化程度較慢,可視料理模式調整切、刨工法粗細,越細則烹煮時間愈短。
牛蒡排骨湯〈本食譜由 屏東歸來產銷班第13班提供〉
材料: 牛蒡 3支、排骨半斤、當歸 3片、枸杞100克、甘草15片、鹽、米酒少許。
作法:
1.將所有材料加入3000cc的水。
2.用中火一起烹飪,時間約30分鐘即可。
|
(以上資料由安全農業入口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