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島食觀察-玩味教育
刊登日:102/07/09
608
「由食物認識土地,是一種未來的觀光趨勢。」我喜歡這句話,因為我相信「飲食」將是臺灣最有潛力的觀光資源。問題只在於如何規劃。參加過不少類似旅行,有些行程讓我驚嘆連連,印象深刻,有些則是差強人意,不如來杯咖啡。
有回到南部鄉鎮參加農村之旅,中午時分,主辦人將大夥兒帶到路旁廣場,遠處有頭壯碩水牛慢慢行來,身後拖著一方大板車。當牛車行到廣場,幾位穿戴傳統農村裝扮的婦女,將午餐挑在肩頭扁擔,把牛車當餐桌,開始佈置飯菜,主辦人同時宣布:「今日午餐是割稻飯」。
農村體驗 可惜走味?
我坐在廣場樹蔭下,微風徐徐,花布、斗笠和牛車,畫面何其美麗,耳朵聽著主辦人解釋農村的「割稻飯」,意指稻田收割時,田地主人會煮一頓飯,向前來幫忙的鄉親感謝致意。聽著看著,忽然發現有些不對勁,為何「割稻飯」會出現麻婆豆腐、豆瓣黃魚、涼拌青木瓜等菜色?哪個時代的農村,竟然流行這幾款菜?
提出疑問後,主辦人靦腆地解釋,「割稻飯」只是個意念,菜色內容他沒想太多,都是由鎮上的小餐館準備,這個活動只是想用牛車當餐桌,呈現臺灣樸實的農村美感,如果對菜色鹹淡有意見,他一定會請餐館改進。「可惜了」,我內心感嘆,重點不在美味程度,而是菜餚與鄉鎮的結合。就我理解,該處鄉鎮以生產台梗「九號稻米」聞名,如果中午的白飯,能夠採用這款米種,能夠告訴我們是附近哪家碾米場,能夠講一下稻米在這個鄉鎮的故事,那該有多好?
該處鄉鎮有一家傳至第六代的老醬油坊,如果中午的滷肉,能夠採用當地醬油,能夠告訴我們當地有哪些著名「醬油菜」,能夠說說醬料在農村的過往故事,那該有多棒?依我推測,割稻飯雖然沒有一定型式,但在臺灣的鄉鎮農村中,依舊可以歸納出差異性。比如滷肉的煮法、醬油的選擇、香料的差異、根莖蔬菜的品系等。如果能夠整理這些資訊,配合菜餚讓大家長見識。能夠透過割稻飯,體會農人的真正生活;能夠讓我瞭解每一口飯後的臺灣精神,那該有多妙?
食質教育 從旅行開始
我總是相信,運用食物創造觀光價值,將是個有趣的話題,因為「能夠兼顧享樂和學習的最佳方式,就是旅行」。這句話很感性,卻不是胡扯瞎掰,因為這是我在美食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Gastronomic Science)的體悟。學校安排課程時,除了強調主觀品嘗的「知味教育」,比如品嘗乳酪、葡萄酒、橄欖油等,或是講求客觀評論的「品味教育」,諸如氣味分析、食品科學等課程,還有最受歡迎的學習之旅,我私下稱為「玩味教育」,簡單的說就是產地拜訪,也就是旅行。
一年之內,學校在義大利二十個行政區中,挑選三區,並各自安排一星期的旅行,請當地的農人及廚師給予演講,讓我們參與他們的日常活動,體驗釀酒、榨油、擠乳等生活。在餐桌之間,感受他們對於食物的自豪與傳統,在小酌之後,聆聽日子中的辛苦與快樂。
除了義大利之外,學校另外安排到三個國家參訪,讓我們比較義大利和其他歐洲國度的飲食差異。於是在希臘小島上,為了瞭解當地傳統蔬食,我們跟著教授上山採野菜;在法國南端,為了瞭解農產品牌的塑造歷程,我們拜訪知名的布列斯雞(Poulet De Bresse ) 農家;在西班牙,為了體會最熱門的分子廚藝,我們前往ElBulli 餐廳(現已休業),聽大廚Ferran 講述他創作菜餚的種種靈感。
聽著看著吃著走著,幾趟旅行都繞著食物,卻不是單純的美食之旅,而是一種慢食引領。因為每趟旅行,都含有大量室內課程,除了請農人及廚師分享外,還有當地研究飲食文化的學者,由地理歷史一路分析,告訴我們田地牧場的生命歷程,由外貿內銷諸多表格,讓我們了解餐桌上的獲利真相。這類旅行,考驗著規劃者對當地飲食的理解。這就是慢食組織(Slow Food )為何成立美食科技大學的目的,一種對飲食教育的實踐。
不只移動 是玩味深掘
剛到學校時, 我對於慢食的三宗旨「Good」、「Clean」和「Fair」,一直維持在喊口號的印象。直到參加幾回慢食協會主導的「小旅行」,我才豁然開朗。沒有親自拜訪農田,沒有嘗過新鮮食材的味道,又怎能知道食物的美好(Good );沒有看過耕種畜牧的場所,沒有體會烹煮的環境,又怎能知道食物是否乾淨衛生(Clean );沒有接觸過生產基層,沒有理解行銷過程的分工,又怎能知道餐桌上的價格是否合理( Fair )。
將這些理念,透過規劃成為行程,就是慢食的「玩味教育」,也是讓地方飲食文化可以推廣及延續的最佳方案。打著食物的名號,能夠衍生出的商機既深且廣,完全不亞於古蹟。一年之間,數次旅行,讓我體會義大利人擅於發展觀光的奇思妙想。
回臺灣後,我問自己,是否能設計出有深度的臺灣飲食之旅?是否能讓我的國際友人「由食物認識臺灣」?或者換個角度問,我是否瞭解臺灣飲食?所以我開始規劃旅行,只為了讓自己更了解臺灣。我相信旅行不僅為了移動,為了到達甲鄉乙鎮,而是找尋一種看待事情的新角度,因此我以菜脯之名,拜訪臺灣各地農家,探討乾燥漬物與地域的關係;以河流之名,沿著溪水行走,體會平原丘陵山巒的食物特色;以族群之名,遊歷各鄉鎮,比較閩南、客家、原住民的飲食風範;以歷史之名,分析稻米在臺灣的品種和栽種差異。
越是旅行,越愛臺灣,越感謝這些食物教我的事。
文/徐仲
繪 貓。果然如是
有回到南部鄉鎮參加農村之旅,中午時分,主辦人將大夥兒帶到路旁廣場,遠處有頭壯碩水牛慢慢行來,身後拖著一方大板車。當牛車行到廣場,幾位穿戴傳統農村裝扮的婦女,將午餐挑在肩頭扁擔,把牛車當餐桌,開始佈置飯菜,主辦人同時宣布:「今日午餐是割稻飯」。
農村體驗 可惜走味?
我坐在廣場樹蔭下,微風徐徐,花布、斗笠和牛車,畫面何其美麗,耳朵聽著主辦人解釋農村的「割稻飯」,意指稻田收割時,田地主人會煮一頓飯,向前來幫忙的鄉親感謝致意。聽著看著,忽然發現有些不對勁,為何「割稻飯」會出現麻婆豆腐、豆瓣黃魚、涼拌青木瓜等菜色?哪個時代的農村,竟然流行這幾款菜?
提出疑問後,主辦人靦腆地解釋,「割稻飯」只是個意念,菜色內容他沒想太多,都是由鎮上的小餐館準備,這個活動只是想用牛車當餐桌,呈現臺灣樸實的農村美感,如果對菜色鹹淡有意見,他一定會請餐館改進。「可惜了」,我內心感嘆,重點不在美味程度,而是菜餚與鄉鎮的結合。就我理解,該處鄉鎮以生產台梗「九號稻米」聞名,如果中午的白飯,能夠採用這款米種,能夠告訴我們是附近哪家碾米場,能夠講一下稻米在這個鄉鎮的故事,那該有多好?
該處鄉鎮有一家傳至第六代的老醬油坊,如果中午的滷肉,能夠採用當地醬油,能夠告訴我們當地有哪些著名「醬油菜」,能夠說說醬料在農村的過往故事,那該有多棒?依我推測,割稻飯雖然沒有一定型式,但在臺灣的鄉鎮農村中,依舊可以歸納出差異性。比如滷肉的煮法、醬油的選擇、香料的差異、根莖蔬菜的品系等。如果能夠整理這些資訊,配合菜餚讓大家長見識。能夠透過割稻飯,體會農人的真正生活;能夠讓我瞭解每一口飯後的臺灣精神,那該有多妙?
食質教育 從旅行開始
我總是相信,運用食物創造觀光價值,將是個有趣的話題,因為「能夠兼顧享樂和學習的最佳方式,就是旅行」。這句話很感性,卻不是胡扯瞎掰,因為這是我在美食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Gastronomic Science)的體悟。學校安排課程時,除了強調主觀品嘗的「知味教育」,比如品嘗乳酪、葡萄酒、橄欖油等,或是講求客觀評論的「品味教育」,諸如氣味分析、食品科學等課程,還有最受歡迎的學習之旅,我私下稱為「玩味教育」,簡單的說就是產地拜訪,也就是旅行。
一年之內,學校在義大利二十個行政區中,挑選三區,並各自安排一星期的旅行,請當地的農人及廚師給予演講,讓我們參與他們的日常活動,體驗釀酒、榨油、擠乳等生活。在餐桌之間,感受他們對於食物的自豪與傳統,在小酌之後,聆聽日子中的辛苦與快樂。
除了義大利之外,學校另外安排到三個國家參訪,讓我們比較義大利和其他歐洲國度的飲食差異。於是在希臘小島上,為了瞭解當地傳統蔬食,我們跟著教授上山採野菜;在法國南端,為了瞭解農產品牌的塑造歷程,我們拜訪知名的布列斯雞(Poulet De Bresse ) 農家;在西班牙,為了體會最熱門的分子廚藝,我們前往ElBulli 餐廳(現已休業),聽大廚Ferran 講述他創作菜餚的種種靈感。
聽著看著吃著走著,幾趟旅行都繞著食物,卻不是單純的美食之旅,而是一種慢食引領。因為每趟旅行,都含有大量室內課程,除了請農人及廚師分享外,還有當地研究飲食文化的學者,由地理歷史一路分析,告訴我們田地牧場的生命歷程,由外貿內銷諸多表格,讓我們了解餐桌上的獲利真相。這類旅行,考驗著規劃者對當地飲食的理解。這就是慢食組織(Slow Food )為何成立美食科技大學的目的,一種對飲食教育的實踐。
不只移動 是玩味深掘
剛到學校時, 我對於慢食的三宗旨「Good」、「Clean」和「Fair」,一直維持在喊口號的印象。直到參加幾回慢食協會主導的「小旅行」,我才豁然開朗。沒有親自拜訪農田,沒有嘗過新鮮食材的味道,又怎能知道食物的美好(Good );沒有看過耕種畜牧的場所,沒有體會烹煮的環境,又怎能知道食物是否乾淨衛生(Clean );沒有接觸過生產基層,沒有理解行銷過程的分工,又怎能知道餐桌上的價格是否合理( Fair )。
將這些理念,透過規劃成為行程,就是慢食的「玩味教育」,也是讓地方飲食文化可以推廣及延續的最佳方案。打著食物的名號,能夠衍生出的商機既深且廣,完全不亞於古蹟。一年之間,數次旅行,讓我體會義大利人擅於發展觀光的奇思妙想。
回臺灣後,我問自己,是否能設計出有深度的臺灣飲食之旅?是否能讓我的國際友人「由食物認識臺灣」?或者換個角度問,我是否瞭解臺灣飲食?所以我開始規劃旅行,只為了讓自己更了解臺灣。我相信旅行不僅為了移動,為了到達甲鄉乙鎮,而是找尋一種看待事情的新角度,因此我以菜脯之名,拜訪臺灣各地農家,探討乾燥漬物與地域的關係;以河流之名,沿著溪水行走,體會平原丘陵山巒的食物特色;以族群之名,遊歷各鄉鎮,比較閩南、客家、原住民的飲食風範;以歷史之名,分析稻米在臺灣的品種和栽種差異。
越是旅行,越愛臺灣,越感謝這些食物教我的事。
文/徐仲
繪 貓。果然如是
上一篇
從楊桃品種談臺灣楊桃外銷生產概況
下一篇
香蕉養博士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0%
我喜歡:55%
很實用:3%
夠新奇:0%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7
好
謝齡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7
GOOD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7
讚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7
good
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7
好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7
棒
莊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7
讚
秀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7
GOOD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7
good
油膩(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3/17
真好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2/03
喜歡
小魚(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7/25
越是旅行,越愛臺灣,越感謝這些食物教我的事。
這句話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