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米粒表面處理技術 用天然蔬果妝點白米
刊登日:102/09/06
514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劇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是全球各國共同的責任。推行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觀念以減少糧食運送所需要的能源,近年來已成為現代消費市場新興起的一股主流。
稻米是國人傳統的主食,也是最適合台灣地區栽培的糧食作物。相較於麵粉料理時需要添加奶油、鹽、糖等成分,米飯在烹調時僅需加水即可,非常符合健康養生需求。由於貿易自由化與飲食西化的影響,目前國人米飯的攝食量較過去降低許多。為了協助國人改變主食消費的現況,提高國產稻米的消費量,吸引兒童族群從小建立食用米飯的習慣,並增加享用米飯的趣味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前後歷經7年時間的研發,開發出米粒表面處理技術,以天然蔬果為白米化妝,豐富您用餐時的視覺享受。
彩色米加工技術
自古在東南亞、印度等地區即有利用薑黃或香草作物等具有天然色素的食材與米飯一同烹調的作法,即為彩色米的雛型。近年來,在網路上更興起一股以人工色素將米粒染成各樣色彩後做為兒童遊戲用品的風氣;此外,也有將米與具有顏色的佐料混合,製作成彩色飯糰或彩色便當以吸引兒童食慾的做法。為了提供國人方便且天然的選擇,花蓮場數年前即致力研發彩色米加工技術,萃取蔬果的天然色彩噴覆於免洗米的表面,製造出紅、黃、綠、紫等顏色的彩色米,並獲得台灣的發明專利一項。花蓮場所開發的彩色米是由免洗米加工而成,因此,消費者使用時可免去洗米的程序,將米直接浸泡烹煮即可。
高效節能省工的米粒表面處理技術
由於本場早期開發的技術較適合小量加工,無法普遍供應大眾的需求,本場遂以當時的技術為基礎,在蔬果萃取濃縮、噴覆方法與乾燥處理等各主要的加工程序進行擴大研發,終於開發出量產等級的加工技術,並命名為「米粒表面處理技術」,以與小量的加工技術進行區隔。目前米粒表面處理技術已取得一項台灣新型專利,並以專屬授權的方式技轉給民間使用,日產能可達2公噸以上,目前業者正積極籌畫量產中。
順應環境友善的時代趨勢,米粒表面處理技術在技術開發時即將環境友善、降低能源使用等因素納入考量,開發出高效率且節能省工的加工技術。在色料萃取部分,運用連續萃取技術將萃取與濃縮兩個步驟合併簡化,節省濃縮的時間、能源消耗與人力需求;在染色部分,運用色料霧化技術並與風力乾燥結合,將塗覆與乾燥兩個步驟結合為一個處理程序,節省烘乾的時間與設備需求,降低能源消耗,並因此使產能有效提高。此外,由於在處理的全程米粒均維持乾燥狀態,因此外觀無眮裂,食味值極佳。
目前米粒表面處理技術主要運用於生產紅、黃、綠、紫四個顏色的彩色米。紅、黃、綠、紫四色分別來自紅麴、薑黃、綠色蔬菜與花青素。紅麴、薑黃與花青素均具有熱安定性,在米飯烹煮過程中不會變色,料理後的彩色飯顏色亮麗。綠色因為採用天然的葉綠素,在烹調後顏色會有轉為橄欖色的傾向(與烹調時間有關,不適合悶煮),此乃葉綠素的特性,與以黃色及藍色化學色素調和而成的人工綠色在烹調後不會變色有相當大的差異。
彩色米產品的應用
使用米粒表面處理技術製造的高品質彩色米,結合了本土優質蔬果與高品質白米,是台灣代表性的特色農產品,既安全又美味,不但能提供消費者流行的新選擇,且能增加用餐的趣味性。彩色米的消費市場,除了家庭日常食用之外,餐飲民宿或休閒農場業者可運用來製作創意料理餐點,開發養生健康蔬食的特色餐點,發展為觀光旅遊的特色;也可與在地蔬果及保健食材結合,開發為農特產伴手禮,未來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展望
「米粒表面處理技術」目前的應用雖然僅在於將蔬果顏色披覆於白米上,但舉凡中草藥萃取物或適當的營養素等成分也可以運用此技術進行處理,強化白米的風味及營養價值,未來具有非常龐大的應用潛力,可大幅提高稻米附加價值,使稻米產品朝向高單價方向發展。未來本場仍將秉持創新研發的精神,繼續開發相關的加工技術,共同為提高台灣農產品的價值持續努力。
稻米是國人傳統的主食,也是最適合台灣地區栽培的糧食作物。相較於麵粉料理時需要添加奶油、鹽、糖等成分,米飯在烹調時僅需加水即可,非常符合健康養生需求。由於貿易自由化與飲食西化的影響,目前國人米飯的攝食量較過去降低許多。為了協助國人改變主食消費的現況,提高國產稻米的消費量,吸引兒童族群從小建立食用米飯的習慣,並增加享用米飯的趣味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前後歷經7年時間的研發,開發出米粒表面處理技術,以天然蔬果為白米化妝,豐富您用餐時的視覺享受。
彩色米加工技術
自古在東南亞、印度等地區即有利用薑黃或香草作物等具有天然色素的食材與米飯一同烹調的作法,即為彩色米的雛型。近年來,在網路上更興起一股以人工色素將米粒染成各樣色彩後做為兒童遊戲用品的風氣;此外,也有將米與具有顏色的佐料混合,製作成彩色飯糰或彩色便當以吸引兒童食慾的做法。為了提供國人方便且天然的選擇,花蓮場數年前即致力研發彩色米加工技術,萃取蔬果的天然色彩噴覆於免洗米的表面,製造出紅、黃、綠、紫等顏色的彩色米,並獲得台灣的發明專利一項。花蓮場所開發的彩色米是由免洗米加工而成,因此,消費者使用時可免去洗米的程序,將米直接浸泡烹煮即可。
高效節能省工的米粒表面處理技術
由於本場早期開發的技術較適合小量加工,無法普遍供應大眾的需求,本場遂以當時的技術為基礎,在蔬果萃取濃縮、噴覆方法與乾燥處理等各主要的加工程序進行擴大研發,終於開發出量產等級的加工技術,並命名為「米粒表面處理技術」,以與小量的加工技術進行區隔。目前米粒表面處理技術已取得一項台灣新型專利,並以專屬授權的方式技轉給民間使用,日產能可達2公噸以上,目前業者正積極籌畫量產中。
順應環境友善的時代趨勢,米粒表面處理技術在技術開發時即將環境友善、降低能源使用等因素納入考量,開發出高效率且節能省工的加工技術。在色料萃取部分,運用連續萃取技術將萃取與濃縮兩個步驟合併簡化,節省濃縮的時間、能源消耗與人力需求;在染色部分,運用色料霧化技術並與風力乾燥結合,將塗覆與乾燥兩個步驟結合為一個處理程序,節省烘乾的時間與設備需求,降低能源消耗,並因此使產能有效提高。此外,由於在處理的全程米粒均維持乾燥狀態,因此外觀無眮裂,食味值極佳。
目前米粒表面處理技術主要運用於生產紅、黃、綠、紫四個顏色的彩色米。紅、黃、綠、紫四色分別來自紅麴、薑黃、綠色蔬菜與花青素。紅麴、薑黃與花青素均具有熱安定性,在米飯烹煮過程中不會變色,料理後的彩色飯顏色亮麗。綠色因為採用天然的葉綠素,在烹調後顏色會有轉為橄欖色的傾向(與烹調時間有關,不適合悶煮),此乃葉綠素的特性,與以黃色及藍色化學色素調和而成的人工綠色在烹調後不會變色有相當大的差異。
彩色米產品的應用
使用米粒表面處理技術製造的高品質彩色米,結合了本土優質蔬果與高品質白米,是台灣代表性的特色農產品,既安全又美味,不但能提供消費者流行的新選擇,且能增加用餐的趣味性。彩色米的消費市場,除了家庭日常食用之外,餐飲民宿或休閒農場業者可運用來製作創意料理餐點,開發養生健康蔬食的特色餐點,發展為觀光旅遊的特色;也可與在地蔬果及保健食材結合,開發為農特產伴手禮,未來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展望
「米粒表面處理技術」目前的應用雖然僅在於將蔬果顏色披覆於白米上,但舉凡中草藥萃取物或適當的營養素等成分也可以運用此技術進行處理,強化白米的風味及營養價值,未來具有非常龐大的應用潛力,可大幅提高稻米附加價值,使稻米產品朝向高單價方向發展。未來本場仍將秉持創新研發的精神,繼續開發相關的加工技術,共同為提高台灣農產品的價值持續努力。
上一篇
細菌性癌腫病-玫瑰花(二)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2%
我喜歡:31%
很實用:3%
夠新奇:3%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8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5
GOOD
謝齡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5
GOOD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5
good
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5
好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1/28
很好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6/17
good
小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9/13
我看過電視節目,把不同顏的米作在一卷壽司內。看來很可口
小魚(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9/09
好繽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