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花蓮縣玉里鎮高寮社區-幸福十三彎 赤柯山邊的美麗青鳥
刊登日:102/10/28
3,370
「媽媽說路邊的東西不要亂採來吃?可是他們都在吃ㄟ!我也來吃吃看..。喔,這個是野草莓,酸酸的好吃耶,小朋友你們要吃嗎?不要喔?真的可以吃啦!」台下小朋友被台上演員誇張的肢體表情逗得哈哈大笑,這場景不在台北兩廳院,而在花蓮玉里高寮國小。這裡的居民以戲劇傳遞在地情感,以有機金針、火龍果展現在地力量,創造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新紀元。
民國92年冬天,採收完金針的田地依然忙碌。「今天不採金針花,要來去登台演戲!」「十三彎劇團」執行長潘素燕很興奮。高寮社區「十三彎劇團」是台灣第一個完全由農民組成的劇團,將赤柯山的開墾歷史和居民的生活經歷,編成故事演出。農民利用農閒時間客串素人演員,收割後的農地成了排練場,斗笠、扁擔、米篩等農具,就是現成的表演道具。農民演起自己的故事分外得心應手,遇到熱情的觀眾,還不時來個脫稿演出,大受歡迎。「走出田地,跨向舞台,我們要用演戲的方式,讓大家重新認識高寮、認識赤柯山。」
在農地撒下文化的種子
說「高寮社區」很多人以為沒沒無聞,但這裡的「赤柯山」為全台最大的金針種植地,占全國產量一半以上,大名可是如雷貫耳。高寮位於花蓮縣玉里鎮觀音里,秀姑巒溪貫流其中,正是赤柯山最重要的出入口。社區與赤柯山相鄰,以山維生,產業、發展歷程與風貌,也與山密不可分。
其實赤柯山的土質不算肥沃,早期大多種植番薯、玉米、花生等雜糧作物,地瘠人貧,只能勉強溫飽。民國48 年爆發八七水災,大批嘉、南災民遷居東部,帶來了金針苗,有人開始嘗試在山上種植金針。沒想到赤柯山長年雲霧繚繞、溼氣濃重、鬆軟的紅壤土質極適合金針生長,整體市場經濟效益也遠比花生等傳統農作物好得多。於是農民群起改種,胼手胝足建立新園,形成金針專業栽種產區,夏末秋初,金黃色的金針花布滿山谷,在陽光映照下,就像一波波黃澄澄的花海。為了讓紫外線將金針成分裡的亞硫酸氰鈉蒸發掉,並保持鮮艷的金黃色澤,採收後的金針必須攤在陽光下曝晒,家家戶戶門前都是「遍地黃金」,成了高寮赤柯山最經典的景觀。
民國88 年,在台北工作的潘素燕帶著對大城市失望的心情,回到家鄉高寮定居,在姐姐開的農家餐廳打工。她不諱言一開始其實是觀望的心態:「那時只知道『台北不是我的家』,卻不知道回到家鄉能做些什麼。」
這時,「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培訓展開,她被選為社區營造員,開始地毯式走訪社區做田野調查,「那是個契機」,純樸的故鄉人、故鄉事,意外激發了她骨子裡對土地潛藏的依戀與情感,一顆猶疑不決的心,篤定下來。92 年底,她積極推動「十三彎劇團」成立,在赤柯山上晒金針的空地上舉行第一次戶外公演:「把高寮人的故事,說給外面的人聽。」
過去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從高寮通往赤柯山一定要經過一條彎來彎去、一共有十三個彎道的小路,小路上有著許多居民生活的點點滴滴,團名因此而來。「每天去學校都要這樣走,下山就要一個多小時,有時還要幫忙扛米回家。」「以前從學校走到山路口就開始數,第一彎、第二彎..路邊有很多姑婆芋,遇到下雨就拿來當雨傘。」年過半百的團員七嘴八舌說起各人小時候的生活記憶,點點滴滴都是珍貴的社區歷史,不須費心著墨,就是出色的劇團創作素材。
現在大家都喊潘素燕「燕子」,她笑說,當初只是為了讓外地返鄉的遊子和在地故舊有聯誼機會,就把共同的童年趣事編成戲,熱鬧一下而已,沒想到演出空前成功。近幾年,他們甚至受邀遠征香港,到「國際戲劇與教育聯盟」(IDEA )年會上表演,和各國社區劇團工作者交換心得。「其他國家的劇場工作者,都很難相信他們是道道地地的農民。」紀錄片《記憶流過十三彎》幾乎成為傳承高寮社區文化最重要的代言,現在大家都知道,原來高寮不只有金針花,還有一群很會演戲說故事的金針花農。
李俊東每次送太太盧秋足到劇團排演,看著看著也覺得自己該出一份力,乾脆加入劇團當起打雜行政事務的團長;一個阿媽團員則好生靦腆:「也要做田,也要排演,累是累啦,但就是好玩,把我們的心聲說給大家聽。」木訥樸拙如農民,也能表現撼動人心的創作力道;高寮居民則透過這樣的形式,重新認識自己家鄉的美好。
劇團演出經驗多了,視野漸開,潘素燕與團員們都覺得已面臨必然的瓶頸,在重新找到定位之前,演出不若以往活絡,即便如此,她認為社區居民能藉此找到自豪的文化價值,就是一路走來,最大的成就感。未來當劇團再起,除了高寮社區的故事,她計畫將花蓮無毒農業、多元族群文化衝擊的現象都納入劇本來源;她相信,素材豐富了,劇團之路也一定可以走得更遠、更長。
午後微風吹過,路旁芒果樹窸窣作響,彷彿也在輕聲贊和。
高寮私塾凝聚社區共識
高寮社區客家人、原住民混居,雖然社區早在民國64 年就成立社區委員會,卻因為族群、政治派系問題兜不攏,長達十幾年的時間,整個社區就像一盤散沙。「但我們社區的青壯年人口多,都有孩子在求學,教育問題是大家共同關心的。」高寮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劉德壽還觀察到,高寮社區國小學童隔代教養、外籍母親的比例占了三分之一以上。他於是借來社區內的碾米廠舊址當作陪讀教室,開啟「高寮私塾」,和太太羅照錤兩人從此擔任起義務陪讀的老師。
就這樣,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大人們紛紛放棄成見,讓這個私塾成為社區對立氣氛中的一塊淨土,也找回了社區久違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後來劉德壽也與阿美族部落頭目曾貴枝密切合作,推動社區內的種種發展。他強調,高寮的原住民與漢人人口大約各占一半。一定要各族群捐棄成見,攜手合作,才能有未來。
兩大族群合作的最佳範例,就屬高寮主要大街上的民宅美化工程。由水土保持局協助,第一批工程先挑選十戶人家,將二樓外牆稍事整修,貼上了彩石鑲嵌畫。由漢人策劃提案,阿美族素人畫家陳試辦智明繪製草圖,再由阿美族石匠林錦山等人選材、施工。以當地農村生活為主題的寫實畫面,充分發揮了典型樸素藝術(Naive Art )單純、樸拙、深具表現力的特色。而且巧妙運用石材的天然顏色和質地,營造出比一般馬賽克鑲嵌畫更多層次的紋理和細緻度,既具藝術美感,又充滿在地風味。
高寮社區隱居山邊,無聲無息,遊覽車一台一台上了赤柯山,遊客看完金針花就走了。現在大家希望遊人能在社區停駐,和他們一起深入體會這塊土地其他的豐富美好,繽紛的彩石鑲嵌畫,無疑是吸引遊客的新亮點,「我們的努力,才要開始。」劉德壽笑咪咪的說。
好的東西 要留在高寮
站在高寮舊橋上往秀姑巒溪口望去,寬闊無垠,從高寮到坪頂稻田,二期稻作一片綠油油;沿著產業道路往裡走,會找到高寮除了金針之外另一項「台灣第一」,那就是有機火龍果。
「高寮生產的火龍果是全台最好價的,品質之佳傲視全台。」產銷班班長李清秋曾擔任「草根大使」,到亞洲各國協助農耕技術。在越南,他目睹當年越戰時美軍使用除草劑的受害者的慘狀,深深影響了他對化學除草劑、農藥的看法。
「會做有機的人,大概都曾深受其害。」李清秋說,農民是施用農藥的第一個受害者,早年他就曾經因為噴灑農藥而中毒:「做農的人『艱苦賺』,可不要落得以
後『艱苦開』─都拿去看病住院了。」
在李清秋主導下,高寮的火龍果不僅採有機種植,更以「紅霸天」為品牌,開始在市場闖出知名度,別人的火龍果批發價可能跌到一斤兩、三元;他的火龍果幾乎從不跌價;十幾年以來,拍賣價格一斤都至少有五十元,最高到一百多元,是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最高價的常勝軍。
豐碩的成績吸引東南亞、中國農民團先後來觀摩,但他婉拒出國指導技術的邀請:「好的東西,要留在高寮。」如今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把辛苦建立起來的技術和形象,傳承給下一代,希望能將火龍果發展成為台灣行銷全球的代表性水果,「就像原產中國南方、卻在紐西蘭發揚光大的奇異果一樣。」
有機風潮在社區蔓延開來,包括招牌作物金針,以及新作物甜柿,都有了不同風貌。黃明傼是返鄉接班金針園的第二代,他絕不添加二氧化硫,率先回復古法,採用傳統的加工金針方式,讓消費者恢復信心,讓高寮的「無毒金針」闖出名號。
曾在台北工作的黃俊藝四年前回到老家,跟著家人把赤柯山上的第一片甜柿園經營起來。「不用農藥,第一個受益的,就是農民自己。」誰說不噴藥就種不好?結實纍纍的甜柿成為赤柯山另一片吸睛的秋季風景,正是最飽滿甜美的回報。
幸福的青鳥 就在自己的家鄉
像潘素燕、黃俊藝一樣被故鄉的美景風情吸引歸巢的,還有李錦智和黃怡瑄。
頂著「科技新貴」頭銜回鄉,是光環,也是壓力。「剛回來的時候,就有人說我們做不了兩年。」李錦智語氣一轉:「但我們是打算從此深耕的。」
這對年輕夫妻帶著小孩,回鄉過起傳統的農民生活,但他們的確有一些不同於傳統之處。黃怡瑄在網路上開了部落格,記錄自己試種咖啡、學醃梅子、採金針的鄉間生活,把一堆昔日的上班族好友給看得羨慕死了。今年她開了一個很漂亮的專屬網站,直銷梅子、無硫金針、咖啡豆等自家農產品。農舍旁,栽植了極具夢幻美感的蔦蘿、大花波斯菊,以及小水池裡的睡蓮、印度莕菜等。兩夫妻決定把這片超有歐式風味的美麗角落一點一滴建立起來,以後還要在農舍賣現煮咖啡,連金針田裡兩座年代久遠的小土地公廟,都被他們整修得饒富古意,宛如美麗花園的一份子。
這些高寮的年輕人,就像比利時文學大師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 )的經典童話劇作《青鳥》(L'Oiseau bleu )裡的小孩,出門去尋找象徵幸福的青鳥,跋涉千里,歷經艱險,直到回到家中,才發現青鳥就在家裡。
現在他們紛紛回到了家,找到了自己要的幸福;這一次,他們決心要牢牢握住,不再放手。
小檔案-花蓮高寮社區
【位置】位於秀姑巒溪支流高寮溪右岸,北有觀音山,東有太古嶺,為赤柯山入口。
【景點】
★ 赤柯山忘憂生態園區,為全台最大金針栽培區。
★ 高寮部落阿美族豐年祭,祭典固定於七月底舉行。
★ 竹林湖位於赤柯山上,海岸山脈上的小湖泊,生態豐富。
民國92年冬天,採收完金針的田地依然忙碌。「今天不採金針花,要來去登台演戲!」「十三彎劇團」執行長潘素燕很興奮。高寮社區「十三彎劇團」是台灣第一個完全由農民組成的劇團,將赤柯山的開墾歷史和居民的生活經歷,編成故事演出。農民利用農閒時間客串素人演員,收割後的農地成了排練場,斗笠、扁擔、米篩等農具,就是現成的表演道具。農民演起自己的故事分外得心應手,遇到熱情的觀眾,還不時來個脫稿演出,大受歡迎。「走出田地,跨向舞台,我們要用演戲的方式,讓大家重新認識高寮、認識赤柯山。」
在農地撒下文化的種子
說「高寮社區」很多人以為沒沒無聞,但這裡的「赤柯山」為全台最大的金針種植地,占全國產量一半以上,大名可是如雷貫耳。高寮位於花蓮縣玉里鎮觀音里,秀姑巒溪貫流其中,正是赤柯山最重要的出入口。社區與赤柯山相鄰,以山維生,產業、發展歷程與風貌,也與山密不可分。
其實赤柯山的土質不算肥沃,早期大多種植番薯、玉米、花生等雜糧作物,地瘠人貧,只能勉強溫飽。民國48 年爆發八七水災,大批嘉、南災民遷居東部,帶來了金針苗,有人開始嘗試在山上種植金針。沒想到赤柯山長年雲霧繚繞、溼氣濃重、鬆軟的紅壤土質極適合金針生長,整體市場經濟效益也遠比花生等傳統農作物好得多。於是農民群起改種,胼手胝足建立新園,形成金針專業栽種產區,夏末秋初,金黃色的金針花布滿山谷,在陽光映照下,就像一波波黃澄澄的花海。為了讓紫外線將金針成分裡的亞硫酸氰鈉蒸發掉,並保持鮮艷的金黃色澤,採收後的金針必須攤在陽光下曝晒,家家戶戶門前都是「遍地黃金」,成了高寮赤柯山最經典的景觀。
民國88 年,在台北工作的潘素燕帶著對大城市失望的心情,回到家鄉高寮定居,在姐姐開的農家餐廳打工。她不諱言一開始其實是觀望的心態:「那時只知道『台北不是我的家』,卻不知道回到家鄉能做些什麼。」
這時,「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培訓展開,她被選為社區營造員,開始地毯式走訪社區做田野調查,「那是個契機」,純樸的故鄉人、故鄉事,意外激發了她骨子裡對土地潛藏的依戀與情感,一顆猶疑不決的心,篤定下來。92 年底,她積極推動「十三彎劇團」成立,在赤柯山上晒金針的空地上舉行第一次戶外公演:「把高寮人的故事,說給外面的人聽。」
過去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從高寮通往赤柯山一定要經過一條彎來彎去、一共有十三個彎道的小路,小路上有著許多居民生活的點點滴滴,團名因此而來。「每天去學校都要這樣走,下山就要一個多小時,有時還要幫忙扛米回家。」「以前從學校走到山路口就開始數,第一彎、第二彎..路邊有很多姑婆芋,遇到下雨就拿來當雨傘。」年過半百的團員七嘴八舌說起各人小時候的生活記憶,點點滴滴都是珍貴的社區歷史,不須費心著墨,就是出色的劇團創作素材。
現在大家都喊潘素燕「燕子」,她笑說,當初只是為了讓外地返鄉的遊子和在地故舊有聯誼機會,就把共同的童年趣事編成戲,熱鬧一下而已,沒想到演出空前成功。近幾年,他們甚至受邀遠征香港,到「國際戲劇與教育聯盟」(IDEA )年會上表演,和各國社區劇團工作者交換心得。「其他國家的劇場工作者,都很難相信他們是道道地地的農民。」紀錄片《記憶流過十三彎》幾乎成為傳承高寮社區文化最重要的代言,現在大家都知道,原來高寮不只有金針花,還有一群很會演戲說故事的金針花農。
李俊東每次送太太盧秋足到劇團排演,看著看著也覺得自己該出一份力,乾脆加入劇團當起打雜行政事務的團長;一個阿媽團員則好生靦腆:「也要做田,也要排演,累是累啦,但就是好玩,把我們的心聲說給大家聽。」木訥樸拙如農民,也能表現撼動人心的創作力道;高寮居民則透過這樣的形式,重新認識自己家鄉的美好。
劇團演出經驗多了,視野漸開,潘素燕與團員們都覺得已面臨必然的瓶頸,在重新找到定位之前,演出不若以往活絡,即便如此,她認為社區居民能藉此找到自豪的文化價值,就是一路走來,最大的成就感。未來當劇團再起,除了高寮社區的故事,她計畫將花蓮無毒農業、多元族群文化衝擊的現象都納入劇本來源;她相信,素材豐富了,劇團之路也一定可以走得更遠、更長。
午後微風吹過,路旁芒果樹窸窣作響,彷彿也在輕聲贊和。
高寮私塾凝聚社區共識
高寮社區客家人、原住民混居,雖然社區早在民國64 年就成立社區委員會,卻因為族群、政治派系問題兜不攏,長達十幾年的時間,整個社區就像一盤散沙。「但我們社區的青壯年人口多,都有孩子在求學,教育問題是大家共同關心的。」高寮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劉德壽還觀察到,高寮社區國小學童隔代教養、外籍母親的比例占了三分之一以上。他於是借來社區內的碾米廠舊址當作陪讀教室,開啟「高寮私塾」,和太太羅照錤兩人從此擔任起義務陪讀的老師。
就這樣,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大人們紛紛放棄成見,讓這個私塾成為社區對立氣氛中的一塊淨土,也找回了社區久違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後來劉德壽也與阿美族部落頭目曾貴枝密切合作,推動社區內的種種發展。他強調,高寮的原住民與漢人人口大約各占一半。一定要各族群捐棄成見,攜手合作,才能有未來。
兩大族群合作的最佳範例,就屬高寮主要大街上的民宅美化工程。由水土保持局協助,第一批工程先挑選十戶人家,將二樓外牆稍事整修,貼上了彩石鑲嵌畫。由漢人策劃提案,阿美族素人畫家陳試辦智明繪製草圖,再由阿美族石匠林錦山等人選材、施工。以當地農村生活為主題的寫實畫面,充分發揮了典型樸素藝術(Naive Art )單純、樸拙、深具表現力的特色。而且巧妙運用石材的天然顏色和質地,營造出比一般馬賽克鑲嵌畫更多層次的紋理和細緻度,既具藝術美感,又充滿在地風味。
高寮社區隱居山邊,無聲無息,遊覽車一台一台上了赤柯山,遊客看完金針花就走了。現在大家希望遊人能在社區停駐,和他們一起深入體會這塊土地其他的豐富美好,繽紛的彩石鑲嵌畫,無疑是吸引遊客的新亮點,「我們的努力,才要開始。」劉德壽笑咪咪的說。
好的東西 要留在高寮
站在高寮舊橋上往秀姑巒溪口望去,寬闊無垠,從高寮到坪頂稻田,二期稻作一片綠油油;沿著產業道路往裡走,會找到高寮除了金針之外另一項「台灣第一」,那就是有機火龍果。
「高寮生產的火龍果是全台最好價的,品質之佳傲視全台。」產銷班班長李清秋曾擔任「草根大使」,到亞洲各國協助農耕技術。在越南,他目睹當年越戰時美軍使用除草劑的受害者的慘狀,深深影響了他對化學除草劑、農藥的看法。
「會做有機的人,大概都曾深受其害。」李清秋說,農民是施用農藥的第一個受害者,早年他就曾經因為噴灑農藥而中毒:「做農的人『艱苦賺』,可不要落得以
後『艱苦開』─都拿去看病住院了。」
在李清秋主導下,高寮的火龍果不僅採有機種植,更以「紅霸天」為品牌,開始在市場闖出知名度,別人的火龍果批發價可能跌到一斤兩、三元;他的火龍果幾乎從不跌價;十幾年以來,拍賣價格一斤都至少有五十元,最高到一百多元,是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最高價的常勝軍。
豐碩的成績吸引東南亞、中國農民團先後來觀摩,但他婉拒出國指導技術的邀請:「好的東西,要留在高寮。」如今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把辛苦建立起來的技術和形象,傳承給下一代,希望能將火龍果發展成為台灣行銷全球的代表性水果,「就像原產中國南方、卻在紐西蘭發揚光大的奇異果一樣。」
有機風潮在社區蔓延開來,包括招牌作物金針,以及新作物甜柿,都有了不同風貌。黃明傼是返鄉接班金針園的第二代,他絕不添加二氧化硫,率先回復古法,採用傳統的加工金針方式,讓消費者恢復信心,讓高寮的「無毒金針」闖出名號。
曾在台北工作的黃俊藝四年前回到老家,跟著家人把赤柯山上的第一片甜柿園經營起來。「不用農藥,第一個受益的,就是農民自己。」誰說不噴藥就種不好?結實纍纍的甜柿成為赤柯山另一片吸睛的秋季風景,正是最飽滿甜美的回報。
幸福的青鳥 就在自己的家鄉
像潘素燕、黃俊藝一樣被故鄉的美景風情吸引歸巢的,還有李錦智和黃怡瑄。
頂著「科技新貴」頭銜回鄉,是光環,也是壓力。「剛回來的時候,就有人說我們做不了兩年。」李錦智語氣一轉:「但我們是打算從此深耕的。」
這對年輕夫妻帶著小孩,回鄉過起傳統的農民生活,但他們的確有一些不同於傳統之處。黃怡瑄在網路上開了部落格,記錄自己試種咖啡、學醃梅子、採金針的鄉間生活,把一堆昔日的上班族好友給看得羨慕死了。今年她開了一個很漂亮的專屬網站,直銷梅子、無硫金針、咖啡豆等自家農產品。農舍旁,栽植了極具夢幻美感的蔦蘿、大花波斯菊,以及小水池裡的睡蓮、印度莕菜等。兩夫妻決定把這片超有歐式風味的美麗角落一點一滴建立起來,以後還要在農舍賣現煮咖啡,連金針田裡兩座年代久遠的小土地公廟,都被他們整修得饒富古意,宛如美麗花園的一份子。
這些高寮的年輕人,就像比利時文學大師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 )的經典童話劇作《青鳥》(L'Oiseau bleu )裡的小孩,出門去尋找象徵幸福的青鳥,跋涉千里,歷經艱險,直到回到家中,才發現青鳥就在家裡。
現在他們紛紛回到了家,找到了自己要的幸福;這一次,他們決心要牢牢握住,不再放手。
小檔案-花蓮高寮社區
【位置】位於秀姑巒溪支流高寮溪右岸,北有觀音山,東有太古嶺,為赤柯山入口。
【景點】
★ 赤柯山忘憂生態園區,為全台最大金針栽培區。
★ 高寮部落阿美族豐年祭,祭典固定於七月底舉行。
★ 竹林湖位於赤柯山上,海岸山脈上的小湖泊,生態豐富。
上一篇
爺爺的蘋果(繪本無國界)
下一篇
黃金傳說— 野菜篇第四帖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7%
我喜歡:51%
很實用:16%
夠新奇:3%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9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8
好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8
GOOD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8
好文
蕭湘(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8
優
秀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8
讚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8
棒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8
讚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4/20
很好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6/16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