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農技)茶園合理化施肥
刊登日:102/11/22
7,462
一、前言
國內製肥原物料均仰賴進口,為避免凍漲衍生缺肥危機,在97年5月30日,隨國際行情調整國內肥料價格,並由政府吸收大部分漲幅,反映至農民購肥價為15%。99年國際製肥原物料回跌,優先調降農民購肥價,至100年國際製肥原料價格反彈上漲,除由政府在基金增加補貼吸收,少部分反映至農民售價,至100年底累計補貼近百億元。
目前臺灣茶葉栽培面積約為1萬4千公頃,年產茶葉1萬4千公噸,目前茶葉大多以內銷為主。茶葉栽培環境特殊,經濟價值高,加上臺灣政府的肥料補助政策,對於茶園追求高品質及高產量的管理目標來說,易產生過量施用的問題,過量施用在短時間內或許可以達到增產的效果,但因過量施肥所造成的鹽化、養分不均衡、土壤酸化及土壤物理性不佳等,在近年土壤檢驗及輔導的案例中,已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因此茶園的肥力管理更需要以合理且有計畫的方式施肥。
二、茶樹的生長環境
茶樹性喜溫暖潮濕,大約分布在南緯45度至北緯38度這個範圍之內,最適溫度在18~25℃,年降雨量1,800~3,000 mm,相對濕度75~80%最適合其生長。茶樹、楊梅、鳳梨及油茶樹是幾種適合種植於酸性土壤的作物,尤其是茶樹,適合種植pH5.5~4.5左右的土壤,若土壤pH值超過5.5以上,茶樹會出現生長遲滯的現象。
茶樹有另一個特性是嫌鈣及忌氯,土壤中有效性鈣含量超過800mg/kg時,茶樹根部生長就會受阻,而在茶樹幼年期若是接觸到氯離子則易造成幼苗死亡,此在施用肥料的種類就需要特別注意。各品種的茶樹在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表現,例如青心烏龍這個品種在低海拔及高海拔其生長勢及產量是截然不同,成茶的風味亦是迥異。故在茶樹施肥時需依照其品種及生長環境而做調整。
三、合理化施肥評估程序
目前各鄉鎮茶區所栽種的品種、栽培方式、生產的茶類、產量及海拔均大為不同,建議各位農友要做好肥培管理記錄,再與每年產量及土壤養分分析結果作對比,以調整下一年的施肥量及施肥種類,將肥料利用效率提升到最高。
四、茶園常見土壤問題
(一)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會造成養分不均(磷固定、鉀、鈣及鎂流失、鐵、鋁及錳含量增高),樹勢衰弱,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現象。今年檢測報告中,茶農的茶園土壤pH低於4.0的約占64%,4.0~5.0約占26%,5.0~5.5的約占9%,高於5.5的約占1%。可見茶園土壤酸化的程度相當嚴重,主要多見於高山茶區,可能與大量施用化學肥料及豆粕類肥料作為氮素來源有關,在100年的試驗中,以不同粕類作為處理(180kgha year),試驗結束後土壤pH值平均降幅達0.2。而化學肥料因調制的成分不同,易在土壤中造成生理或化學的產酸反應。
土壤酸化可藉由減低施肥用量及施肥方式,例如少量多施、草生栽培、施後覆土及合理施肥來提升肥料利用率。亦可施用苦土石灰、蚵殼粉、草木灰及粗纖維的堆肥等改良資材,來提升土壤pH值。但施用此些資材效果較為緩慢,每年施用苦土石灰2噸 公頃,連續3年,約可增加土壤pH值0.6,但此施用量亦會造成茶葉減產。故仍建議定期檢測土壤、調整施肥用量及施用改良資材。
(二)有機質
有機質能提供植物生長及土壤微生物所需之養分,分解時所釋出的有機酸能促進礦物溶解而釋出養分,同時促進土壤團化而改善土壤構造,分解到最後所產生的腐植酸其官能基能吸附陽離子,提高土壤陽離子交換容量,而本身蓬鬆多孔隙的特性能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深色的特性能促進土壤吸收熱能並提高土溫。一般在低海拔的地區,有機質分解的速度大於積累的速率,約維持在3%左右,而在高海拔地區,有機質積累的速度大於分解的速度,一般在10%以上,甚至有高達25%以上。若有機質不足,可於冬季施用粗纖維的有機質,例如蔗渣及樹皮堆肥並深耕入土或於茶園行間草生栽培、以植物殘體(稻草、茅草等)作為覆蓋。
(三)磷
磷肥可增進茶葉品質,增進茶葉滋味,在酸性土壤中有效性甚低,極易與鐵鋁結合為不溶性之磷酸鐵鋁,茶價較低的茶區,因採較粗放的管理,其有效性磷含量均較低,一般在15~50mg kg左右,而在茶價較高的茶區,因細心照顧且資金足夠,均會施用較高量的肥料。目前施用單質肥料(僅提供單一種養分)的茶農非常少,均施用氮磷鉀固定比例的複合肥料,而茶葉中氮含量約為5%,磷含量1%,鉀含量2%,故每年從土壤中移除的比例約為5:1:2,現今氮肥比例含量最高的複合肥料為臺肥142號,其比例為23:6:10,氮和鉀的比例接近植體中含量的比例,但磷肥的比例偏高,且茶農施用複合肥料種類繁多,磷鉀比例均偏高,在長久施用下,會造成磷肥的高量累積。在高山茶區有效性磷含量多為150~1,200mg kg,易造成養分吸收不均衡或促進茶樹開花結子。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不足可以增施,但過量則不易將其由土壤中移除,除改變施肥種類外,尚無較理想的方法。
(四)鉀
鉀肥亦可增進茶葉品質及病蟲害抗性,提高茶葉香氣,在酸性土壤中容易被淋洗,在施肥量較少的茶區易出現土壤中有效性鉀含量較少的情況,硫酸鉀因未列入補助,故價格較高(1,000元 包)且取得不易,通常會建議施用草木灰或臺肥4號(11-5.5-22),施肥量高的茶區同樣有過量的情形,有效鉀於250~1,000mg kg左右。 鉀含量過高易造成其他元素的吸收困難,進而造成養分不均甚至缺乏的狀態。
(五)鈣
土壤中有效性鈣含量超過800mg kg就會造成茶樹根系生長受阻,超過1,600mgkg會造成生長衰弱。在盆栽試驗中,養液中鈣含量達300mg l(公升)時就會造成葉綠素含量及氣孔導度下降、光合作用、光轉化速率降低,節間距、葉面積及展葉數均減少。在低海拔茶園鈣含量均在正常範圍甚至有缺乏的現象產生,但在高山茶園有效性鈣含量偏高的現象亦常見,但茶園pH值仍偏低。其鈣來源可能是由豆粕類肥料或加入石灰調整pH值的不良堆肥。鈣進入土中後移動性差,要降低其含量亦須長久的時間。
五、結語
由於各茶區環境區域、生產茶類與生產成本等條件差異大,其施肥管理之需求也迥異,茶園施肥推薦除了參考土壤肥力診斷資料,也需要依據管理者的目標需求、土壤及環境條件、品種及製茶種類做調整,故未來工作應著重於合理施肥量的重新建立,以提供農友一個較接近目前實際生產狀況的施肥參考依據,減少過量施肥對環境的污染,並提升各種茶類的品質。
(參考文獻請逕洽作者)
文圖 蘇彥碩 茶業改良場
國內製肥原物料均仰賴進口,為避免凍漲衍生缺肥危機,在97年5月30日,隨國際行情調整國內肥料價格,並由政府吸收大部分漲幅,反映至農民購肥價為15%。99年國際製肥原物料回跌,優先調降農民購肥價,至100年國際製肥原料價格反彈上漲,除由政府在基金增加補貼吸收,少部分反映至農民售價,至100年底累計補貼近百億元。
目前臺灣茶葉栽培面積約為1萬4千公頃,年產茶葉1萬4千公噸,目前茶葉大多以內銷為主。茶葉栽培環境特殊,經濟價值高,加上臺灣政府的肥料補助政策,對於茶園追求高品質及高產量的管理目標來說,易產生過量施用的問題,過量施用在短時間內或許可以達到增產的效果,但因過量施肥所造成的鹽化、養分不均衡、土壤酸化及土壤物理性不佳等,在近年土壤檢驗及輔導的案例中,已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因此茶園的肥力管理更需要以合理且有計畫的方式施肥。
二、茶樹的生長環境
茶樹性喜溫暖潮濕,大約分布在南緯45度至北緯38度這個範圍之內,最適溫度在18~25℃,年降雨量1,800~3,000 mm,相對濕度75~80%最適合其生長。茶樹、楊梅、鳳梨及油茶樹是幾種適合種植於酸性土壤的作物,尤其是茶樹,適合種植pH5.5~4.5左右的土壤,若土壤pH值超過5.5以上,茶樹會出現生長遲滯的現象。
茶樹有另一個特性是嫌鈣及忌氯,土壤中有效性鈣含量超過800mg/kg時,茶樹根部生長就會受阻,而在茶樹幼年期若是接觸到氯離子則易造成幼苗死亡,此在施用肥料的種類就需要特別注意。各品種的茶樹在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表現,例如青心烏龍這個品種在低海拔及高海拔其生長勢及產量是截然不同,成茶的風味亦是迥異。故在茶樹施肥時需依照其品種及生長環境而做調整。
三、合理化施肥評估程序
目前各鄉鎮茶區所栽種的品種、栽培方式、生產的茶類、產量及海拔均大為不同,建議各位農友要做好肥培管理記錄,再與每年產量及土壤養分分析結果作對比,以調整下一年的施肥量及施肥種類,將肥料利用效率提升到最高。
四、茶園常見土壤問題
(一)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會造成養分不均(磷固定、鉀、鈣及鎂流失、鐵、鋁及錳含量增高),樹勢衰弱,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現象。今年檢測報告中,茶農的茶園土壤pH低於4.0的約占64%,4.0~5.0約占26%,5.0~5.5的約占9%,高於5.5的約占1%。可見茶園土壤酸化的程度相當嚴重,主要多見於高山茶區,可能與大量施用化學肥料及豆粕類肥料作為氮素來源有關,在100年的試驗中,以不同粕類作為處理(180kgha year),試驗結束後土壤pH值平均降幅達0.2。而化學肥料因調制的成分不同,易在土壤中造成生理或化學的產酸反應。
土壤酸化可藉由減低施肥用量及施肥方式,例如少量多施、草生栽培、施後覆土及合理施肥來提升肥料利用率。亦可施用苦土石灰、蚵殼粉、草木灰及粗纖維的堆肥等改良資材,來提升土壤pH值。但施用此些資材效果較為緩慢,每年施用苦土石灰2噸 公頃,連續3年,約可增加土壤pH值0.6,但此施用量亦會造成茶葉減產。故仍建議定期檢測土壤、調整施肥用量及施用改良資材。
(二)有機質
有機質能提供植物生長及土壤微生物所需之養分,分解時所釋出的有機酸能促進礦物溶解而釋出養分,同時促進土壤團化而改善土壤構造,分解到最後所產生的腐植酸其官能基能吸附陽離子,提高土壤陽離子交換容量,而本身蓬鬆多孔隙的特性能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深色的特性能促進土壤吸收熱能並提高土溫。一般在低海拔的地區,有機質分解的速度大於積累的速率,約維持在3%左右,而在高海拔地區,有機質積累的速度大於分解的速度,一般在10%以上,甚至有高達25%以上。若有機質不足,可於冬季施用粗纖維的有機質,例如蔗渣及樹皮堆肥並深耕入土或於茶園行間草生栽培、以植物殘體(稻草、茅草等)作為覆蓋。
(三)磷
磷肥可增進茶葉品質,增進茶葉滋味,在酸性土壤中有效性甚低,極易與鐵鋁結合為不溶性之磷酸鐵鋁,茶價較低的茶區,因採較粗放的管理,其有效性磷含量均較低,一般在15~50mg kg左右,而在茶價較高的茶區,因細心照顧且資金足夠,均會施用較高量的肥料。目前施用單質肥料(僅提供單一種養分)的茶農非常少,均施用氮磷鉀固定比例的複合肥料,而茶葉中氮含量約為5%,磷含量1%,鉀含量2%,故每年從土壤中移除的比例約為5:1:2,現今氮肥比例含量最高的複合肥料為臺肥142號,其比例為23:6:10,氮和鉀的比例接近植體中含量的比例,但磷肥的比例偏高,且茶農施用複合肥料種類繁多,磷鉀比例均偏高,在長久施用下,會造成磷肥的高量累積。在高山茶區有效性磷含量多為150~1,200mg kg,易造成養分吸收不均衡或促進茶樹開花結子。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不足可以增施,但過量則不易將其由土壤中移除,除改變施肥種類外,尚無較理想的方法。
(四)鉀
鉀肥亦可增進茶葉品質及病蟲害抗性,提高茶葉香氣,在酸性土壤中容易被淋洗,在施肥量較少的茶區易出現土壤中有效性鉀含量較少的情況,硫酸鉀因未列入補助,故價格較高(1,000元 包)且取得不易,通常會建議施用草木灰或臺肥4號(11-5.5-22),施肥量高的茶區同樣有過量的情形,有效鉀於250~1,000mg kg左右。 鉀含量過高易造成其他元素的吸收困難,進而造成養分不均甚至缺乏的狀態。
(五)鈣
土壤中有效性鈣含量超過800mg kg就會造成茶樹根系生長受阻,超過1,600mgkg會造成生長衰弱。在盆栽試驗中,養液中鈣含量達300mg l(公升)時就會造成葉綠素含量及氣孔導度下降、光合作用、光轉化速率降低,節間距、葉面積及展葉數均減少。在低海拔茶園鈣含量均在正常範圍甚至有缺乏的現象產生,但在高山茶園有效性鈣含量偏高的現象亦常見,但茶園pH值仍偏低。其鈣來源可能是由豆粕類肥料或加入石灰調整pH值的不良堆肥。鈣進入土中後移動性差,要降低其含量亦須長久的時間。
五、結語
由於各茶區環境區域、生產茶類與生產成本等條件差異大,其施肥管理之需求也迥異,茶園施肥推薦除了參考土壤肥力診斷資料,也需要依據管理者的目標需求、土壤及環境條件、品種及製茶種類做調整,故未來工作應著重於合理施肥量的重新建立,以提供農友一個較接近目前實際生產狀況的施肥參考依據,減少過量施肥對環境的污染,並提升各種茶類的品質。
(參考文獻請逕洽作者)
文圖 蘇彥碩 茶業改良場
上一篇
農藥中毒了怎麼辦?
下一篇
花蓮羅山 火山豆腐宴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1%
我喜歡:35%
很實用:27%
夠新奇:4%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5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油膩(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11/04
喜歡
chousales(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5/16
茶樹施肥時需依照其品種及生長環境而做調整。
陳*雅(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4/05
很好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12/31
好文章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6/16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