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綠竹合理化施肥
刊登日:102/11/25
11,689
綠竹筍為臺灣北部地區重要蔬菜,全臺栽培面積超過7,000公頃,為降低肥料成本、提升綠竹筍品質、減少因過量施肥導致的土壤劣化及環境污染,農委會自98年起於新北市三峽區、五股區、八里區、深坑區,桃園縣大溪鎮及復興鄉等六個地區辦理「綠竹合理化施肥示範推廣」工作。每年於綠竹開始進行肥培管理前辦理「綠竹合理化施肥講習會」,宣導綠竹合理化施肥政策及具體操作方法,並於適當時期辦理「綠竹合理化施肥觀摩會」,與農友分享綠竹合理化施肥的成果,更期待農友也能以相同方法施用肥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及品質,進而增加農民收益,也使消費者可以享受到高品質的綠竹筍。
一、綠竹土壤肥培管理策略
綠竹土壤肥培管理需依據綠竹生長特性,配合土壤條件、施用的肥料,以及施用後綠竹的生長及產筍表現,以作為竹園肥料施用依據。如果農民對自家竹園土壤條件及綠竹生育特性不清楚,應先進行土壤採樣檢測工作,再參考《作物施肥手冊》三要素推薦量施用。臺灣各地區土壤條件、地形、綠竹種植密度、竹叢大小及土壤肥力狀況都不相同,因此需配合實際情形酌予增減。臺灣北部地區綠竹主要栽培於具有坡度的山坡地,施用的肥料容易受到雨水沖刷而流失,因此肥料用量需較推薦用量稍微增加;而栽植於河岸邊砂質土壤的竹園,因為土壤保肥能力較差,肥料用量也要稍微增加,這些地區竹園施肥時以少量多施為宜。至於栽培於平地的竹園,或是土壤較為黏重的竹園,肥料施用量則應酌予減量。另外為達到肥料效益最大化,施用肥料時最好以開溝或挖穴方式進行,並於施用後覆土,以減少肥料因雨水沖刷而流失或日光照射揮散之損失。
二、土壤採樣檢測
綠竹施肥前應該先瞭解土壤性質及肥力狀況,這些無法以目測得知,非藉助儀器分析不可,幸好農委會轄下各改良場所均有提供免費土壤檢測服務,農友只需依照正確方法採取土壤送驗,即可得知竹園土壤基本資訊及肥力如何。土壤肥力檢測項目一般包括土壤酸鹼度、電導度、有機質、磷酐、氧化鉀、氧化鈣及氧化鎂等。其參考值分別為土壤pH值5.5~6.8,電導度需小於0.6dS/m,有機質則需大於百分之3,磷酐每公頃60~290公斤、氧化鉀90-300公斤、氧化鈣2,000~4,000公斤、氧化鎂200~400公斤。如果檢測值不在參考值內,例如土壤太酸則施用石灰調整土壤酸鹼值,有機質或營養元素不足則需加以補充,過多則需減用或停用該要素。
三、酸性土壤改良
臺灣北部地區土壤多為強酸性,配合綠竹合理化施肥連續3年檢測各地綠竹園土壤,結果僅約4.6%的土壤酸鹼度在適宜範圍內,95.4%的綠竹園土壤均過酸,甚至有pH值低達3.3者,這種情況下,施用的肥料並沒有發揮最大的效益,因此必須提高土壤酸鹼度。改善方法可在年底清理竹叢時到基肥施用前這段時間施用石灰資材,如果土壤檢測結果僅有氧化鈣含量低,建議使用貝殼粉,臺灣牡蠣養殖興盛,產生大量蚵殼,因此臺灣的貝殼粉多為蚵殼粉。如果土壤不僅氧化鈣含量低,氧化鎂含量也不足,則建議施用苦土石灰。
苦土石灰也稱為鎂鈣肥,其中約含有氧化鈣35%,氧化鎂18%,用量則需視土壤酸鹼度情形加以調整。綠竹園施用石灰資材,每叢綠竹可施用0.5~1公斤,以提高土壤酸鹼度及交換性鈣、鎂含量,施用石灰資材時應少量多施,以逐步改良土壤,不可一次施用過多,否則容易造成土壤硬化等反效果,而且要避免與其他肥料同時施用,且石灰資材時必須在土壤濕潤下方可作用,因此需保持土壤濕潤使石灰資材與土壤充分作用以平衡酸鹼度。
石灰資材施用時可撒施於土壤表層,再以中耕機將之與土壤充分混合均勻,至少需二星期以上時間使土壤酸鹼度平衡後再施用基肥或其他肥料,以免氮素因接觸到部分酸鹼度太高的土壤而揮散損失。以參與101年綠竹合理化施肥示範農友為例,施肥前土壤檢測結果酸鹼度在3.7~4.8之間,因此分別施用苦土石灰及蚵殼粉0.5~5公斤之間,於年中再度採取土壤檢測,結果顯示土壤酸鹼度有農友已不再降低,且有示範農友已有0.3~1.1的少量提升。
四、綠竹合理化施肥
《作物施肥手冊》推薦綠竹施肥方式係以每公頃種植500叢計,成林綠竹每年每叢施用堆肥40~60公斤情況下,氮素、磷酐及氧化鉀均為600公克,1~3月基肥時施用全量堆肥及氮、磷、鉀肥各25%,其餘氮、磷及鉀肥分別於4月、6月及8月追肥時各施用25%。新植林的肥料三要素推荐量較成林綠竹稍減,每年每叢氮素用量為500公克、磷酐250公克、氧化鉀為400公克。堆肥為有機質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土壤有機質具有保水及保肥之能力,施用有機質肥料可改善土壤之保水保肥力,增進通氣性及緩衝能力等,使土壤有良好的理化及生物性質;綠竹施用有機質肥料除可提高土壤pH值及有機質含量外,尚可增加竹筍產量及提高竹筍糖度,因此在可能情況下應多施堆肥。目前綠竹筍從事有機栽培尚不普遍,因此施肥以化學肥料為主,化學肥料使用時1 4於2月當基肥,與堆肥一同施用,剩下肥料於4~8月間及母竹留存後再分次施用,4~8月間施肥主要提供竹筍生產,母竹留存後施肥主要目的為養成明年產筍母竹。磷肥由於不易移動,因此當基肥一次施用,氮素在土壤中流動及擴散速度最快,流失及分解也最快,鉀肥次之,因此氮肥及鉀肥應分多次施用。
施用之肥料必須清楚其所含營養要素含量,如果係購買而來,需注意包裝上是否標示各種要素含量,如果沒有標示或標示不清楚,應請廠商提供,營養成分不明的肥料最好不要施用。施用化學肥料時可使用單質肥料混合或直接使用複合肥料,複合肥料可使用臺肥1號、5號或43號,每叢每年施用3~4公斤,視竹叢大小及土壤肥沃度不同而增減,一次約施用1公斤,施後覆土,減少流失,於雨後土壤濕潤時施用效果較佳。基肥可於翻土後培土前施用,此時綠竹竹叢已挖開,將有機質肥料環施於挖開之溝底,化學肥料再均勻撒施其上,可於其上覆竹葉及雜草後培土,利用有機質肥料具有保水及保肥能力之特性,將化學肥料之養分留存土中,減少流失,提供綠竹生長發育及竹筍生產之用。追肥施用時應施於竹叢旁,最好能深埋,不宜施於竹叢上,原因在於竹子的根會朝向有肥料的地方生長,肥料施在竹叢上容易使竹根聚集在竹叢上方,增加挖筍的不便、對乾旱耐受能力變低,也容易受風倒伏。
有機栽培不可施用化學肥料,綠竹生育所需肥料三要素氮、磷酐及氧化鉀需以有機質肥料供應,不管使用任何有機質肥料,均需充分發酵,方可使用,因為有機質需分解成綠竹可吸收的小分子方能提供綠竹生長發育及竹筍生產使用,且施用的有機質肥料中,以氮素來說,無法全部礦化提供綠竹吸收,因此需依有機質肥料資材種類及碳氮比預估礦化率及可釋出之養分含量,一般堆肥礦化率約為2,豆粕類則約為1.2。
由於綠竹氮肥需求量最大且最易流失或揮散損失,因此施用量之換算可以氮素用量為基準。氮素推荐用量每叢每年600公克,以氮-磷酐-氧化鉀含量分別為3-1.5-1.5之有機質肥料為例,氮素含量3%,水分含量30%,每叢每年該有機質肥料用量總共需施用28,571公克,即約28.6公斤,如果使用豆粕類有機質肥料,其礦化率約為1.25,即約為28.6×1.25=36公斤,加上堆肥40~60公斤,總肥料用量為76~96公斤。計算公式如下:600×(100÷3)×(1÷0.7)×1.25=35,714公克=36公斤
五、結語
合理化施肥是減少生產成本及環境污染的有效方法,經3年綠竹合理化施肥試驗,結果顯示北部地區綠竹施肥量稍微偏高,可以適量調減。對照傳統施肥量,調減肥料用量為合理施肥量後,不僅綠竹筍品質不變,且肥料成本降低,產量稍微增加,對農民的收入小有幫助。
文圖 顏勝雄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一、綠竹土壤肥培管理策略
綠竹土壤肥培管理需依據綠竹生長特性,配合土壤條件、施用的肥料,以及施用後綠竹的生長及產筍表現,以作為竹園肥料施用依據。如果農民對自家竹園土壤條件及綠竹生育特性不清楚,應先進行土壤採樣檢測工作,再參考《作物施肥手冊》三要素推薦量施用。臺灣各地區土壤條件、地形、綠竹種植密度、竹叢大小及土壤肥力狀況都不相同,因此需配合實際情形酌予增減。臺灣北部地區綠竹主要栽培於具有坡度的山坡地,施用的肥料容易受到雨水沖刷而流失,因此肥料用量需較推薦用量稍微增加;而栽植於河岸邊砂質土壤的竹園,因為土壤保肥能力較差,肥料用量也要稍微增加,這些地區竹園施肥時以少量多施為宜。至於栽培於平地的竹園,或是土壤較為黏重的竹園,肥料施用量則應酌予減量。另外為達到肥料效益最大化,施用肥料時最好以開溝或挖穴方式進行,並於施用後覆土,以減少肥料因雨水沖刷而流失或日光照射揮散之損失。
二、土壤採樣檢測
綠竹施肥前應該先瞭解土壤性質及肥力狀況,這些無法以目測得知,非藉助儀器分析不可,幸好農委會轄下各改良場所均有提供免費土壤檢測服務,農友只需依照正確方法採取土壤送驗,即可得知竹園土壤基本資訊及肥力如何。土壤肥力檢測項目一般包括土壤酸鹼度、電導度、有機質、磷酐、氧化鉀、氧化鈣及氧化鎂等。其參考值分別為土壤pH值5.5~6.8,電導度需小於0.6dS/m,有機質則需大於百分之3,磷酐每公頃60~290公斤、氧化鉀90-300公斤、氧化鈣2,000~4,000公斤、氧化鎂200~400公斤。如果檢測值不在參考值內,例如土壤太酸則施用石灰調整土壤酸鹼值,有機質或營養元素不足則需加以補充,過多則需減用或停用該要素。
三、酸性土壤改良
臺灣北部地區土壤多為強酸性,配合綠竹合理化施肥連續3年檢測各地綠竹園土壤,結果僅約4.6%的土壤酸鹼度在適宜範圍內,95.4%的綠竹園土壤均過酸,甚至有pH值低達3.3者,這種情況下,施用的肥料並沒有發揮最大的效益,因此必須提高土壤酸鹼度。改善方法可在年底清理竹叢時到基肥施用前這段時間施用石灰資材,如果土壤檢測結果僅有氧化鈣含量低,建議使用貝殼粉,臺灣牡蠣養殖興盛,產生大量蚵殼,因此臺灣的貝殼粉多為蚵殼粉。如果土壤不僅氧化鈣含量低,氧化鎂含量也不足,則建議施用苦土石灰。
苦土石灰也稱為鎂鈣肥,其中約含有氧化鈣35%,氧化鎂18%,用量則需視土壤酸鹼度情形加以調整。綠竹園施用石灰資材,每叢綠竹可施用0.5~1公斤,以提高土壤酸鹼度及交換性鈣、鎂含量,施用石灰資材時應少量多施,以逐步改良土壤,不可一次施用過多,否則容易造成土壤硬化等反效果,而且要避免與其他肥料同時施用,且石灰資材時必須在土壤濕潤下方可作用,因此需保持土壤濕潤使石灰資材與土壤充分作用以平衡酸鹼度。
石灰資材施用時可撒施於土壤表層,再以中耕機將之與土壤充分混合均勻,至少需二星期以上時間使土壤酸鹼度平衡後再施用基肥或其他肥料,以免氮素因接觸到部分酸鹼度太高的土壤而揮散損失。以參與101年綠竹合理化施肥示範農友為例,施肥前土壤檢測結果酸鹼度在3.7~4.8之間,因此分別施用苦土石灰及蚵殼粉0.5~5公斤之間,於年中再度採取土壤檢測,結果顯示土壤酸鹼度有農友已不再降低,且有示範農友已有0.3~1.1的少量提升。
四、綠竹合理化施肥
《作物施肥手冊》推薦綠竹施肥方式係以每公頃種植500叢計,成林綠竹每年每叢施用堆肥40~60公斤情況下,氮素、磷酐及氧化鉀均為600公克,1~3月基肥時施用全量堆肥及氮、磷、鉀肥各25%,其餘氮、磷及鉀肥分別於4月、6月及8月追肥時各施用25%。新植林的肥料三要素推荐量較成林綠竹稍減,每年每叢氮素用量為500公克、磷酐250公克、氧化鉀為400公克。堆肥為有機質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土壤有機質具有保水及保肥之能力,施用有機質肥料可改善土壤之保水保肥力,增進通氣性及緩衝能力等,使土壤有良好的理化及生物性質;綠竹施用有機質肥料除可提高土壤pH值及有機質含量外,尚可增加竹筍產量及提高竹筍糖度,因此在可能情況下應多施堆肥。目前綠竹筍從事有機栽培尚不普遍,因此施肥以化學肥料為主,化學肥料使用時1 4於2月當基肥,與堆肥一同施用,剩下肥料於4~8月間及母竹留存後再分次施用,4~8月間施肥主要提供竹筍生產,母竹留存後施肥主要目的為養成明年產筍母竹。磷肥由於不易移動,因此當基肥一次施用,氮素在土壤中流動及擴散速度最快,流失及分解也最快,鉀肥次之,因此氮肥及鉀肥應分多次施用。
施用之肥料必須清楚其所含營養要素含量,如果係購買而來,需注意包裝上是否標示各種要素含量,如果沒有標示或標示不清楚,應請廠商提供,營養成分不明的肥料最好不要施用。施用化學肥料時可使用單質肥料混合或直接使用複合肥料,複合肥料可使用臺肥1號、5號或43號,每叢每年施用3~4公斤,視竹叢大小及土壤肥沃度不同而增減,一次約施用1公斤,施後覆土,減少流失,於雨後土壤濕潤時施用效果較佳。基肥可於翻土後培土前施用,此時綠竹竹叢已挖開,將有機質肥料環施於挖開之溝底,化學肥料再均勻撒施其上,可於其上覆竹葉及雜草後培土,利用有機質肥料具有保水及保肥能力之特性,將化學肥料之養分留存土中,減少流失,提供綠竹生長發育及竹筍生產之用。追肥施用時應施於竹叢旁,最好能深埋,不宜施於竹叢上,原因在於竹子的根會朝向有肥料的地方生長,肥料施在竹叢上容易使竹根聚集在竹叢上方,增加挖筍的不便、對乾旱耐受能力變低,也容易受風倒伏。
有機栽培不可施用化學肥料,綠竹生育所需肥料三要素氮、磷酐及氧化鉀需以有機質肥料供應,不管使用任何有機質肥料,均需充分發酵,方可使用,因為有機質需分解成綠竹可吸收的小分子方能提供綠竹生長發育及竹筍生產使用,且施用的有機質肥料中,以氮素來說,無法全部礦化提供綠竹吸收,因此需依有機質肥料資材種類及碳氮比預估礦化率及可釋出之養分含量,一般堆肥礦化率約為2,豆粕類則約為1.2。
由於綠竹氮肥需求量最大且最易流失或揮散損失,因此施用量之換算可以氮素用量為基準。氮素推荐用量每叢每年600公克,以氮-磷酐-氧化鉀含量分別為3-1.5-1.5之有機質肥料為例,氮素含量3%,水分含量30%,每叢每年該有機質肥料用量總共需施用28,571公克,即約28.6公斤,如果使用豆粕類有機質肥料,其礦化率約為1.25,即約為28.6×1.25=36公斤,加上堆肥40~60公斤,總肥料用量為76~96公斤。計算公式如下:600×(100÷3)×(1÷0.7)×1.25=35,714公克=36公斤
五、結語
合理化施肥是減少生產成本及環境污染的有效方法,經3年綠竹合理化施肥試驗,結果顯示北部地區綠竹施肥量稍微偏高,可以適量調減。對照傳統施肥量,調減肥料用量為合理施肥量後,不僅綠竹筍品質不變,且肥料成本降低,產量稍微增加,對農民的收入小有幫助。
文圖 顏勝雄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上一篇
達人Q&A-吃紅豆前,要知道的事
下一篇
農藥中毒了怎麼辦?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4%
我喜歡:17%
很實用:21%
夠新奇:4%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chousales(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5/16
合理化施肥是減少生產成本及環境污染的有效方法,經3年綠竹合理化施肥試驗,結果顯示北部地區綠竹施肥量稍微偏高,可以適量調減。對照傳統施肥量,調減肥料用量為合理施肥量後,不僅綠竹筍品質不變,且肥料成本降低,產量稍微增加,對農民的收入小有幫助。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6/16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