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活化休耕田-找回土地的價值與尊嚴
刊登日:103/01/08
665
專訪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保基
「我是在屏東鄉下長大的」,談起農地活化政策,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保基完全農民口吻,他很務實的分析,真正務農的人都希望農地妥善運用,而不是任由農地荒蕪還能領補助。
農民放寬心 新休耕獎勵更優渥
依照農委會預估,活化農地政策推動後,民國105年時可提高糧食自給率至34.9%、減少穀類外匯支出年逾15億7千萬美元、增加飼料玉米、大豆等進口替代雜糧近12萬公噸,更提高就業人口達10萬人⋯等多項利基。相較臺灣目前休耕地達20萬公頃,其中連續休耕、閒置不動的土地超過4萬8千公頃,造成政府每年上百億元的沈重負擔,陳保基重申:「是該調整政策的時候!」。
陳保基說,休耕地管理不善,衍生為病蟲、鼠害溫床,影響鄰田耕作,不但增加灑藥成本,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另外,休耕每年給付9萬元連帶墊高地租,不利新進農民參與或擴大經營規模,對於臺灣農業未來的生存發展,更產生嚴重的衝擊。為了推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耕地政策」,陳保基飽受外界蜚短流長批評,但他堅持「做對的事」。他強調:「『政府有責任解釋很多似是而非的說法』,所以從11月到年底之前,農委會將下鄉舉辦130場說明會,零距離向農民釋疑,出租耕地的地主不只可收地租、無損農保權益、老農年金每月7千元不變、增加離農獎勵每公頃每月2千元,⋯種種優惠方案加總,一定比目前休耕補助每年9萬元還高。」
閒置休耕地 限縮農業發展
根據民國100年統計資料顯示,全臺連續休耕地高達4萬8千餘公頃,請領一年9萬元休耕補助的人數高達16萬6千餘人,換算總額超過新臺幣150億元。一般及特定農牧用地(宜農用地)高達73%(3萬5千公頃),其中傳統糧倉雲嘉南平原即占2萬2千公頃,也難怪糧食自給率不足。另餘27%(1萬3餘公頃)的連續休耕地,則是「休耕補助得最沒有道理」的部分;這些土地用途已經是都市計畫用地、工業區或其他建築用地,因缺乏經費無法徵收而閒置,卻領取農地休耕補助,可見土地政策確實有全面檢討必要。對於易淹水、地層下陷、高鹽分、受污染、難耕作之土地存在出租困難的事實,該如何解決其休耕問題?陳保基表示,已經清楚掌握近5千6百公頃休耕地確實有此問題,這部分可繼續選擇連續請領休耕補助。但習慣替問題思考出路的他建議,其實農民不用太拘泥於土地只能種糧食的想法,若轉作非糧食經濟作物,不見得只能淪為無用之地。
陳保基說:「以前有污染的土地種出鎘米,很多人說乾脆休耕,但有人換角度想,『是否可以不要種吃的東西,改種花?』;花東地區現在的花海活動,就是具體的效果顯現,整個村莊不但因花海而壯麗美觀,更帶來周邊的人潮和商機。」他笑說:「人潮滿滿,光是賣礦泉水生意肯定就賺翻了。」為了鼓勵廣大的連續休耕地復耕,農委會規劃了一系列誘因,希望從維持一期(半年)休耕給付開始,另一期獎勵耕作進口替代作物、具外銷潛力及有機作物,並強化中央與地方合作,發展地區特產。陳保基強調,種種作為,就是希望農業要發展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完整產業鍊,別再像以往傳統生產、販售對象數十年不變,農民生活卻因被剝削而跟著一成不變。
軟硬策略並進 讓土地流轉活化
要提高農業競爭力,不光是政策「硬體」,人力「軟體」也需配合升級。健全土地活化,農委會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並開辦農業學院,讓有興趣務農的年輕人、農業院校畢業生可至具規模的農場實習,甚至補助農場業主每月1萬元聘用這些年輕人,啟動了產業年輕化的開關,正向效果正逐步顯現中。談到這裡,陳保基開心的說,年輕人連種田都可以「揪團」,農業學院學員結業後,幾個人合起來分工買耕耘機、收穫機,在選定區域附近租地一起當「大佃農」,機器購買成本由農委會補助一半,另一半可以低利貸款,都是政府希望讓年輕人與農業結合,所做的努力。儘管休耕地面積過大,阻礙農業競爭力的面向超乎一般理解,但若思考方式突破,立刻就可顯示不同樣貌與價值。
對於部分農民提出疑問,若擁有的土地面積不大,即使有意願出租,也不見得找到租賃方,陳保基說,農委會透過空拍、航照,把連續休耕地區塊畫出來,以鄉鎮為單位,由各地農會、農業改良場、農糧署各地分署掌握相關資料,可做出有效的整合,再由各地農會擔任「農地銀行」角色,因為農會與農民的關係深厚,農民很放心此一媒介。他說,鑒於法令制度及人員訓練等準備工作均已齊備,不少農會總幹事也紛紛表明支持。
轉作經濟作物 跨業更新農業
農畜基層公務員、臺灣大學農學院院長出身的產學背景,讓陳保基特別苦農所苦,不斷推廣農民規劃轉作經濟作物獲利的概念:「只要不再以種稻為主要概念,農業是有無限可能的行業」。比如造紙、商用木屑用的經濟樹林,就有廠商願意跟農民訂定保價契約耕作,每公頃造林的獲利跟補助都超過9萬元。同樣的,進口替代作物方面,大豆、毛豆、玉米都可以是農民的選項。
陳保基說明,現在農委會調整飼料(硬質)玉米保證收購價格為每公斤9元,收入全歸農民所有,再加上復耕補助每公頃每期作4萬5千元,總收入絕對超過以往的休耕補貼。況且,臺灣每年需要的玉米飼料高達500萬公噸,就算連續休耕的田全面二期耕作生產,年產量是50萬公噸,還不及需求十分之一,絕對不會滯銷,「一家大型畜產公司就說,願意照農委會每公斤9元保證收購價全數收購,因為進口價格都超過10元,在獲利部分,農民無需擔心。」
農委會為提供完整配套,在各區農業試驗改良場成立「休耕地復耕技術服務團」,協助農民轉作各項進口替代、外銷潛力及地區特產作物,特別針對種子選定、病蟲害防治及生產管理等技術問題提供諮詢及服務。且針對重點推廣作物,也成立代耕中心,補助所需機械及加工設備,提供復耕代耕隊、農業資材業者、各類作物契作業者名單等相關資訊,提供農民更便利之復耕資訊。
復耕3撇步
規劃連續修農地復耕一個期作或出租,實質所得較休耕多。
1.可選擇自行復耕。
2.可選擇委託代耕。
3.可選擇透過各地農會辦理之「農地銀行」將農地出租。
文 毛嘉慶 圖 豐年社
「我是在屏東鄉下長大的」,談起農地活化政策,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保基完全農民口吻,他很務實的分析,真正務農的人都希望農地妥善運用,而不是任由農地荒蕪還能領補助。
農民放寬心 新休耕獎勵更優渥
依照農委會預估,活化農地政策推動後,民國105年時可提高糧食自給率至34.9%、減少穀類外匯支出年逾15億7千萬美元、增加飼料玉米、大豆等進口替代雜糧近12萬公噸,更提高就業人口達10萬人⋯等多項利基。相較臺灣目前休耕地達20萬公頃,其中連續休耕、閒置不動的土地超過4萬8千公頃,造成政府每年上百億元的沈重負擔,陳保基重申:「是該調整政策的時候!」。
陳保基說,休耕地管理不善,衍生為病蟲、鼠害溫床,影響鄰田耕作,不但增加灑藥成本,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另外,休耕每年給付9萬元連帶墊高地租,不利新進農民參與或擴大經營規模,對於臺灣農業未來的生存發展,更產生嚴重的衝擊。為了推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耕地政策」,陳保基飽受外界蜚短流長批評,但他堅持「做對的事」。他強調:「『政府有責任解釋很多似是而非的說法』,所以從11月到年底之前,農委會將下鄉舉辦130場說明會,零距離向農民釋疑,出租耕地的地主不只可收地租、無損農保權益、老農年金每月7千元不變、增加離農獎勵每公頃每月2千元,⋯種種優惠方案加總,一定比目前休耕補助每年9萬元還高。」
閒置休耕地 限縮農業發展
根據民國100年統計資料顯示,全臺連續休耕地高達4萬8千餘公頃,請領一年9萬元休耕補助的人數高達16萬6千餘人,換算總額超過新臺幣150億元。一般及特定農牧用地(宜農用地)高達73%(3萬5千公頃),其中傳統糧倉雲嘉南平原即占2萬2千公頃,也難怪糧食自給率不足。另餘27%(1萬3餘公頃)的連續休耕地,則是「休耕補助得最沒有道理」的部分;這些土地用途已經是都市計畫用地、工業區或其他建築用地,因缺乏經費無法徵收而閒置,卻領取農地休耕補助,可見土地政策確實有全面檢討必要。對於易淹水、地層下陷、高鹽分、受污染、難耕作之土地存在出租困難的事實,該如何解決其休耕問題?陳保基表示,已經清楚掌握近5千6百公頃休耕地確實有此問題,這部分可繼續選擇連續請領休耕補助。但習慣替問題思考出路的他建議,其實農民不用太拘泥於土地只能種糧食的想法,若轉作非糧食經濟作物,不見得只能淪為無用之地。
陳保基說:「以前有污染的土地種出鎘米,很多人說乾脆休耕,但有人換角度想,『是否可以不要種吃的東西,改種花?』;花東地區現在的花海活動,就是具體的效果顯現,整個村莊不但因花海而壯麗美觀,更帶來周邊的人潮和商機。」他笑說:「人潮滿滿,光是賣礦泉水生意肯定就賺翻了。」為了鼓勵廣大的連續休耕地復耕,農委會規劃了一系列誘因,希望從維持一期(半年)休耕給付開始,另一期獎勵耕作進口替代作物、具外銷潛力及有機作物,並強化中央與地方合作,發展地區特產。陳保基強調,種種作為,就是希望農業要發展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完整產業鍊,別再像以往傳統生產、販售對象數十年不變,農民生活卻因被剝削而跟著一成不變。
軟硬策略並進 讓土地流轉活化
要提高農業競爭力,不光是政策「硬體」,人力「軟體」也需配合升級。健全土地活化,農委會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並開辦農業學院,讓有興趣務農的年輕人、農業院校畢業生可至具規模的農場實習,甚至補助農場業主每月1萬元聘用這些年輕人,啟動了產業年輕化的開關,正向效果正逐步顯現中。談到這裡,陳保基開心的說,年輕人連種田都可以「揪團」,農業學院學員結業後,幾個人合起來分工買耕耘機、收穫機,在選定區域附近租地一起當「大佃農」,機器購買成本由農委會補助一半,另一半可以低利貸款,都是政府希望讓年輕人與農業結合,所做的努力。儘管休耕地面積過大,阻礙農業競爭力的面向超乎一般理解,但若思考方式突破,立刻就可顯示不同樣貌與價值。
對於部分農民提出疑問,若擁有的土地面積不大,即使有意願出租,也不見得找到租賃方,陳保基說,農委會透過空拍、航照,把連續休耕地區塊畫出來,以鄉鎮為單位,由各地農會、農業改良場、農糧署各地分署掌握相關資料,可做出有效的整合,再由各地農會擔任「農地銀行」角色,因為農會與農民的關係深厚,農民很放心此一媒介。他說,鑒於法令制度及人員訓練等準備工作均已齊備,不少農會總幹事也紛紛表明支持。
轉作經濟作物 跨業更新農業
農畜基層公務員、臺灣大學農學院院長出身的產學背景,讓陳保基特別苦農所苦,不斷推廣農民規劃轉作經濟作物獲利的概念:「只要不再以種稻為主要概念,農業是有無限可能的行業」。比如造紙、商用木屑用的經濟樹林,就有廠商願意跟農民訂定保價契約耕作,每公頃造林的獲利跟補助都超過9萬元。同樣的,進口替代作物方面,大豆、毛豆、玉米都可以是農民的選項。
陳保基說明,現在農委會調整飼料(硬質)玉米保證收購價格為每公斤9元,收入全歸農民所有,再加上復耕補助每公頃每期作4萬5千元,總收入絕對超過以往的休耕補貼。況且,臺灣每年需要的玉米飼料高達500萬公噸,就算連續休耕的田全面二期耕作生產,年產量是50萬公噸,還不及需求十分之一,絕對不會滯銷,「一家大型畜產公司就說,願意照農委會每公斤9元保證收購價全數收購,因為進口價格都超過10元,在獲利部分,農民無需擔心。」
農委會為提供完整配套,在各區農業試驗改良場成立「休耕地復耕技術服務團」,協助農民轉作各項進口替代、外銷潛力及地區特產作物,特別針對種子選定、病蟲害防治及生產管理等技術問題提供諮詢及服務。且針對重點推廣作物,也成立代耕中心,補助所需機械及加工設備,提供復耕代耕隊、農業資材業者、各類作物契作業者名單等相關資訊,提供農民更便利之復耕資訊。
復耕3撇步
規劃連續修農地復耕一個期作或出租,實質所得較休耕多。
1.可選擇自行復耕。
2.可選擇委託代耕。
3.可選擇透過各地農會辦理之「農地銀行」將農地出租。
文 毛嘉慶 圖 豐年社
上一篇
客家茄子煲
下一篇
自由化下之農業變革與趨勢(二)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3%
我喜歡:43%
很實用:7%
夠新奇:0%
普普啦:7%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7/28
好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6/14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