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 食農與環境兼備的有機村
刊登日:103/03/13
2,005
黑心食品充斥,環境污染成為宿命,食安、居安成為現代人夢想桃花源。全國第一個有機示範農村「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應該就是現代人追求的樂土。
羅山村人口五百多人,多數為客家族,九成以上居民都務農,水稻為主要作物,秧苗長大到稻穗黃熟前,全村幾乎一片綠油油,隨風起伏的稻浪如詩歌節奏,令人心曠神怡。
順應自然生態發展產業
羅山村擁有獨立區塊的地理特性,並保有傳統農村的特質,十年前農委會在選拔有機村示範區時就看上羅山村,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輔導窗口,農改場傾全力傳授有機技術;同一時期,花蓮縣政府推動無毒農業,也在羅山試種有機黃豆,並輔導成立多處體驗農家;「泥火山豆腐」成為羅山的特色,炒米香、手搓愛玉、稻草編織、竹製童玩、炕甘藷等項目,都令遊客充分體驗傳統農村吃喝玩樂的享受,很復古,也令人回味無窮。羅山村幾乎成為農村深度旅遊體驗的首選。
慣上「有機示範農村」之名,居民的生活也逐漸改變,田間出現許多蟾蜍蝌蚪,農民會高興地告訴遊客說「田間好熱鬧哦!」也有人種菜時,開始注意種類和顏色的調和配置,菜園像花園;家戶的圍籬一年四季總有不同的花在綻放,當然,大塊的地景也隨四季轉換不同顏色。無怪乎,許多到過羅山的遊客回流率很高,因為大家都想抓住羅山村各種風景,當然,也難捨那濃濃的人情味。
在地食材讓彼此交心遊客安心
冷孟臻原來是旅遊業企劃人員,丈夫張綦桓是臺北捷運駕駛員,一心嚮往田園生活。張綦桓說,有一次,觀賞日本節目「來去鄉村住一晚」,想起小時候家鄉的土芭樂,強烈渴望回歸農村生活;又有一回,閱讀雜誌專題「破碎的農地」,文章說,許多農地拿來「種房子」,而不是種農作物。夫妻倆為此心急如焚,揣度如果退休後再過田園生活,恐怕已來不及,於是認真地規劃移居農村的細節,並且於96年參加農委會舉辦的「漂鳥營」,學習當個「農村新鮮人」。
冷孟臻說,他們在羅山村購買的房址是建地,原來羅山村在規劃為有機村時,「莊仔底」的用地被規劃為建地,但有趣的是,別的地方大都是農地上大興土木蓋別墅,羅山村卻是建地上種植農作物。張綦桓是「綠手指」,小小一塊建地上,種滿各式各樣的作物,別家建地上的農作物也不遑多讓地琳瑯滿目。
文‧圖/陳秀卿
詳全文請見102年12月號《鄉間小路》月刊
羅山村人口五百多人,多數為客家族,九成以上居民都務農,水稻為主要作物,秧苗長大到稻穗黃熟前,全村幾乎一片綠油油,隨風起伏的稻浪如詩歌節奏,令人心曠神怡。
順應自然生態發展產業
羅山村擁有獨立區塊的地理特性,並保有傳統農村的特質,十年前農委會在選拔有機村示範區時就看上羅山村,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輔導窗口,農改場傾全力傳授有機技術;同一時期,花蓮縣政府推動無毒農業,也在羅山試種有機黃豆,並輔導成立多處體驗農家;「泥火山豆腐」成為羅山的特色,炒米香、手搓愛玉、稻草編織、竹製童玩、炕甘藷等項目,都令遊客充分體驗傳統農村吃喝玩樂的享受,很復古,也令人回味無窮。羅山村幾乎成為農村深度旅遊體驗的首選。
慣上「有機示範農村」之名,居民的生活也逐漸改變,田間出現許多蟾蜍蝌蚪,農民會高興地告訴遊客說「田間好熱鬧哦!」也有人種菜時,開始注意種類和顏色的調和配置,菜園像花園;家戶的圍籬一年四季總有不同的花在綻放,當然,大塊的地景也隨四季轉換不同顏色。無怪乎,許多到過羅山的遊客回流率很高,因為大家都想抓住羅山村各種風景,當然,也難捨那濃濃的人情味。
在地食材讓彼此交心遊客安心
冷孟臻原來是旅遊業企劃人員,丈夫張綦桓是臺北捷運駕駛員,一心嚮往田園生活。張綦桓說,有一次,觀賞日本節目「來去鄉村住一晚」,想起小時候家鄉的土芭樂,強烈渴望回歸農村生活;又有一回,閱讀雜誌專題「破碎的農地」,文章說,許多農地拿來「種房子」,而不是種農作物。夫妻倆為此心急如焚,揣度如果退休後再過田園生活,恐怕已來不及,於是認真地規劃移居農村的細節,並且於96年參加農委會舉辦的「漂鳥營」,學習當個「農村新鮮人」。
冷孟臻說,他們在羅山村購買的房址是建地,原來羅山村在規劃為有機村時,「莊仔底」的用地被規劃為建地,但有趣的是,別的地方大都是農地上大興土木蓋別墅,羅山村卻是建地上種植農作物。張綦桓是「綠手指」,小小一塊建地上,種滿各式各樣的作物,別家建地上的農作物也不遑多讓地琳瑯滿目。
文‧圖/陳秀卿
詳全文請見102年12月號《鄉間小路》月刊
上一篇
吃葡萄不用吐葡萄籽
下一篇
柚食秋味-柚香竹炭奶酪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0%
我喜歡:31%
很實用:6%
夠新奇:0%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chousales(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5/15
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 食農與環境兼備的有機村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3/14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