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番麥」開花在半腰-玉米
刊登日:103/10/31
1,533
學名:Zea mays L.
英文名:Corn、Maize、Indian corn
別名:玉蜀黍、番麥、包穀
產地: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花蓮
產期:全年皆有生產,以9~12月為盛產期
選購:應挑選外葉翠綠無枯黃者,並可用手輕壓玉米的頭尾,紮實者表示授粉和生長情形較佳。
食用方式:可直接水煮、碳烤鮮食,或剝除子粒加工製成玉米粒製品。
一、蔬果身世
原產於中南美洲的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1492年由哥倫布帶到西班牙,16世紀經由海路傳播到全世界。當時也就傳入中國和臺灣,早在200多年前的《臺灣府誌》就有記載「番麥狀如黍實如石榴子,一葉一穗數百粒」,可研判玉米在臺灣的栽培歷史久遠。據統計資料,光復初期玉米栽培面積只有幾千公頃,之後因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稻米生產過剩,政府便在1984年推行稻田轉作政策,鼓勵轉作飼料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以因應蓬勃發展的畜牧業,導致1989年飼料玉米的栽培面積高達六萬多公頃。而後因加入WTO和限制補貼等因素,使得面積和產量又快速下滑至萬餘公頃,食用玉米的面積約有15,000公頃,青割玉米則有2,000公頃。
二、營養價值
屬穀物糧食作物的玉米,原本就具有大量澱粉、少熱量的特性,除此之外也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菸酸、胡蘿蔔素、亞麻油酸、卵磷脂、膳食纖維……等營養元素,可改善便秘、降低血脂、抗眼睛老化等功能,是主食作物中營養價值極高的一種。
三、風土條件
玉米屬於熱帶作物,適合溫暖、多日照的環境,喜歡水分充足,一般在生玉初期和抽穗前後需有適量水分,生育後期需要稍為乾燥,才能促進子實成熟,有利採收工作。玉米對土壤選擇不嚴格,除了嚴重的沙土和黏土之外,都可以栽植。喜歡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pH值以6~7為佳。
臺灣一般全年皆可栽培,但要避開梅雨、颱風、低溫……等氣候條件,多以春、秋兩季栽種為主。
四、品種簡介
玉米依照胚乳特性,可分為硬粒種、爆裂種、馬齒種、甜質種、軟質種及蠟質種等多種類型的玉米。但市面上多依照用途區分玉米的分類,簡單來說,可分為食用玉米、飼料玉米及青割玉米三大類別。早年,玉米是臺灣山坡地及旱地間作的作物,農民所種植的玉米品種都是本地種,但因變異性大、產量與品質不佳,1953年臺南區農改場開始了玉米育種試驗,經過多年的種原蒐集、選育試驗,陸續推出產量和品質俱佳的雜交品種。而食用玉米也在1966年進行品種改良,青割玉米1969年也隨後進行。
甜玉米:
1.臺南13號:1973年育成,抗煤紋病和葉枯病,但不抗露菌病,果皮稍厚,不耐寒,子粒是黃色的,含糖量約5~6%。
2.臺南14號:1978年育成,抗露菌病和煤紋病,子粒是黃色的,含糖量約5~6%。
3.臺南15號:1980年育成,抗煤紋病但不抗露菌病,子粒是黃色的,含糖量約12%。
4.臺南18號:1990年育成,為早熟種,抗露菌病、莖腐病、銹病及葉斑病,但不抗病毒病,子粒是黃色的,植株性狀與果穗外觀欠整齊。
白玉米:
1.臺南22號:2000年育成,抗病性中等,子粒為乳白色,半硬粒種。
2.臺農4號:2002年育成,抗病性中等,子粒為白色。
飼料玉米:
1.臺農351號:1984年由農業試驗所育成,可抗煤紋病、葉斑病,但不抗露菌病,子粒為橘黃色半馬齒型。
2.臺農1號:1987年由農業試驗所育成,可抗普通型銹病,但不抗露菌病,抗倒伏,苞葉易剝,適合機械採收。子粒為橘黃色半馬齒型,不易破裂。
3.臺南17號:1987年育成,抗莖腐病和病毒病,但不抗露菌病,子粒為橘黃色馬齒種。但因子粒較鬆軟,需待含水量下降才能以機械採收。
4.臺南20號:1998年育成,抗露菌病、病毒病、銹病、莖腐病及玉米螟,子粒為橘黃色半硬粒種。
青割玉米:
1.臺農19號:1993年育成,莖桿強壯,果穗粗大,可抗露菌病、病毒病、銹病及莖腐病,子粒為黃白色相間,半硬粒種。
2.臺農2號:1994年育成,莖桿強壯,耐密植,抗倒伏,子粒為橘黃色,半馬齒型。
3.臺農21號:1999年育成,莖桿粗壯,硬度強,不易倒伏,子粒為黃色。
五、採收狀況
玉米的採收時機,依其用途和類別不同。食用玉米是採收鮮穗,當花絲轉成褐色,用手指捏穗尾感覺子粒富彈性,就表示可採收了。青割玉米要整株採收作為餵養乳牛的芻料,必須等到玉米黃熟,用手指捏子粒略具彈性而無汁液流出時,就能採收。飼料玉米採收是以乾果穗為主,當苞葉枯白、子粒堅硬,捏壓無汁液滲出就是適合的採收期了。
文圖/董淨瑋 (63卷07期)
英文名:Corn、Maize、Indian corn
別名:玉蜀黍、番麥、包穀
產地: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花蓮
產期:全年皆有生產,以9~12月為盛產期
選購:應挑選外葉翠綠無枯黃者,並可用手輕壓玉米的頭尾,紮實者表示授粉和生長情形較佳。
食用方式:可直接水煮、碳烤鮮食,或剝除子粒加工製成玉米粒製品。
一、蔬果身世
原產於中南美洲的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1492年由哥倫布帶到西班牙,16世紀經由海路傳播到全世界。當時也就傳入中國和臺灣,早在200多年前的《臺灣府誌》就有記載「番麥狀如黍實如石榴子,一葉一穗數百粒」,可研判玉米在臺灣的栽培歷史久遠。據統計資料,光復初期玉米栽培面積只有幾千公頃,之後因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稻米生產過剩,政府便在1984年推行稻田轉作政策,鼓勵轉作飼料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以因應蓬勃發展的畜牧業,導致1989年飼料玉米的栽培面積高達六萬多公頃。而後因加入WTO和限制補貼等因素,使得面積和產量又快速下滑至萬餘公頃,食用玉米的面積約有15,000公頃,青割玉米則有2,000公頃。
二、營養價值
屬穀物糧食作物的玉米,原本就具有大量澱粉、少熱量的特性,除此之外也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菸酸、胡蘿蔔素、亞麻油酸、卵磷脂、膳食纖維……等營養元素,可改善便秘、降低血脂、抗眼睛老化等功能,是主食作物中營養價值極高的一種。
三、風土條件
玉米屬於熱帶作物,適合溫暖、多日照的環境,喜歡水分充足,一般在生玉初期和抽穗前後需有適量水分,生育後期需要稍為乾燥,才能促進子實成熟,有利採收工作。玉米對土壤選擇不嚴格,除了嚴重的沙土和黏土之外,都可以栽植。喜歡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pH值以6~7為佳。
臺灣一般全年皆可栽培,但要避開梅雨、颱風、低溫……等氣候條件,多以春、秋兩季栽種為主。
四、品種簡介
玉米依照胚乳特性,可分為硬粒種、爆裂種、馬齒種、甜質種、軟質種及蠟質種等多種類型的玉米。但市面上多依照用途區分玉米的分類,簡單來說,可分為食用玉米、飼料玉米及青割玉米三大類別。早年,玉米是臺灣山坡地及旱地間作的作物,農民所種植的玉米品種都是本地種,但因變異性大、產量與品質不佳,1953年臺南區農改場開始了玉米育種試驗,經過多年的種原蒐集、選育試驗,陸續推出產量和品質俱佳的雜交品種。而食用玉米也在1966年進行品種改良,青割玉米1969年也隨後進行。
甜玉米:
1.臺南13號:1973年育成,抗煤紋病和葉枯病,但不抗露菌病,果皮稍厚,不耐寒,子粒是黃色的,含糖量約5~6%。
2.臺南14號:1978年育成,抗露菌病和煤紋病,子粒是黃色的,含糖量約5~6%。
3.臺南15號:1980年育成,抗煤紋病但不抗露菌病,子粒是黃色的,含糖量約12%。
4.臺南18號:1990年育成,為早熟種,抗露菌病、莖腐病、銹病及葉斑病,但不抗病毒病,子粒是黃色的,植株性狀與果穗外觀欠整齊。
白玉米:
1.臺南22號:2000年育成,抗病性中等,子粒為乳白色,半硬粒種。
2.臺農4號:2002年育成,抗病性中等,子粒為白色。
飼料玉米:
1.臺農351號:1984年由農業試驗所育成,可抗煤紋病、葉斑病,但不抗露菌病,子粒為橘黃色半馬齒型。
2.臺農1號:1987年由農業試驗所育成,可抗普通型銹病,但不抗露菌病,抗倒伏,苞葉易剝,適合機械採收。子粒為橘黃色半馬齒型,不易破裂。
3.臺南17號:1987年育成,抗莖腐病和病毒病,但不抗露菌病,子粒為橘黃色馬齒種。但因子粒較鬆軟,需待含水量下降才能以機械採收。
4.臺南20號:1998年育成,抗露菌病、病毒病、銹病、莖腐病及玉米螟,子粒為橘黃色半硬粒種。
青割玉米:
1.臺農19號:1993年育成,莖桿強壯,果穗粗大,可抗露菌病、病毒病、銹病及莖腐病,子粒為黃白色相間,半硬粒種。
2.臺農2號:1994年育成,莖桿強壯,耐密植,抗倒伏,子粒為橘黃色,半馬齒型。
3.臺農21號:1999年育成,莖桿粗壯,硬度強,不易倒伏,子粒為黃色。
五、採收狀況
玉米的採收時機,依其用途和類別不同。食用玉米是採收鮮穗,當花絲轉成褐色,用手指捏穗尾感覺子粒富彈性,就表示可採收了。青割玉米要整株採收作為餵養乳牛的芻料,必須等到玉米黃熟,用手指捏子粒略具彈性而無汁液流出時,就能採收。飼料玉米採收是以乾果穗為主,當苞葉枯白、子粒堅硬,捏壓無汁液滲出就是適合的採收期了。
文圖/董淨瑋 (63卷07期)
上一篇
春季設施番茄為何消花減產?
下一篇
蠶絲蛋白用途多-讓傳統產業升級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0%
我喜歡:29%
很實用:14%
夠新奇:0%
普普啦:7%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9/10/27
Good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11/09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