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苦瓜新品種 高雄1號-長青
刊登日:103/11/24
2,863
苦瓜是國人日常食用的瓜類蔬菜,具有清涼退火、提振食慾的功效,特別是近年來國人越來越重視養生,苦瓜更成為養生食材的要角之一。國內苦瓜栽培面積近10年來維持在1,600~2,000公頃之間,年產量約28,000~37,000公噸,產值超過11億元。臺灣主要產地以屏東縣680公頃左右最多,占41.9%,其次為彰化、臺中、高雄及嘉義等縣市。目前的栽培品種以白皮大苦瓜為主流,占消費量的65%,其次是綠皮大苦瓜約12%,其他類型占23%。白皮種以一般稱為’大米種’的大果瘤品種為主,常見商業品種有月華、高月、秀月、日寶、日輝等。綠皮種亦以大米種較受栽培者歡迎,常見品種如碧華、翠華、青蓮等品種。其他類型苦瓜包含深綠色的珍珠苦瓜、山苦瓜等強調保健功能,常見品種有琉球苦瓜、花蓮1~5號、翠妃等品種。
目前苦瓜栽培上所面臨的問題有冬季低溫期雄花發育差、花粉活力低、授粉與結果不良,耐淹水差、易受大雨影響生育,及鐮胞菌引起的萎凋病等生產障礙。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將上述問題列為重要的育種目標積極進行相關試驗研究。自民國94年起進行相關的試驗,利用耐寒性較強的長形綠皮種苦瓜與大米苦瓜進行雜交,經歷6年時間,於100年育成一代雜交品種「高雄1號-長青」(圖1),在101年4月取得植物品種權,目前已公告非專屬授權技術移轉,將本品種移轉業界生產應用。本文就「高雄1號-長青」之品種特性及栽培上注意要點說明,提供業界及農民參考。
一、品種特性
苦瓜高雄1號是國內少見的綠皮長形品種,果實鮮綠色具有光澤(圖2),夏季高溫期色澤會轉淡;果長約40公分,果寬約6公分長形果;平均果重約550公克(附表)非常適合小家庭的消費。果面為珍珠型果瘤,果肉薄,苦味中,回甘味強、無澀味。植株分枝多,生育強健,子、孫蔓結果,結果性強。主蔓綠色,葉色濃綠,具有深缺裂,葉片大小及葉柄長度均為中等。雌、雄花都是鮮黃色,上午開花。南部地區春作定植至開花約需35天,秋作定植至開花約需47天,雌花始花節位為子蔓18~25節。秋、冬作之結果性較一般大果瘤類型(粗米種)及白皮種苦瓜強,且在寒流過後生育恢復速度快,不論新梢或雌、雄花都能快速恢復生育。
苦瓜高雄1號的食味品質在不同季節的果實品質均有穩定且優良的表現。苦味中等,食用後口中具有回甘味。目前大部份綠皮種苦瓜較不受消費者喜愛的原因,除了較強的苦味之外,更常會出現的澀味(如大長苦瓜及珍珠苦瓜),而苦瓜高雄1號則改良此項缺點,是本品種較其他綠色品種具有競爭優勢的特點之一(圖3)。果肉質地清脆爽口,生食或熟食兩相宜,適合各種苦瓜料理烹調方式。
二、栽培注意事項
以國內苦瓜品種而言,除山苦瓜之外,不同苦瓜類型間栽培管理大同小異,仍須注意個別品種的特性,以下列出高雄1號栽培注意事項,提供栽培參考。
(一)高雄1號於高屏地區全年可種植,中部地區建議於春作種植,2~3月播種,3~4月定植。惟本品種在南部地區高溫下綠色果皮顏色變淡,呈現淡綠色澤。
(二)建議以水平棚架或拱形棚架栽培,行距4~5公尺,株距 2.1~2.4公尺,單行植,避免生育中期即發生枝蔓過密的情況。
(三)高雄1號為子、孫蔓結果,利用母蔓摘心技術,促進子蔓發育,可提早開花結果並提升早期產量。
(四)南部地區春、秋、冬季種植建議以設施栽培,以預防瓜螟、瓜實蠅、病毒媒介昆蟲(粉蝨、蚜蟲、薊馬等害蟲)及病毒病危害,同時在冬季有保溫功能。夏季高溫期則建議以露地栽培避免高溫影響著果率。中部地區夏季栽培時,在氣候較涼爽地區,建議利用設施栽培。
(五)高雄1 號為一代雜交(F1)品種,不可自行留種子,每次栽培必須重新購買種子,自行留種必定會產生後代分離的情形(圖4),也就是一般農友所稱的「反種」現象,造成產量降低及品質不均,運銷上產生困擾。
(六)高雄1號對於各項苦瓜病蟲害均不具抗性,防治方法及藥劑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實施。
三、推廣展望
苦瓜是國人日常飲食重要瓜類蔬菜,由於栽培者及消費者因素,使國內苦瓜市場長期以白皮大苦瓜為主,品種較缺乏變化與選擇,也因此造成苦瓜在不同季節的產銷及價格變動極大。期望藉由苦瓜高雄1號-「長青」的育成推廣,提高綠皮種苦瓜的消費量,同時也增加臺灣苦瓜品種的多樣性、活絡苦瓜產業。另外,期望藉由此品種的生產讓冬季苦瓜不論在品質、產量及品種多樣化等面向,能更穩定、更提升。
文圖/黃祥益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第63卷07期)
目前苦瓜栽培上所面臨的問題有冬季低溫期雄花發育差、花粉活力低、授粉與結果不良,耐淹水差、易受大雨影響生育,及鐮胞菌引起的萎凋病等生產障礙。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將上述問題列為重要的育種目標積極進行相關試驗研究。自民國94年起進行相關的試驗,利用耐寒性較強的長形綠皮種苦瓜與大米苦瓜進行雜交,經歷6年時間,於100年育成一代雜交品種「高雄1號-長青」(圖1),在101年4月取得植物品種權,目前已公告非專屬授權技術移轉,將本品種移轉業界生產應用。本文就「高雄1號-長青」之品種特性及栽培上注意要點說明,提供業界及農民參考。
一、品種特性
苦瓜高雄1號是國內少見的綠皮長形品種,果實鮮綠色具有光澤(圖2),夏季高溫期色澤會轉淡;果長約40公分,果寬約6公分長形果;平均果重約550公克(附表)非常適合小家庭的消費。果面為珍珠型果瘤,果肉薄,苦味中,回甘味強、無澀味。植株分枝多,生育強健,子、孫蔓結果,結果性強。主蔓綠色,葉色濃綠,具有深缺裂,葉片大小及葉柄長度均為中等。雌、雄花都是鮮黃色,上午開花。南部地區春作定植至開花約需35天,秋作定植至開花約需47天,雌花始花節位為子蔓18~25節。秋、冬作之結果性較一般大果瘤類型(粗米種)及白皮種苦瓜強,且在寒流過後生育恢復速度快,不論新梢或雌、雄花都能快速恢復生育。
苦瓜高雄1號的食味品質在不同季節的果實品質均有穩定且優良的表現。苦味中等,食用後口中具有回甘味。目前大部份綠皮種苦瓜較不受消費者喜愛的原因,除了較強的苦味之外,更常會出現的澀味(如大長苦瓜及珍珠苦瓜),而苦瓜高雄1號則改良此項缺點,是本品種較其他綠色品種具有競爭優勢的特點之一(圖3)。果肉質地清脆爽口,生食或熟食兩相宜,適合各種苦瓜料理烹調方式。
二、栽培注意事項
以國內苦瓜品種而言,除山苦瓜之外,不同苦瓜類型間栽培管理大同小異,仍須注意個別品種的特性,以下列出高雄1號栽培注意事項,提供栽培參考。
(一)高雄1號於高屏地區全年可種植,中部地區建議於春作種植,2~3月播種,3~4月定植。惟本品種在南部地區高溫下綠色果皮顏色變淡,呈現淡綠色澤。
(二)建議以水平棚架或拱形棚架栽培,行距4~5公尺,株距 2.1~2.4公尺,單行植,避免生育中期即發生枝蔓過密的情況。
(三)高雄1號為子、孫蔓結果,利用母蔓摘心技術,促進子蔓發育,可提早開花結果並提升早期產量。
(四)南部地區春、秋、冬季種植建議以設施栽培,以預防瓜螟、瓜實蠅、病毒媒介昆蟲(粉蝨、蚜蟲、薊馬等害蟲)及病毒病危害,同時在冬季有保溫功能。夏季高溫期則建議以露地栽培避免高溫影響著果率。中部地區夏季栽培時,在氣候較涼爽地區,建議利用設施栽培。
(五)高雄1 號為一代雜交(F1)品種,不可自行留種子,每次栽培必須重新購買種子,自行留種必定會產生後代分離的情形(圖4),也就是一般農友所稱的「反種」現象,造成產量降低及品質不均,運銷上產生困擾。
(六)高雄1號對於各項苦瓜病蟲害均不具抗性,防治方法及藥劑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實施。
三、推廣展望
苦瓜是國人日常飲食重要瓜類蔬菜,由於栽培者及消費者因素,使國內苦瓜市場長期以白皮大苦瓜為主,品種較缺乏變化與選擇,也因此造成苦瓜在不同季節的產銷及價格變動極大。期望藉由苦瓜高雄1號-「長青」的育成推廣,提高綠皮種苦瓜的消費量,同時也增加臺灣苦瓜品種的多樣性、活絡苦瓜產業。另外,期望藉由此品種的生產讓冬季苦瓜不論在品質、產量及品種多樣化等面向,能更穩定、更提升。
文圖/黃祥益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第63卷07期)
上一篇
薑栽培生產與遭遇問題改進方法
下一篇
茭白與黑穗菌的相互關係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1%
我喜歡:7%
很實用:7%
夠新奇:7%
普普啦:7%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12/10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