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不可忽視的害蟲-棉蚜
刊登日:103/11/25
6,854
棉蚜為全世界分布的一種經濟作物害蟲。學名為Aphis gossypii Glover 。俗名為龜神、龜蠅、青苔、瓜蚜、黑苔。英名為Cotton aphid、Melon aphid。屬於半翅目,常蚜科。
一、形態與生活習性
(一)形態
棉蚜體色會因溫度、季節、寄主種類及植株部位而改變,如在取食芋頭葉片的個體其體色為黃綠或墨綠色,取食瓜類葉片的個體其顏色為黃白色,少數為墨綠色。有翅型個體在腹部背面都可看到網狀斑紋,頭部墨綠至黑色,觸角暗色略短於體長,足灰白色,但末端是黑色,體長1.2~1.5 mm。無翅型體色也多變,觸角基部白色,末端暗色,足黃白色,但末端是黑色,背面都可看到雲狀斑紋,體長稍大於有翅型為1.5 mm。若蟲外形類似無翅成蟲,只是體型更小,體色為綠色至黃綠色。
(二)生活史
有翅或無翅成蟲直接產若蚜於嫩葉、葉背或花瓣上。一年發生30代以上,25~28˚C下完成一代為 20~23天,發育臨界低溫為5.9~7.34˚C。取食不同的寄主植物亦會影響其發育及繁殖速率,隨著溫度上升其發育速率加快。於25˚C下,甜瓜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334,淨生殖率為66.5(Yu and Chen,2011);辣椒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482,淨生殖率為60.76(Satar, 2008);胡瓜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526,淨生殖率為82.1(Satar et al,2005);番石榴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392,淨生殖率為36.4;紫花霍香薊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51,淨生殖率為48.93;大花咸豐草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321,淨生殖率為23.57(Hao,2001);百合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3101,淨生殖率為22.56(Liu et al , 2000);扁蒲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507,淨生殖率為71.94(Liu and Peng, 1987)。當內在增殖率與淨生殖率數值越高時表示該作物越適合棉蚜生長及繁衍後代,由上述研究資料推知瓜類的甜瓜、胡瓜、扁蒲極適合其發育及繁衍,但也不能忽略本蟲在雜草上也能存活及生殖。
在臺灣全年都可在不同寄主植物上見到其成、若蚜的蹤跡,行孤雌生殖,但在其它的國家如日本的柑桔果樹和臺灣北部地區的木槿上發現棉蚜以卵越冬的情形。在臺灣一般以10~11月及3~4月之乾旱期發生較多,6~10月的雨季密度會下降。
(三)寄主
寄主相當廣,多達75科289種,如葫蘆科、茄科、豆科、薔薇科、菊科、蓼科、忍冬科、馬鞭科、桃金孃科、天南星、五加科、木麻黃科、木棉、大戟科、錦葵科、千屈菜科、馬齒莧科、蕁麻科等等。重要的作物如番石榴、木瓜、梨、鱷梨、香蕉、蘆筍、牛蒡、辣椒、馬鈴薯、菠菜、芋頭、茄子、番茄、西瓜、洋香瓜、扁蒲、甜瓜、胡瓜、青豆等都逃離不了其為害。雜草如紫花霍香薊及大花咸豐草也是其寄主。作者曾在大花咸豐草採到棉蚜、六條瓢蟲個體及寄生蜂,兩種野草或許能在作物缺乏時幫助維持棉蚜之族群,進而維繫其捕食天敵及寄生蜂族群之存在,成為寄生蜂天敵替代生長之庇護所。
(四)直接危害
若蟲及成蟲都棲息在新芽、嫩葉、葉背、莖及花苞上,並以刺吸式口器吸取養分,使被害葉片逐漸枯黃、捲縮,嚴重時造成生長障礙或萎凋,甚至枯死,也可能造成被害心梢枯萎,影響開花、結果。當密度高時所排出之蜜露可誘發煤病,導致整個葉子布滿菌絲,影響植物發育生長。
(五)病毒傳播
此外棉蚜還會傳播76種病毒,若不防治確實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文獻記載在臺灣有42種病毒會經棉蚜傳播(Kim and Tao, 1989),常見的如胡瓜嵌紋病毒(CMV)、木瓜輪點病毒西瓜型(PRSV~W)、矮南瓜黃化嵌紋病毒(ZYMV)、瓜類蚜媒黃化病毒(CABYV)及胡瓜脈綠嵌紋病毒(MVbMV),因而要非常重視其管理。
二、防治方法
(一)化學防治
農民仍習慣於施用化學農藥來防治,《植物保護手冊》推薦2.8%畢芬寧乳劑及25%丁基加保扶可濕性粉劑。目前市面上有數種類尼古丁藥劑如「益達胺」、「亞滅培」、「賽速安」和「可尼丁」等,同樣可用於防治蚜蟲或粉蝨等小型刺吸式昆蟲,但謹記都需遵照《植物保護手冊》使用。施藥時建議噴在新梢、嫩葉處棉蚜喜歡棲息的部位,農田周圍的雜草如紫花霍香薊和大花咸豐草也同時噴施藥劑,以免變成蟲源,持續危害作物。
(二)生物防治
在自然界中有捕食性天敵,如鞘翅目的六條瓢蟲、小十三星瓢蟲及錨紋瓢蟲;脈翅目的草蛉及褐姬蛉、雙翅目的食蚜虻、食蚜蠅及半翅目的小黑花椿象。寄生性天敵以膜翅目為主,如棉蚜小蜂及蚜繭蜂。棉蚜小蜂(Aphelinus gossypii)具有寄生及取食寄主蚜蟲之雙重剝削寄主現象,乃野外棉蚜族群的重要天敵之一。其族群密度在11月為最多,5~9月為最少。六條瓢蟲幼蟲期在15˚C的22.00天為最長,30˚C的7.69天為最短;成蟲壽命以20˚C 的107.40天為最長,30˚C的32.40天為最短;繁殖率以25˚C的880卵/雌蟲為最大,以30˚C的477.40卵 雌蟲為最小。六條瓢蟲之齡期、密度及捕食時間會影響棉蚜之捕食率,齡期越大、密度越大及捕食時間越長,就能捕食越多的棉蚜。很可惜六條瓢蟲於食餌劇減時會開始遷移。
(三)物理防治
因為棉蚜對黃色有偏好、因而可利用黃色粘紙或架設黃色水盤來誘殺,粘紙高度以貼近植株上方1、20公分為原則,架設黃色水盤可以五公尺架設一點。
(四)微生物防治
蟲生病原真菌會顯著降低田間半翅目的昆蟲族群, 白殭菌及蟲黴目(Entomophthorales) 真菌可造成蚜蟲族群間的流行性疫病,而達到成功管理蚜蟲族群的功用。
(五)田間管理
因為棉蚜是雜食性昆蟲,會取食多種雜草,宜定時清除雜草或噴施藥劑。以免變成蟲源,擴散或持續危害作物。
(六)非化學藥劑防治
花蓮改良場於實驗室內測試大豆油及其乳化劑對棉蚜的致死試驗,結果顯示於室內25˚C下大豆油乳化液確實有殺死棉蚜的效果,大豆油對棉蚜的LC50與LC90分別為1.09~1.28與3.96~5.78mL/L。乳化劑亦具殺蚜效果。同時也研究以浸泡或烹煮方式製作菸草浸液,調製50倍菸草浸液即可防治棉蚜。但是使用浸泡方式者,使用前可先過濾掉菸葉渣,以免阻塞噴藥管。噴施時需穿帶防護用具。此外,為避免藥害問題,初次使用時可先噴施在1小區作物上,確定不會產生藥害再進行大面積防治。已調製完成的菸草浸液應儘速用完,以免溶液中的有效成分遭微生物分解後,不僅降低其殺蟲效力,也會產生難聞異味。
文圖/蕭文鳳 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教授,王顗淳 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研究生
(第63卷07期)
一、形態與生活習性
(一)形態
棉蚜體色會因溫度、季節、寄主種類及植株部位而改變,如在取食芋頭葉片的個體其體色為黃綠或墨綠色,取食瓜類葉片的個體其顏色為黃白色,少數為墨綠色。有翅型個體在腹部背面都可看到網狀斑紋,頭部墨綠至黑色,觸角暗色略短於體長,足灰白色,但末端是黑色,體長1.2~1.5 mm。無翅型體色也多變,觸角基部白色,末端暗色,足黃白色,但末端是黑色,背面都可看到雲狀斑紋,體長稍大於有翅型為1.5 mm。若蟲外形類似無翅成蟲,只是體型更小,體色為綠色至黃綠色。
(二)生活史
有翅或無翅成蟲直接產若蚜於嫩葉、葉背或花瓣上。一年發生30代以上,25~28˚C下完成一代為 20~23天,發育臨界低溫為5.9~7.34˚C。取食不同的寄主植物亦會影響其發育及繁殖速率,隨著溫度上升其發育速率加快。於25˚C下,甜瓜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334,淨生殖率為66.5(Yu and Chen,2011);辣椒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482,淨生殖率為60.76(Satar, 2008);胡瓜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526,淨生殖率為82.1(Satar et al,2005);番石榴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392,淨生殖率為36.4;紫花霍香薊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51,淨生殖率為48.93;大花咸豐草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321,淨生殖率為23.57(Hao,2001);百合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3101,淨生殖率為22.56(Liu et al , 2000);扁蒲上其內在增殖率為0.507,淨生殖率為71.94(Liu and Peng, 1987)。當內在增殖率與淨生殖率數值越高時表示該作物越適合棉蚜生長及繁衍後代,由上述研究資料推知瓜類的甜瓜、胡瓜、扁蒲極適合其發育及繁衍,但也不能忽略本蟲在雜草上也能存活及生殖。
在臺灣全年都可在不同寄主植物上見到其成、若蚜的蹤跡,行孤雌生殖,但在其它的國家如日本的柑桔果樹和臺灣北部地區的木槿上發現棉蚜以卵越冬的情形。在臺灣一般以10~11月及3~4月之乾旱期發生較多,6~10月的雨季密度會下降。
(三)寄主
寄主相當廣,多達75科289種,如葫蘆科、茄科、豆科、薔薇科、菊科、蓼科、忍冬科、馬鞭科、桃金孃科、天南星、五加科、木麻黃科、木棉、大戟科、錦葵科、千屈菜科、馬齒莧科、蕁麻科等等。重要的作物如番石榴、木瓜、梨、鱷梨、香蕉、蘆筍、牛蒡、辣椒、馬鈴薯、菠菜、芋頭、茄子、番茄、西瓜、洋香瓜、扁蒲、甜瓜、胡瓜、青豆等都逃離不了其為害。雜草如紫花霍香薊及大花咸豐草也是其寄主。作者曾在大花咸豐草採到棉蚜、六條瓢蟲個體及寄生蜂,兩種野草或許能在作物缺乏時幫助維持棉蚜之族群,進而維繫其捕食天敵及寄生蜂族群之存在,成為寄生蜂天敵替代生長之庇護所。
(四)直接危害
若蟲及成蟲都棲息在新芽、嫩葉、葉背、莖及花苞上,並以刺吸式口器吸取養分,使被害葉片逐漸枯黃、捲縮,嚴重時造成生長障礙或萎凋,甚至枯死,也可能造成被害心梢枯萎,影響開花、結果。當密度高時所排出之蜜露可誘發煤病,導致整個葉子布滿菌絲,影響植物發育生長。
(五)病毒傳播
此外棉蚜還會傳播76種病毒,若不防治確實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文獻記載在臺灣有42種病毒會經棉蚜傳播(Kim and Tao, 1989),常見的如胡瓜嵌紋病毒(CMV)、木瓜輪點病毒西瓜型(PRSV~W)、矮南瓜黃化嵌紋病毒(ZYMV)、瓜類蚜媒黃化病毒(CABYV)及胡瓜脈綠嵌紋病毒(MVbMV),因而要非常重視其管理。
二、防治方法
(一)化學防治
農民仍習慣於施用化學農藥來防治,《植物保護手冊》推薦2.8%畢芬寧乳劑及25%丁基加保扶可濕性粉劑。目前市面上有數種類尼古丁藥劑如「益達胺」、「亞滅培」、「賽速安」和「可尼丁」等,同樣可用於防治蚜蟲或粉蝨等小型刺吸式昆蟲,但謹記都需遵照《植物保護手冊》使用。施藥時建議噴在新梢、嫩葉處棉蚜喜歡棲息的部位,農田周圍的雜草如紫花霍香薊和大花咸豐草也同時噴施藥劑,以免變成蟲源,持續危害作物。
(二)生物防治
在自然界中有捕食性天敵,如鞘翅目的六條瓢蟲、小十三星瓢蟲及錨紋瓢蟲;脈翅目的草蛉及褐姬蛉、雙翅目的食蚜虻、食蚜蠅及半翅目的小黑花椿象。寄生性天敵以膜翅目為主,如棉蚜小蜂及蚜繭蜂。棉蚜小蜂(Aphelinus gossypii)具有寄生及取食寄主蚜蟲之雙重剝削寄主現象,乃野外棉蚜族群的重要天敵之一。其族群密度在11月為最多,5~9月為最少。六條瓢蟲幼蟲期在15˚C的22.00天為最長,30˚C的7.69天為最短;成蟲壽命以20˚C 的107.40天為最長,30˚C的32.40天為最短;繁殖率以25˚C的880卵/雌蟲為最大,以30˚C的477.40卵 雌蟲為最小。六條瓢蟲之齡期、密度及捕食時間會影響棉蚜之捕食率,齡期越大、密度越大及捕食時間越長,就能捕食越多的棉蚜。很可惜六條瓢蟲於食餌劇減時會開始遷移。
(三)物理防治
因為棉蚜對黃色有偏好、因而可利用黃色粘紙或架設黃色水盤來誘殺,粘紙高度以貼近植株上方1、20公分為原則,架設黃色水盤可以五公尺架設一點。
(四)微生物防治
蟲生病原真菌會顯著降低田間半翅目的昆蟲族群, 白殭菌及蟲黴目(Entomophthorales) 真菌可造成蚜蟲族群間的流行性疫病,而達到成功管理蚜蟲族群的功用。
(五)田間管理
因為棉蚜是雜食性昆蟲,會取食多種雜草,宜定時清除雜草或噴施藥劑。以免變成蟲源,擴散或持續危害作物。
(六)非化學藥劑防治
花蓮改良場於實驗室內測試大豆油及其乳化劑對棉蚜的致死試驗,結果顯示於室內25˚C下大豆油乳化液確實有殺死棉蚜的效果,大豆油對棉蚜的LC50與LC90分別為1.09~1.28與3.96~5.78mL/L。乳化劑亦具殺蚜效果。同時也研究以浸泡或烹煮方式製作菸草浸液,調製50倍菸草浸液即可防治棉蚜。但是使用浸泡方式者,使用前可先過濾掉菸葉渣,以免阻塞噴藥管。噴施時需穿帶防護用具。此外,為避免藥害問題,初次使用時可先噴施在1小區作物上,確定不會產生藥害再進行大面積防治。已調製完成的菸草浸液應儘速用完,以免溶液中的有效成分遭微生物分解後,不僅降低其殺蟲效力,也會產生難聞異味。
文圖/蕭文鳳 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教授,王顗淳 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研究生
(第63卷07期)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19%
我喜歡:52%
很實用:19%
夠新奇:5%
普普啦:5%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29
好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29
good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29
Thank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29
GOOD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29
棒
羅*珍(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1/29
很好
陳*智(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10/08
喜歡
油膩(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10/08
非常好
陳*雅(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5/20
很好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1/27
很好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12/10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