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有機果園之生物多樣性─以賓朗果園為例
刊登日:103/12/02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為推動有機農業,建立健康、安全之水果生產技術,自民國99年起於所轄之賓朗果園開始轉行有機農法,並進行相關之試驗研究。賓朗果園位於臺東縣卑南鄉賓朗村,地理位置在中央山脈東側支稜阿里擺山山腰250~420公尺處,地層主要為灰色板岩和千枚岩,土層淺薄且多含石礫,土壤屬紅壤土。年平均溫度23.6℃,年平均雨量2,000~2,600 mm之間,雨季集中於6~10月間。全園總面積約26.8公頃,周遭多為原始森林水源保護區及造林區;果園地形包含多種坡向與坡度之山坡及凹谷,面積約13.5公頃,主要種植果樹種類包括臍橙、茂谷柑、晚崙夏橙、紅龍果、波羅蜜、梅、橄欖、芒果、甜柿、西印度櫻桃及玉荷包荔枝等。賓朗果園採行有機農法的作法與概念,並融合自然農法的精神,配合各項果樹有機栽培技術的試驗研發,歷經4年,果園生態豐富且多樣,病蟲害明顯減少,植株生長發育正常且健壯,果實產量與品質亦恢復正常,成功地將慣行農法果園轉型為有機農法果園,其中生物多樣性的恢復與增進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文圖 陳奕君 臺東農業改良場
全文請翻閱《豐年》 64 卷第 14 期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3%
我喜歡:19%
很實用:13%
夠新奇:0%
普普啦:6%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3/26
GOOD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12/10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