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從番茄晚疫病談流行性病害之發生與國內疫情監測
刊登日:104/01/07
587
一、前言
作物在生產栽培過程中,常遭受各種疫病蟲害的侵襲,臺灣位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潮濕,尤其適合各類植物病原的繁衍與存活。臺灣多數的植物病害屬於風土性病害,在某些地區或某種作物上經常可見其發生,例如由Pythium aphanidermatum引起的幼苗猝倒病及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引起的蔬菜軟腐病等;這些病害雖然容易發生,但也正因其發生的普遍性,一般農友都能熟悉常見病害之特性而有所戒備,故能有效防範其擴散蔓延,大多不至於造成嚴重的危害及經濟損失。
然而,像番茄晚疫病等流行性病害,卻常於短時間內即造成大規模的全面性危害,且一般農友不易掌握其發生時機與防治適期,一旦發生,往往造成毀滅性的疫情及重大的經濟損失。
二、番茄晚疫病之流行性發生
番茄或馬鈴薯晚疫病(Late blight)由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所引起,屬於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番茄及馬鈴薯等茄科作物(圖1),於世界多國皆有流行性發生之紀錄。1845年愛爾蘭爆發馬鈴薯晚疫病流行性疫情,造成約164萬人移民及100萬人死亡的愛爾蘭大饑荒,給世人對於晚疫病及流行性病害留下了深刻且慘痛的印象;以馬鈴薯為主食的愛爾蘭,更因該病害的肆虐,15年內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2009年在美國東部,番茄晚疫病更於短短的2個月內即造成紐約地區全面性的大流行。而臺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交界,大部分的季節並不適合晚疫病之發生,然而1997年的冬季,臺灣爆發首次的晚疫病大流行;疫情首先由臺中市后里區的馬鈴薯栽培田區開始發生,並逐漸向外蔓延至全國之馬鈴薯與番茄產區,造成嚴重危害,並導致馬鈴薯栽培區往南遷移至雲林縣斗南地區。
三、造成流行性病害發生之原因
流行性病害的發生雖然總是來得又快又急,但卻也有跡可循,其發生要素不外乎須具有合適的發病環境、感病性的寄主植物及強致病性的病原菌,三者相互配合。以番茄或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為例,低溫高濕(16~22℃,相對濕 95%以上維持 4~6小時以上)的氣候環境最適合其發生,以1845年愛爾蘭馬鈴薯晚疫病爆發為例,即因當年入秋天氣轉為濕冷且連續陰雨綿綿,低溫高濕的環境除有利番茄晚疫病菌的侵染外,風雨飛濺更加速了病原菌孢子的傳播,短時間內即造成病害大規模的擴散;而在臺灣,本病害多發生於較濕冷的12月至隔年4月,高冷山區於夏季遇連續下雨亦常發生,若遇到連續降雨加上風力助長,則易快速蔓延,於極短時間內可造成番茄產區全園廢耕。
在寄主植物方面,除了缺少足量且有效的抗病品種外,生產專區單一作物品系的集中栽培,造成一旦病害發生即快速蔓延,而帶菌的種子、種薯及種苗因其病徵不顯著,常被忽略,使得病原藉由人為運輸得以長距離且大範圍的傳播,更是流行病發生的主因。1997年臺灣首次的晚疫病大流行即亦與種薯帶菌有關,當時農友慣用種苗繁殖場培育之健康馬鈴薯種薯,然因自1996年臺灣省政府組織調整後,種苗繁殖場種薯供應不足,使得農友自行以進口食用馬鈴薯為種苗栽種,甚至栽種後再自行留做種薯,進而導致未經檢驗之帶菌種薯流入田間,引發流行性疫情 。2009年,美國東部因為有機栽培農場對於防治藥劑的減用,使得帶有病原菌的番茄種苗得藉由賣場通路,銷往當地農戶及一般民眾的菜園中,加上多數民眾不熟悉番茄晚疫病而疏於防範,當氣候轉偏濕冷,在短短的2個月內,即造成紐約地區番茄晚疫病全面性的大流行。
1845年的馬鈴薯晚疫病疫情爆發之後,經研究調查發現當時歐美地區收集到的晚疫病菌株大都屬於A1配對型(mating type),然而1984年以後,各國陸續出現強病原性的A2配對型或同絲型菌株,且對常用之防治藥劑 「滅達樂」具強抗藥性,因而導致新一波的流行疫情。臺灣雖至目前為止尚無A2配對型的發生紀錄,然而1997年亦因田間出現耐高溫、致病力強且具「滅達樂」抗藥性(LD50為200~400ppm,較舊菌株提高4~40萬倍)的US-11新菌系,造成當年晚疫病大流行,迄今臺灣番茄或馬鈴薯晚疫病的危害,在田間仍是以US-11菌系為主。
四、國內疫情監測與警報機制
鑒於流行性病害發生對產業及經貿影響甚鉅,防檢局與各農業試驗改良場所合作,經危害風險評估後,針對國內重大植物病蟲害如:水稻稻熱病及番茄晚疫病圖2.101年植物病蟲害發布警報件數。農技推廣園地等,規劃進行主動監測,定期調查田間疫情,並透過全國27處植物病蟲害診斷服務站與雲嘉南地區之50處植物疫情監測站,即時回報重大疫情與各地疫情現況,以利適時發布警報(圖2),並透過農委會「田間好幫手」系統,以手機簡訊、傳真及電子郵件等方式,將疫情警報傳送給農友及相關農政單位,提醒農友及時防治。此外,防檢局亦成立病害防治技術服務團,如於高雄市阿蓮鄉番茄生產專區成立之番茄病蟲害防治技術服務團,除針對番茄晚疫病進行監測外,亦提供農友田間病蟲害診斷服務,並給予適當之防治建議。
五、結語
近年來,國內雖有番茄晚疫病的發生,但由於農友對於晚疫病的重視以及防檢局與各農業試驗改良場所的適時預警,並未有全國性的大規模流行發生;同時亞磷酸防治法與新式藥劑的推廣與應用,亦舒緩了抗藥性菌系造成防治成效不佳的問題。針對流行性病害的防治,首重於預防,在良好的疫情監測體系之下,於病害發生初期即時的預警,配合正確的防治方法,必能有效降低病害損失與病原抗藥性之產生,同時提升作物品質及產量,確保農產品食用安全。
文圖/陳泰元、張瑞璋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第63卷07期)
作物在生產栽培過程中,常遭受各種疫病蟲害的侵襲,臺灣位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潮濕,尤其適合各類植物病原的繁衍與存活。臺灣多數的植物病害屬於風土性病害,在某些地區或某種作物上經常可見其發生,例如由Pythium aphanidermatum引起的幼苗猝倒病及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引起的蔬菜軟腐病等;這些病害雖然容易發生,但也正因其發生的普遍性,一般農友都能熟悉常見病害之特性而有所戒備,故能有效防範其擴散蔓延,大多不至於造成嚴重的危害及經濟損失。
然而,像番茄晚疫病等流行性病害,卻常於短時間內即造成大規模的全面性危害,且一般農友不易掌握其發生時機與防治適期,一旦發生,往往造成毀滅性的疫情及重大的經濟損失。
二、番茄晚疫病之流行性發生
番茄或馬鈴薯晚疫病(Late blight)由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所引起,屬於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番茄及馬鈴薯等茄科作物(圖1),於世界多國皆有流行性發生之紀錄。1845年愛爾蘭爆發馬鈴薯晚疫病流行性疫情,造成約164萬人移民及100萬人死亡的愛爾蘭大饑荒,給世人對於晚疫病及流行性病害留下了深刻且慘痛的印象;以馬鈴薯為主食的愛爾蘭,更因該病害的肆虐,15年內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2009年在美國東部,番茄晚疫病更於短短的2個月內即造成紐約地區全面性的大流行。而臺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交界,大部分的季節並不適合晚疫病之發生,然而1997年的冬季,臺灣爆發首次的晚疫病大流行;疫情首先由臺中市后里區的馬鈴薯栽培田區開始發生,並逐漸向外蔓延至全國之馬鈴薯與番茄產區,造成嚴重危害,並導致馬鈴薯栽培區往南遷移至雲林縣斗南地區。
三、造成流行性病害發生之原因
流行性病害的發生雖然總是來得又快又急,但卻也有跡可循,其發生要素不外乎須具有合適的發病環境、感病性的寄主植物及強致病性的病原菌,三者相互配合。以番茄或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為例,低溫高濕(16~22℃,相對濕 95%以上維持 4~6小時以上)的氣候環境最適合其發生,以1845年愛爾蘭馬鈴薯晚疫病爆發為例,即因當年入秋天氣轉為濕冷且連續陰雨綿綿,低溫高濕的環境除有利番茄晚疫病菌的侵染外,風雨飛濺更加速了病原菌孢子的傳播,短時間內即造成病害大規模的擴散;而在臺灣,本病害多發生於較濕冷的12月至隔年4月,高冷山區於夏季遇連續下雨亦常發生,若遇到連續降雨加上風力助長,則易快速蔓延,於極短時間內可造成番茄產區全園廢耕。
在寄主植物方面,除了缺少足量且有效的抗病品種外,生產專區單一作物品系的集中栽培,造成一旦病害發生即快速蔓延,而帶菌的種子、種薯及種苗因其病徵不顯著,常被忽略,使得病原藉由人為運輸得以長距離且大範圍的傳播,更是流行病發生的主因。1997年臺灣首次的晚疫病大流行即亦與種薯帶菌有關,當時農友慣用種苗繁殖場培育之健康馬鈴薯種薯,然因自1996年臺灣省政府組織調整後,種苗繁殖場種薯供應不足,使得農友自行以進口食用馬鈴薯為種苗栽種,甚至栽種後再自行留做種薯,進而導致未經檢驗之帶菌種薯流入田間,引發流行性疫情 。2009年,美國東部因為有機栽培農場對於防治藥劑的減用,使得帶有病原菌的番茄種苗得藉由賣場通路,銷往當地農戶及一般民眾的菜園中,加上多數民眾不熟悉番茄晚疫病而疏於防範,當氣候轉偏濕冷,在短短的2個月內,即造成紐約地區番茄晚疫病全面性的大流行。
1845年的馬鈴薯晚疫病疫情爆發之後,經研究調查發現當時歐美地區收集到的晚疫病菌株大都屬於A1配對型(mating type),然而1984年以後,各國陸續出現強病原性的A2配對型或同絲型菌株,且對常用之防治藥劑 「滅達樂」具強抗藥性,因而導致新一波的流行疫情。臺灣雖至目前為止尚無A2配對型的發生紀錄,然而1997年亦因田間出現耐高溫、致病力強且具「滅達樂」抗藥性(LD50為200~400ppm,較舊菌株提高4~40萬倍)的US-11新菌系,造成當年晚疫病大流行,迄今臺灣番茄或馬鈴薯晚疫病的危害,在田間仍是以US-11菌系為主。
四、國內疫情監測與警報機制
鑒於流行性病害發生對產業及經貿影響甚鉅,防檢局與各農業試驗改良場所合作,經危害風險評估後,針對國內重大植物病蟲害如:水稻稻熱病及番茄晚疫病圖2.101年植物病蟲害發布警報件數。農技推廣園地等,規劃進行主動監測,定期調查田間疫情,並透過全國27處植物病蟲害診斷服務站與雲嘉南地區之50處植物疫情監測站,即時回報重大疫情與各地疫情現況,以利適時發布警報(圖2),並透過農委會「田間好幫手」系統,以手機簡訊、傳真及電子郵件等方式,將疫情警報傳送給農友及相關農政單位,提醒農友及時防治。此外,防檢局亦成立病害防治技術服務團,如於高雄市阿蓮鄉番茄生產專區成立之番茄病蟲害防治技術服務團,除針對番茄晚疫病進行監測外,亦提供農友田間病蟲害診斷服務,並給予適當之防治建議。
五、結語
近年來,國內雖有番茄晚疫病的發生,但由於農友對於晚疫病的重視以及防檢局與各農業試驗改良場所的適時預警,並未有全國性的大規模流行發生;同時亞磷酸防治法與新式藥劑的推廣與應用,亦舒緩了抗藥性菌系造成防治成效不佳的問題。針對流行性病害的防治,首重於預防,在良好的疫情監測體系之下,於病害發生初期即時的預警,配合正確的防治方法,必能有效降低病害損失與病原抗藥性之產生,同時提升作物品質及產量,確保農產品食用安全。
文圖/陳泰元、張瑞璋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第63卷07期)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1%
我喜歡:37%
很實用:15%
夠新奇:4%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7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3
優
莊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3
棒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3
讚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3
好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3
Good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03
good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1/08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