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山城 木雕之鄉
三義位於苗栗縣最南端,是一個擁有豐富人文藝術風情的客家山城。日治時期就有承襲日本技藝的知名雕刻家在此落地生根,加上三義原有的豐富森林資源,自然而然吸引了各地的木雕師們匯聚,60年代就有高達一、兩百家經營木雕的業者;木雕博物館就是在這種盛況下,於1995年風光成立,舉辦多場國內、外比賽及活動,例如:木雕嘉年華會、木雕藝術節等,使三義木雕往國際化邁進,不僅培養出許多國內優秀的木雕藝術家,更讓木雕藝術變的豐富多元且獨特。而今連續舉辦第14年的三義木雕藝術節將在9月27日正式開跑,同樣結合國內外知名木雕創作比賽與展出作品,為三義木雕繼續發光發熱。
三義木雕能歷久不衰,因木雕師們對藝術創作的堅持,與對市場需求胸有成竹的掌握,在不斷轉變與拉鋸下所保持的微妙平衡。早在三義木雕產業尚未受到政府重視、挹注公部門的資源以前,三義街上的居民各個在自家製作木雕,那時大多都是在雕刻神像、動物、人像、或依木頭本身的天然造型加以潤飾的天然奇木裝飾藝品……等;隨著時代變遷與民眾需求轉變,開始有製作天然木桌椅、茶盤甚至匾額的出現,為當時的三義木雕產業推至高峰。如今回顧過去,那些天然木桌椅和茶盤在我們身邊卻是非常少見了,原因推測不外乎是︰都市的房子越來越小,放不下那些大型木桌椅,或者能和好友三不五時泡茶的時間越來越少,頒獎典禮也不再使用巨大的匾額,改成了字畫框或獎盃替代。換言之,新的挑戰已然形成,面對時代不停的轉變,三義木雕該如何面對下個階段?
雕琢更多遊賞三義的角度
三義後山是一塊又接著一塊的稻田,隨著越來越多農家的後代到了外地讀書、工作,致使務農人口及面積驟降,形成許多良田休耕或變賣的畫面。不過在十幾年前,國內旅遊開始被重視,因此鄉間民宿及風景區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而三義本身擁有良好觀光條件,例如:位於海拔最高點的勝興火車站、龍騰斷橋等特色景點,又加上三義木雕博物館的成立,讓有心轉型的三義人,開始努力學習往休閒農業發展,成就了許多知名的休閒觀光景點。
除了木雕街及大型木雕博物館可以欣賞參觀外,現在的三義還有體驗各種DIY的選擇,這個階段性的轉變,再度說明三義人不僅了解自身的優點,更明白市場趨勢,於是把木雕工藝與休閒旅遊結合,讓人不再覺得木雕藝品是難以親近的高價位產品,而是以大眾化的價格,讓遊客體驗木雕手藝的創作成就感,並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例如位處於人稱「夢幻縣道」上的三義山板樵臉譜文化館,就是由大型的木雕工廠,轉型成為木雕DIY教室,並發展野地露營、小木屋民宿,有半日遊、一日遊、二日遊的套裝行程,這裡的陽光、空氣、水就是最奢華的享受,無論年齡大小,親手做一個木製彩繪,就是無價的藝術作品。
除了山板樵臉譜文化館之外,在這條夢幻130縣道沿線的「130觀光休閒農業區」中各休閒園區也各具特色,原本製造木鴨外銷國外轉型為木鴨DIY教室的ㄧㄚ箱寶、可以做陶藝作品DIY的春田窯、客家米食的傳統老字號羅庄米食、專做素食創意料理及榖倉特色民宿的卓也小屋、山中雲霧繚繞的傳統道地客家餐廳穗花山奈、擁有得天獨厚雲海景觀的雲洞山莊……穿過蜿蜒的深水農路,另一邊鄰近龍騰斷橋的「舊山線休閒農業區」還能讓你繼續探索,沿線的向陽田園、漫時光咖啡、喆娟夢田、福田瓦舍等特色店家都非常值得細細漫遊。
里山山城、土地、人
有機會到三義的早市去逛逛,你會發現就那麼一條L型的小街道,從路口到出口有好幾位自己挑著扁擔來市場賣菜的阿婆,她們只需在路邊鋪個小帆布就開始賣菜,小帆布上的菜總是只有兩、三樣,賣完就回家了。每每看見這種場景都不禁自問:為什麼年紀這麼大了還要這麼辛苦?其實,那是她們對於土地給予我們溫飽的一種情感回饋︰持續不斷的使用、整理,並且絕對的節省,不浪費一絲一毫能種植的面積,連施肥的肥料都非常天然,不使用農藥!
阿婆們只要照顧好菜園就會有豐厚的成果,藉由勞動讓自己有個定位,除了可以自給自足,更有著一份與大家分享的心態,阿婆們總是會很驕傲的說︰我自己種的菜是最漂亮最好吃的!還有另一種隱藏版的阿婆,會把自己種的菜用稻桿分裝捆好,騎著摩托車到你家問你要不要買菜,車籃裡面的菜全都是剛剛才摘下的新鮮貨喔!這些樸實敦厚的可愛阿婆,絕對是這客家山城中比油桐花還美的景色。
山城的居民,不只有阿婆們對土地如此善用,農夫們也與這塊土地誠懇相對,三義盛產桃李,果農們會在果園的外圍多種植一排果樹,那一排果樹會離果園有一點點距離,目的是為了讓動物們去吃與牠們最臨近的果樹,如此就可以減少後面果園的損失,並且讓生態的多樣性維持下去︰養活了會吃水果的動物,動物群的上下食物鏈就能夠更完整了。山城居民創造了豐富生態,除了每年著名的螢火蟲季能看到螢火蟲外,也可以看到許多獨角仙、鍬形蟲、蝴蝶、蜻蜓、天牛等各式各樣的昆蟲,更還有穿山甲、白鼻心、麝香貓、石虎等珍貴保育類動物生活在山城中,休閒業者也會依季節而不定期舉辦生態旅遊,讓更多民眾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同時也藉機會教育下一代如何莫忘自然環境的原始模樣。
文圖/林珊琪
(未完,精彩內文詳見2014《鄉間小路》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