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看臺灣 遇見臺南17號古老地瓜
我認識的三位阿公,長年住在猴山岳,海拔400公尺的一處台地。在蓊鬱森林環繞的空間裡,他們承襲家業植茶種稻,從未下山從事其它行業。
最近阿公們體力衰退,稻田面積縮減了。不少良田改種其它蔬果,除了自己食用,些許部份再挑運下山販售。
有回暮冬,上山拜訪他們,發現其中一區還改種地瓜。但地瓜葉的長相,跟山下炮子崙小村栽種的很不一樣。
山下種的多半是臺農57號和臺農66號。57號的葉子最易辨識,五瓣裂葉或三裂葉的雞爪特徵,再怎麼變異,都看得出眉角。66號則以盾狀葉為主,葉色淺綠為多,大家也都熟悉。山上的品種葉形接近66號,但色澤暗綠不少,葉形則呈心臟形,葉緣時而多角。
那天一起上山的,還有深坑區茶業產銷班第一班班長蔡金來,他可是地瓜達人,家屋前幾塊地便栽種了57號和66號。看到我蹲下尋思,隨即幫我解惑,「這是宜蘭種的,古早時的蕃薯,小時製簽磨粉用的,我們現在沒吃了,沒想到他們還在種。」
古早時的?乍聽之,不禁愣了一下。後來看到阿公家院埕擺放的地瓜,這才明白。那是表皮略帶紫紅,色澤不甚討喜的品種。我一接觸便有似曾相識之感,但晚近看到的都不是這一種。
回家後,好奇地繼續追探,結果查出有一種臺南17號,適合夏季栽培,以前非常受到歡迎,猜想便是它了。熟悉地瓜的人皆知,這一種塊莖不易腐壞,對環境的適應性強,不用太多施肥下藥。當年因受到農民歡迎,到處可見栽種。只是綿密的肉質帶有粗澀感,少了甜分。或能飽足,吃多了,難免生厭。
許多來自鄉下的孩子,聽到地瓜的名字都有嫌惡之感,當年吃到的,恐怕都是這種。原來昔時貧窮,家無白米,經常每餐吃地瓜粥或飯,藉以填飽肚腹,難怪會反彈。如今流行地瓜養身,嫻熟者自是覺得不可思議。如今新的品種,量多質佳,更迎合現代口味,不再是臺南17號那種粗皮的口感。
後來有機會探問阿公們,這才得知,新品種不好種,口味非他們所喜愛的,因而繼續以老種栽種。又過沒幾日,我在山下作客,分別吃到臺農57號和66號。兩種北部當紅地瓜,在此皆用有機方式栽作,我因而有些心得。
臺農66號,紅皮紅肉,俗稱紅心尾仔。莖粗大而強硬,水份多。甜度高,吃起來較緊實、綿密。有回,蔡金來挑了許多小條的送我。一整包,最大尺寸約莫香腸。初時看到,還跟他開玩笑,怎麼種出這等營養不良的。回家後連皮帶肉當早餐食用,出奇地可口。隔天再上山,還刻意去找此一小號的地瓜。
12月,炮子崙舉辦了地瓜節,主吃臺農57號。大夥兒自己帶鏟子挖取,進而燒烤,順便認識地瓜的栽作。此種目前是全臺產量最高的品種,黃皮黃肉,澱粉質較高。皮薄肉軟,口感偏鬆。蒸煮好後,傳來一陣濃郁香味,甜度亦高。烤過的則呈金黃色,散發出類似焦糖的氣息。那天不論哪種方式端出,都被當主食,一下子搶光,輪不到帶回家的份。
那陣子因為常上山,除了這三種,還吃到充滿栗子味的日本栗子地瓜、圓葉的芋仔蕃薯。去了埔里,還吃到秋末時猶出產的臺農62號。對地瓜的認識,一時間彷彿有了本土,也有國際觀,但我最好奇的仍是臺南17號。
文圖/劉克襄
未完,精彩內文詳見2014《鄉間小路》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