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魚茭共生的多元變身
刊登日:104/09/08
1,222
「所謂的有機就是共生共存、生生不息。魚吃螺、鴨吃草,而我們人類吃了魚;這個生生不息,不應該在人類口中停止,應該要繼續平衡下去,這就是我所認識的有機!」這是偶像劇《美味的想念》中,眼神明亮的女主角在料理競賽延長賽時,語氣堅定的表達出她對有機的看法,而這些後來打敗了強勁對手的有機食材,全部都是取材自三星鄉行健村的「魚茭共生」田區。
我們再將鏡頭拉遠一點。
民國100 年時,宜蘭三星行健村一塊皎潔的水田,開始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魚茭共生」試驗。所謂魚茭共生,是在茭白筍田區放養魚類的共生栽培模式,魚隻除了可清除福壽螺之外,成長之後還可販售,增添另一層的收益。這種同時兼具「有機」以及「雙收」的模式,在臺灣可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除了有機,更要有市場
茭白筍以南投埔里為最大宗,佔總產量的9 成,為臺灣的最主要產區。臺灣茭白筍除了內銷,同時也外銷至日本,累積了不少口碑。不過,近年來,大陸部分地區也大量種植茭白筍,產量多而價格低,雖尚未打入日本市場,但可想見的將來,會是臺灣的外銷大敵。臺灣茭白筍產業該如何未雨綢繆呢?走有機路線,做出與大陸的市場區隔是一條必經之路,然而目前在埔里,有機茭白筍的面積只有2 公頃,佔不到1%,全臺茭白筍走有機路線的更是少之又少。為了突破現狀、走出市場區隔,花蓮農改場開展了「魚茭共生」模式,除了走出茭白筍的新路線之外,也推動了有機農業的多樣化發展。
草魚、烏鰡、吳郭魚,分工看護
魚茭共生第一年的進行,是於水田中放入草魚以及俗稱烏鰡的青魚共200 條。之所以選擇這兩種魚,其實各具用意:草食性的草魚會吃雜草;而肉食性的烏鰡則是福壽螺剋星。「烏鰡的上下顎非常有力,一口就能夠將福壽螺的殼咬碎!」花蓮農改場蘭陽分場助理研究員林文華表示,茭白筍本身的病蟲害並不多,危害主要來自福壽螺,這種螺類在苗株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吃苗,造成缺株,等到茭白筍大了則是直接去吃筍,嚴重的影響整體品質。
對付惱人的福壽螺,慣行田區大都是直接使用農藥;而有機茭白筍田中,則是以苦茶粕來加以防治。但問題是,其效果受環境及溫度的影響很大,而且,除了滅絕福壽螺之外,池中的魚貝類也會跟著死掉,對生態來說並不理想。相較之下,以肉食性魚類來防治福壽螺是較好的方式,同時根據試驗結果顯示,放養一定數量的烏鰡之後,水田中福壽螺的卵減少了96%之多,效果相當顯著。
烏鰡體積較大,魚溝需挖得相當深,於是,第二年便改以體型較小的吳郭魚來取代。「放了之後,發現吳郭魚雖然無法像烏鰡一樣一口咬碎福壽螺,但很會吃小螺,大螺生下的小螺都被吃得乾乾淨淨。」林文華笑稱,「所以效果是一樣的!」雜食性的吳郭魚葷素不忌,因為體型小的緣故,在較淺的水域中也活動自如。此外,耐熱的吳郭魚,存活率較高,因此在銷售方面也較有利。
魚溝調整,效率再昇級
魚種轉換成功了,而林文華的另一項任務—魚溝形式的調整,也在持續進行中。當初為了讓魚隻在茭白筍種植初期、田間水深度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存活,他導入了「魚溝」的概念。魚溝的設置提供了魚隻在水田中活動的通路;在大陸「種養共生」的模式中,魚溝的設置多為「田」或「井」字型,但這種型態卻不合適臺灣田中機械化操作的情況。因此林文華便將魚溝的形式,修正為在田區的單邊或雙邊設置,如此一來,即使是大型機具進入田區也不會破壞到魚溝,而這同時也是魚溝形式在臺灣的重大轉變。他指出,魚溝的寬以2 ∼ 4 公尺、深度以50 公分以上最佳,只要水夠深、水中溫度不高,魚兒們就會舒適悠遊的出來活動巡田,努力工作。
紅尼羅魚,新生力軍加入
「魚茭共生」邁入第三年之後,再次轉換魚種,將吳郭魚換成紅尼羅魚,肩負起休閒旅遊的重任。紅尼羅魚是吳郭魚的改良品種,身上多了絢麗的色彩,看起來賞心悅目的,可吸引遊客目光。放養這種魚的好處是,牠與吳郭魚一樣,終結福壽小螺超厲害,功能性佳;市面上價格又比吳郭魚高上近一倍,末端的銷售又好,一舉數得。魚茭共生模式發展至此,除了最早的清除福壽螺以及魚獲雙收的目標之外,又兼具休閒觀光功能,發展越來越全面。「有機並不特別,但若是民眾能親眼看到有機田中自然成長的魚,對食材的安全性會有加分作用,進而對整個有機農法會更加信任。」
天價茭白筍何來?
「這邊的景象真的變得不太一樣,有紅魚、有黃鴨,還有綠色的茭白筍,感覺就像是一幅油彩畫一般!」他是投入魚茭共生的農友陳國鐘,一投入便是衝勁十足。陳國鐘之前曾自行種過一年的有機茭白筍,不過收成並不好,後來看好魚茭共生應該能為行健村帶來改變,於是加入行列,成效隨即出現。第一年收成後他在網路上打出「魚茭共生」的名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由於這是一個新話題,再加上他的茭白筍細緻出現不夠賣的情況。這種情況到了第三年更加明顯,「我連割都來不及,太搶手了!」,「銷路完全不是問題。」
除了網路及電話預購外,同時他也在「希望廣場」賣出一台斤150 元的超高價位,比起傳統市場茭白筍每台斤40 ∼ 60 元的價格高了近三倍,若以「天價」來形容也不為過,「因為凡是試吃過的,全部都會買,一個也跑不掉!」魚茭共生下的茭白筍,陳國鐘認為並不難種,「我幾乎是定植一直到採收,幾乎不用做什麼事!」他坦承,自己是屬於較粗放式的管理,沒有太多的人為干預,茭白筍自然就長得好。這要歸功於有機栽種方式,植株的行距拉得相當寬,有140 公分之寬,比起一般慣行的60 ∼ 90 公分,株距要寬上近兩倍。通風,病蟲害便不容易產生,再加上福壽螺有魚來負責清除,因此在種植期間,從3 月中的定植,一直到中秋的採收,他幾乎都不用操心,只需要注意控制水深,讓養魚區水位保持在60 公分、茭白筍區維持30 公分的水深即可。
有心、誠意,發展空間無限想像
自從投入魚茭共生,陳國鐘逐漸玩出興趣,越做越多元化。目前他除了在水田中放養紅尼羅魚之外,還引導原本想要在他田中進行「稻鴨共生」試驗的宜蘭縣政府,將鴨子也放到同一塊田區當中,形成了「魚、茭、鴨三方共生」的特殊景象。「這樣的效果出奇的好。」他形容,魚會去吃鴨子食物中未消化的養分,而魚吃了之後再分解出來,則是留給了土地,「這麼一來連土地都變肥沃了。」更讚的是福壽螺幾乎看不到了,「因為魚跟鴨子全都搶著吃啊!」而且,未來可能不只三方共生喔!目前他正規劃著在水田中種些水生蔬菜或花卉,或者再放養一些鱉,來個「多方共生」。魚茭共生模式不僅讓許多的動植物適得其所,若是轉型成休閒園區還能吸引遊客來抓魚、割茭白筍,延伸出更多的角度。「一斤賣到150 元只是小利益,重要是它的正面力量,會為三星的未來帶來改變。」陳國鐘認為,實際操作之後才發現,魚茭共生模式未來究竟可以呈現多少面向是充滿期待的,「因為它多元的發展性,有著令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DATA
宜蘭縣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光復路103-6 號
電話:0988-027-003 陳國鐘
文/黃懷瑩 圖/林文華 (鄉間小路)
我們再將鏡頭拉遠一點。
民國100 年時,宜蘭三星行健村一塊皎潔的水田,開始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魚茭共生」試驗。所謂魚茭共生,是在茭白筍田區放養魚類的共生栽培模式,魚隻除了可清除福壽螺之外,成長之後還可販售,增添另一層的收益。這種同時兼具「有機」以及「雙收」的模式,在臺灣可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除了有機,更要有市場
茭白筍以南投埔里為最大宗,佔總產量的9 成,為臺灣的最主要產區。臺灣茭白筍除了內銷,同時也外銷至日本,累積了不少口碑。不過,近年來,大陸部分地區也大量種植茭白筍,產量多而價格低,雖尚未打入日本市場,但可想見的將來,會是臺灣的外銷大敵。臺灣茭白筍產業該如何未雨綢繆呢?走有機路線,做出與大陸的市場區隔是一條必經之路,然而目前在埔里,有機茭白筍的面積只有2 公頃,佔不到1%,全臺茭白筍走有機路線的更是少之又少。為了突破現狀、走出市場區隔,花蓮農改場開展了「魚茭共生」模式,除了走出茭白筍的新路線之外,也推動了有機農業的多樣化發展。
草魚、烏鰡、吳郭魚,分工看護
魚茭共生第一年的進行,是於水田中放入草魚以及俗稱烏鰡的青魚共200 條。之所以選擇這兩種魚,其實各具用意:草食性的草魚會吃雜草;而肉食性的烏鰡則是福壽螺剋星。「烏鰡的上下顎非常有力,一口就能夠將福壽螺的殼咬碎!」花蓮農改場蘭陽分場助理研究員林文華表示,茭白筍本身的病蟲害並不多,危害主要來自福壽螺,這種螺類在苗株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吃苗,造成缺株,等到茭白筍大了則是直接去吃筍,嚴重的影響整體品質。
對付惱人的福壽螺,慣行田區大都是直接使用農藥;而有機茭白筍田中,則是以苦茶粕來加以防治。但問題是,其效果受環境及溫度的影響很大,而且,除了滅絕福壽螺之外,池中的魚貝類也會跟著死掉,對生態來說並不理想。相較之下,以肉食性魚類來防治福壽螺是較好的方式,同時根據試驗結果顯示,放養一定數量的烏鰡之後,水田中福壽螺的卵減少了96%之多,效果相當顯著。
烏鰡體積較大,魚溝需挖得相當深,於是,第二年便改以體型較小的吳郭魚來取代。「放了之後,發現吳郭魚雖然無法像烏鰡一樣一口咬碎福壽螺,但很會吃小螺,大螺生下的小螺都被吃得乾乾淨淨。」林文華笑稱,「所以效果是一樣的!」雜食性的吳郭魚葷素不忌,因為體型小的緣故,在較淺的水域中也活動自如。此外,耐熱的吳郭魚,存活率較高,因此在銷售方面也較有利。
魚溝調整,效率再昇級
魚種轉換成功了,而林文華的另一項任務—魚溝形式的調整,也在持續進行中。當初為了讓魚隻在茭白筍種植初期、田間水深度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存活,他導入了「魚溝」的概念。魚溝的設置提供了魚隻在水田中活動的通路;在大陸「種養共生」的模式中,魚溝的設置多為「田」或「井」字型,但這種型態卻不合適臺灣田中機械化操作的情況。因此林文華便將魚溝的形式,修正為在田區的單邊或雙邊設置,如此一來,即使是大型機具進入田區也不會破壞到魚溝,而這同時也是魚溝形式在臺灣的重大轉變。他指出,魚溝的寬以2 ∼ 4 公尺、深度以50 公分以上最佳,只要水夠深、水中溫度不高,魚兒們就會舒適悠遊的出來活動巡田,努力工作。
紅尼羅魚,新生力軍加入
「魚茭共生」邁入第三年之後,再次轉換魚種,將吳郭魚換成紅尼羅魚,肩負起休閒旅遊的重任。紅尼羅魚是吳郭魚的改良品種,身上多了絢麗的色彩,看起來賞心悅目的,可吸引遊客目光。放養這種魚的好處是,牠與吳郭魚一樣,終結福壽小螺超厲害,功能性佳;市面上價格又比吳郭魚高上近一倍,末端的銷售又好,一舉數得。魚茭共生模式發展至此,除了最早的清除福壽螺以及魚獲雙收的目標之外,又兼具休閒觀光功能,發展越來越全面。「有機並不特別,但若是民眾能親眼看到有機田中自然成長的魚,對食材的安全性會有加分作用,進而對整個有機農法會更加信任。」
天價茭白筍何來?
「這邊的景象真的變得不太一樣,有紅魚、有黃鴨,還有綠色的茭白筍,感覺就像是一幅油彩畫一般!」他是投入魚茭共生的農友陳國鐘,一投入便是衝勁十足。陳國鐘之前曾自行種過一年的有機茭白筍,不過收成並不好,後來看好魚茭共生應該能為行健村帶來改變,於是加入行列,成效隨即出現。第一年收成後他在網路上打出「魚茭共生」的名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由於這是一個新話題,再加上他的茭白筍細緻出現不夠賣的情況。這種情況到了第三年更加明顯,「我連割都來不及,太搶手了!」,「銷路完全不是問題。」
除了網路及電話預購外,同時他也在「希望廣場」賣出一台斤150 元的超高價位,比起傳統市場茭白筍每台斤40 ∼ 60 元的價格高了近三倍,若以「天價」來形容也不為過,「因為凡是試吃過的,全部都會買,一個也跑不掉!」魚茭共生下的茭白筍,陳國鐘認為並不難種,「我幾乎是定植一直到採收,幾乎不用做什麼事!」他坦承,自己是屬於較粗放式的管理,沒有太多的人為干預,茭白筍自然就長得好。這要歸功於有機栽種方式,植株的行距拉得相當寬,有140 公分之寬,比起一般慣行的60 ∼ 90 公分,株距要寬上近兩倍。通風,病蟲害便不容易產生,再加上福壽螺有魚來負責清除,因此在種植期間,從3 月中的定植,一直到中秋的採收,他幾乎都不用操心,只需要注意控制水深,讓養魚區水位保持在60 公分、茭白筍區維持30 公分的水深即可。
有心、誠意,發展空間無限想像
自從投入魚茭共生,陳國鐘逐漸玩出興趣,越做越多元化。目前他除了在水田中放養紅尼羅魚之外,還引導原本想要在他田中進行「稻鴨共生」試驗的宜蘭縣政府,將鴨子也放到同一塊田區當中,形成了「魚、茭、鴨三方共生」的特殊景象。「這樣的效果出奇的好。」他形容,魚會去吃鴨子食物中未消化的養分,而魚吃了之後再分解出來,則是留給了土地,「這麼一來連土地都變肥沃了。」更讚的是福壽螺幾乎看不到了,「因為魚跟鴨子全都搶著吃啊!」而且,未來可能不只三方共生喔!目前他正規劃著在水田中種些水生蔬菜或花卉,或者再放養一些鱉,來個「多方共生」。魚茭共生模式不僅讓許多的動植物適得其所,若是轉型成休閒園區還能吸引遊客來抓魚、割茭白筍,延伸出更多的角度。「一斤賣到150 元只是小利益,重要是它的正面力量,會為三星的未來帶來改變。」陳國鐘認為,實際操作之後才發現,魚茭共生模式未來究竟可以呈現多少面向是充滿期待的,「因為它多元的發展性,有著令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DATA
宜蘭縣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光復路103-6 號
電話:0988-027-003 陳國鐘
文/黃懷瑩 圖/林文華 (鄉間小路)
上一篇
徘徊之花
下一篇
創新行銷作法-國產洋蔥限量行銷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8%
我喜歡:29%
很實用:8%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謝齡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7/28
GOOD
蔡*儀(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5/06/23
讓農民有雙重獲利才有辦法永續經營,真的是很用心。我也很嚮往能夠在家進行魚菜共生,希望不久也能自己身體力行。
ling(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5/03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