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雜糧播種好幫手-附掛式旱田播種機
刊登日:104/11/16
2,017
讀者們是否有發現,這一兩年來農村風光的新面貌?由於農委會自102年積極推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有成,雜糧作物栽種面積不斷增加,在農村可見的作物除了常見的水稻之外,硬質玉米和大豆的種植面積也大幅成長。由於台灣農業人口結構變遷已久,農村勞動力並不充足,對於農業機械的需求,也逐漸浮現。農政單位也因應政策做了許多配套措施,例如農糧署已建立「農業機械代耕資訊平臺」,便利農友取得在地的農機代耕業者資訊。而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則針對新技術進行研發,從技術研發端服務農友。
「附掛式旱田播種機」是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配合活化農地計畫所開發的機械,可適用於多種雜糧作物的播種作業,而且播種機採用整地播種一貫化作業,可節省一次整地費用與時間。操作時能一次播種多行,作業能力大,播種效率高,加上本土生產製造,在價格上有競爭力,非常適合在活化農地時推廣使用。本文將針對「附掛式旱田播種機」結構與原理詳加說明,並介紹各式雜糧播種作業機械。
人力與機械播種比較在雜糧播種機械化普及之前,播種只能仰賴人力,須在整地後拉線、開溝,再以人力行走於溝間,一面播種一面覆土,並以腳踩夯實,相當費時費工。雖然目前已有許多播種機械供選,代耕費用也和整地差不多,大約一公頃5,000元(價格視地區及田區情況而定),不過在耕地零散或面積狹小的農地,依然有採用人工播種者。機械播種和人工播種的動作相同,一樣要完成開溝、落種、覆土、夯實的步驟,只是機械播種步驟緊湊,作業快速而且穩定,因此大大提高播種的效率。不過也因為機械播種作業不比人工精細有彈性,機械播種對於田間環境的要求相對較高,整地不平、土壤過濕或是殘枝、石礫過多,都會影響播種的效率和品質。
機械播種原理
機械播種原理大至可分為:條帶刮出式,真空式及播種輪式三種。條帶刮出式播種機是以帶有孔洞的條帶旋轉,在帶行經種子箱時將種子刮出,帶到播種位置藉重力自由落種。藉由更換不同孔徑的條帶,可達到播種不同作物的功能。市售條帶刮出式播種機是以中耕機附掛作業,一次作業播種單或雙行。真空式播種機則是目前國內雜糧機械播種的主流選擇,主要有MONOSEM與雅歌二種廠牌,皆為國外進口。操作時,將真空播種機附掛於曳引機後方,由PTO提供動力帶動渦輪風扇抽風,使入風口處產生真空,再以管路連接入風處與播種盤,盤上孔洞因此具有真空吸力,能將種子吸附在盤上,並隨著播種盤旋轉,再設計可調的阻風結構,讓播種盤旋轉至特定位置時失去真空,種子因此落下完成精準的播種。
「附掛式旱田播種機」作業效率高
花蓮區農業改場開發之「附掛式旱田播種機」,則是採用播種輪式的取種原理。操作時播種機附掛於曳引機迴轉犁後方,著地輪因拖行而旋轉,透過傳動元件將動力傳至播種輪,在密合的空間內旋轉並取出種子,然後在出口處自由落種。播種機主要結構包含開溝器、開溝圓碟犁、種子箱、播種盒、播種輪、毛刷、種子配出引導裝置、覆土輪、浮動連桿組、鎮壓輪。傳動元件則包括著地動力輪、傳動齒輪及鏈條等。本機可視拖曳動力的大小,一次附掛多行播種器,增加播種效率。作業能力方面,每小時約可進行播種作業0.5公頃,視曳引機馬力高低及田區單位面積大小略有增減。
模組化設計 適用作物多
本機的特色在於以模組化設計,每組播種器皆獨立安裝附掛,可輕易調整行距。而藉由更換播種輪,或是調整傳動變速齒輪,便可輕易的調整播種株距,因此得以實現單機適用播種多種作物的理想,達到一機多用途的目的,來節省設備成本。配合活化休耕農地政策,本機可適用播種雜糧作物包括:硬質玉米、豆類、小麥等。本機另一個設計概念,在於一貫化作業。
操作時播種機附掛於曳引機迴轉犁後方,可在二次整地的同時,一併完成整地、開溝、播種、覆土及鎮壓等一貫化作業,如此可節省一次整地的時間與費用,相當具有效益。此外,在操作上我們還增加了一些便利使用者(User-Friendly)的設計,像是在播種箱設計透明視窗,能讓操作者即時觀察種子量,免於經常上下檢查。局部快拆的設計,則可以在瞬間取下開溝覆土鎮壓總承,對於需求播種行距成倍數的使用者相當方便,同時此設計也可減輕播種機重量以利於搬運。「附掛式旱田播種機」已取得專利保護,並技術移轉隆源農機廠量產販售。
結論
相較於真空播種機,「附掛式旱田播種機」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發,在我國生產製造、販售,因此在價格上相當有競爭力,保養與維修工作也容易達成。而真空播種機取種、播種動作確實精密且快速,雖然獲得大佃農(小地主大佃農)及代耕中心的喜愛,不過由於單機與零件耗材的價格高,因此設備成本回收的時程長。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加強活化農地政策推動力道,擴大雜糧耕作面積以提高我國糧食自給率,成功研發「附掛式旱田播種機」,也讓我國農業機械市場上,多了一項播種機新選擇。在此也建議各位農友,依據自身農地條件,選擇最適合的栽培方式,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
文圖 /光華、施清田、余德發、游之穎、楊大吉、黃鵬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附掛式旱田播種機」是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配合活化農地計畫所開發的機械,可適用於多種雜糧作物的播種作業,而且播種機採用整地播種一貫化作業,可節省一次整地費用與時間。操作時能一次播種多行,作業能力大,播種效率高,加上本土生產製造,在價格上有競爭力,非常適合在活化農地時推廣使用。本文將針對「附掛式旱田播種機」結構與原理詳加說明,並介紹各式雜糧播種作業機械。
人力與機械播種比較在雜糧播種機械化普及之前,播種只能仰賴人力,須在整地後拉線、開溝,再以人力行走於溝間,一面播種一面覆土,並以腳踩夯實,相當費時費工。雖然目前已有許多播種機械供選,代耕費用也和整地差不多,大約一公頃5,000元(價格視地區及田區情況而定),不過在耕地零散或面積狹小的農地,依然有採用人工播種者。機械播種和人工播種的動作相同,一樣要完成開溝、落種、覆土、夯實的步驟,只是機械播種步驟緊湊,作業快速而且穩定,因此大大提高播種的效率。不過也因為機械播種作業不比人工精細有彈性,機械播種對於田間環境的要求相對較高,整地不平、土壤過濕或是殘枝、石礫過多,都會影響播種的效率和品質。
機械播種原理
機械播種原理大至可分為:條帶刮出式,真空式及播種輪式三種。條帶刮出式播種機是以帶有孔洞的條帶旋轉,在帶行經種子箱時將種子刮出,帶到播種位置藉重力自由落種。藉由更換不同孔徑的條帶,可達到播種不同作物的功能。市售條帶刮出式播種機是以中耕機附掛作業,一次作業播種單或雙行。真空式播種機則是目前國內雜糧機械播種的主流選擇,主要有MONOSEM與雅歌二種廠牌,皆為國外進口。操作時,將真空播種機附掛於曳引機後方,由PTO提供動力帶動渦輪風扇抽風,使入風口處產生真空,再以管路連接入風處與播種盤,盤上孔洞因此具有真空吸力,能將種子吸附在盤上,並隨著播種盤旋轉,再設計可調的阻風結構,讓播種盤旋轉至特定位置時失去真空,種子因此落下完成精準的播種。
「附掛式旱田播種機」作業效率高
花蓮區農業改場開發之「附掛式旱田播種機」,則是採用播種輪式的取種原理。操作時播種機附掛於曳引機迴轉犁後方,著地輪因拖行而旋轉,透過傳動元件將動力傳至播種輪,在密合的空間內旋轉並取出種子,然後在出口處自由落種。播種機主要結構包含開溝器、開溝圓碟犁、種子箱、播種盒、播種輪、毛刷、種子配出引導裝置、覆土輪、浮動連桿組、鎮壓輪。傳動元件則包括著地動力輪、傳動齒輪及鏈條等。本機可視拖曳動力的大小,一次附掛多行播種器,增加播種效率。作業能力方面,每小時約可進行播種作業0.5公頃,視曳引機馬力高低及田區單位面積大小略有增減。
模組化設計 適用作物多
本機的特色在於以模組化設計,每組播種器皆獨立安裝附掛,可輕易調整行距。而藉由更換播種輪,或是調整傳動變速齒輪,便可輕易的調整播種株距,因此得以實現單機適用播種多種作物的理想,達到一機多用途的目的,來節省設備成本。配合活化休耕農地政策,本機可適用播種雜糧作物包括:硬質玉米、豆類、小麥等。本機另一個設計概念,在於一貫化作業。
操作時播種機附掛於曳引機迴轉犁後方,可在二次整地的同時,一併完成整地、開溝、播種、覆土及鎮壓等一貫化作業,如此可節省一次整地的時間與費用,相當具有效益。此外,在操作上我們還增加了一些便利使用者(User-Friendly)的設計,像是在播種箱設計透明視窗,能讓操作者即時觀察種子量,免於經常上下檢查。局部快拆的設計,則可以在瞬間取下開溝覆土鎮壓總承,對於需求播種行距成倍數的使用者相當方便,同時此設計也可減輕播種機重量以利於搬運。「附掛式旱田播種機」已取得專利保護,並技術移轉隆源農機廠量產販售。
結論
相較於真空播種機,「附掛式旱田播種機」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發,在我國生產製造、販售,因此在價格上相當有競爭力,保養與維修工作也容易達成。而真空播種機取種、播種動作確實精密且快速,雖然獲得大佃農(小地主大佃農)及代耕中心的喜愛,不過由於單機與零件耗材的價格高,因此設備成本回收的時程長。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加強活化農地政策推動力道,擴大雜糧耕作面積以提高我國糧食自給率,成功研發「附掛式旱田播種機」,也讓我國農業機械市場上,多了一項播種機新選擇。在此也建議各位農友,依據自身農地條件,選擇最適合的栽培方式,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
文圖 /光華、施清田、余德發、游之穎、楊大吉、黃鵬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上一篇
新興觀賞植物-盆栽用洛神葵
下一篇
紅龍果品種介紹(三)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3%
我喜歡:12%
很實用:12%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7/28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