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木瓜關鍵病蟲害管理技術(一)
刊登日:105/01/22
6,492
木瓜富含醣類、維生素、木瓜蛋白酶等,可幫助消化,生長迅速,定植後約7~9個月即可採收,為臺灣重要經濟作物。目前臺灣木瓜種植面積約為3,000公頃,年產量約12萬公噸,多數栽種於屏東、高雄、臺南及嘉義等地。木瓜主要供應國內消費,外銷部分則以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及日本等地為大宗出口國,出口量約為360公噸,出口值約55萬美元。為避免木瓜感染輪點病,臺灣木瓜多採網室栽培,且由於網室的高度限制,農友大多會以矮化栽培的方式栽種木瓜,一方面方便採收,另一方面也增加木瓜的抗風性。即使如此,因臺灣氣候屬於高溫多濕,夏季易有颱風及豪雨侵襲,導致木瓜栽培期間仍容易遭受到各種病蟲害的威脅,以下簡述木瓜常見之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方式。
木瓜栽培期間,夏天雨季主要病害為疫病、炭疽病、蒂腐病及黑腐病等。秋冬季節則是白粉病,其他病害較少發生。利用網室栽培為臺灣特有生產模式,但也因網室通風較差、日照較不足,容易發生介殼蟲類、蚜蟲類及有害生物的蟎類等常見的蟲害。
一、白粉病
低溫乾燥時容易發病,可危害葉片、花及果實等,初期呈圓形白色斑點,漸變為白粉狀,後期呈現黃色不規則點或塊狀分布,葉柄與葉片都易斷折,嚴重時導致葉緣上捲焦枯。於12月至隔年4月為主要發生時期,但以3月間最為嚴重。
● 防治方法:注意果園通風和排水暢通,冬季可用噴水方式抑制病原菌生長,發病時選擇10.5%平克座乳劑、25%蟎離丹可濕性粉劑、50%免賴得可濕性粉劑、75%快得保淨可濕性粉劑或18.6%賽福寧乳劑等藥劑其中之一使用。非農藥資材部分可應用硫黃粉稀釋500倍、窄域油500倍或乳化葵花油200倍進行防治。
二、疫病
農友俗稱「水傷」,高溫多濕環境下,尤其是雨後最容易發病,通常從接近土面、靠近樹幹或通風不良的果實開始發病。果實最初產生水浸狀小斑點並分泌白色乳汁,繼而產生白色霜狀物,後期果實腐敗或萎縮變棕黑色。疫病菌亦可造成苗期猝倒以及成株之根腐。
● 防治方法:消毒育苗材料以及建立苗圃防雨設施,選擇排水良好之土壤種植,注意土壤通氣性,實施輪作,雨季前、中、後於木瓜根基施灑石灰,防止蝸牛攜帶病原傳播至果實,清除病株與罹病果實,雨季來臨前1個月,每7天1次噴施亞磷酸1,000倍混合氫氧化鉀1,000倍,增強植株對疫病的抵抗力,雨後可以23%亞托敏水懸劑、50%達滅芬可濕性粉劑或81.3%嘉賜銅可濕性粉劑等藥劑輪替使用,清除因風雨傳播至植株上的病原。
三、炭疽病
常見於成熟木瓜果實,亦可危害老葉及葉柄。炭疽病菌具有潛伏感染的特性,果實自開花後即會感染,到採收後貯藏期間顯現病徵。感染初期果實表面出現近圓形凹陷的褐斑,隨著果實成熟,斑點逐漸擴大、凹陷,並產生橘紅色孢子堆,最後轉變為黑色而腐爛。在葉片或葉柄上則會產生圓形斑。
● 防治方法:高溫期採收的果實攤開在通風陰涼處,栽培期間確實清理乾枯枝葉及病果或進行全果套袋,發病時可施用62.5%賽普護汰寧水分散性粒劑、80%福賽快得寧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多保淨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
四、蒂腐病
蒂腐病多由果柄處開始出現,也可危害樹幹及葉柄。果實上之病斑初期呈水浸狀軟化,隨即產生白色菌絲最後轉為灰綠色。樹幹上之病徵則是初期樹皮呈水浸狀、不規則病斑,後期樹葉乾枯脫落,最終全株死亡。若果實採收後則由果梗端開始發病向內延伸,呈黑色而腐爛。
● 防治方法:避免於植株及果實製造傷口,果實採收後逐粒保護,採收時保留1~2公分果柄,將蒂頭朝上放置,於結果期施用23.7%依普同水懸劑,採收前21天停止用藥,可降低發病機會。
五、輪點病
病毒經由蚜蟲和機械傷害傳播,傳染迅速,病徵為心葉黃化縮小,葉背有水浸狀、輪狀或點狀病斑,病葉比正常葉片小,下位葉片脫落,只剩頂端少許新葉,甚至葉片全部脫落而導致植株死亡。花瓣上也出現水浸狀斑紋,能開花但無法正常結果,果實出現圓形或橢圓形同心輪紋,果實變小。
● 防治方法:網室栽培,附近避免栽植瓜類(蚜蟲的中間寄主),手或工具如接觸病株應消毒,栽種無毒種苗,拔除罹病株並燒毀,套袋或間做玉米,定期使用18.2%益達胺水懸劑,防治媒介蚜蟲。
六、黑腐病
黑腐病可危害葉片、莖部及果實,受害組織初期先呈水浸狀小點再逐漸擴大,變成黑褐色斑,莖部受害處的葉柄下垂,最後株心轉黑枯死。
● 防治方法:目前尚無針對本病害之推薦藥劑,清除罹病株為目前主要防治方式。另可施用波爾多液或81.3%嘉賜銅可濕性粉劑加以預防。 (未完)
文圖/陳泰元、張逸軒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木瓜栽培期間,夏天雨季主要病害為疫病、炭疽病、蒂腐病及黑腐病等。秋冬季節則是白粉病,其他病害較少發生。利用網室栽培為臺灣特有生產模式,但也因網室通風較差、日照較不足,容易發生介殼蟲類、蚜蟲類及有害生物的蟎類等常見的蟲害。
一、白粉病
低溫乾燥時容易發病,可危害葉片、花及果實等,初期呈圓形白色斑點,漸變為白粉狀,後期呈現黃色不規則點或塊狀分布,葉柄與葉片都易斷折,嚴重時導致葉緣上捲焦枯。於12月至隔年4月為主要發生時期,但以3月間最為嚴重。
● 防治方法:注意果園通風和排水暢通,冬季可用噴水方式抑制病原菌生長,發病時選擇10.5%平克座乳劑、25%蟎離丹可濕性粉劑、50%免賴得可濕性粉劑、75%快得保淨可濕性粉劑或18.6%賽福寧乳劑等藥劑其中之一使用。非農藥資材部分可應用硫黃粉稀釋500倍、窄域油500倍或乳化葵花油200倍進行防治。
二、疫病
農友俗稱「水傷」,高溫多濕環境下,尤其是雨後最容易發病,通常從接近土面、靠近樹幹或通風不良的果實開始發病。果實最初產生水浸狀小斑點並分泌白色乳汁,繼而產生白色霜狀物,後期果實腐敗或萎縮變棕黑色。疫病菌亦可造成苗期猝倒以及成株之根腐。
● 防治方法:消毒育苗材料以及建立苗圃防雨設施,選擇排水良好之土壤種植,注意土壤通氣性,實施輪作,雨季前、中、後於木瓜根基施灑石灰,防止蝸牛攜帶病原傳播至果實,清除病株與罹病果實,雨季來臨前1個月,每7天1次噴施亞磷酸1,000倍混合氫氧化鉀1,000倍,增強植株對疫病的抵抗力,雨後可以23%亞托敏水懸劑、50%達滅芬可濕性粉劑或81.3%嘉賜銅可濕性粉劑等藥劑輪替使用,清除因風雨傳播至植株上的病原。
三、炭疽病
常見於成熟木瓜果實,亦可危害老葉及葉柄。炭疽病菌具有潛伏感染的特性,果實自開花後即會感染,到採收後貯藏期間顯現病徵。感染初期果實表面出現近圓形凹陷的褐斑,隨著果實成熟,斑點逐漸擴大、凹陷,並產生橘紅色孢子堆,最後轉變為黑色而腐爛。在葉片或葉柄上則會產生圓形斑。
● 防治方法:高溫期採收的果實攤開在通風陰涼處,栽培期間確實清理乾枯枝葉及病果或進行全果套袋,發病時可施用62.5%賽普護汰寧水分散性粒劑、80%福賽快得寧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多保淨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
四、蒂腐病
蒂腐病多由果柄處開始出現,也可危害樹幹及葉柄。果實上之病斑初期呈水浸狀軟化,隨即產生白色菌絲最後轉為灰綠色。樹幹上之病徵則是初期樹皮呈水浸狀、不規則病斑,後期樹葉乾枯脫落,最終全株死亡。若果實採收後則由果梗端開始發病向內延伸,呈黑色而腐爛。
● 防治方法:避免於植株及果實製造傷口,果實採收後逐粒保護,採收時保留1~2公分果柄,將蒂頭朝上放置,於結果期施用23.7%依普同水懸劑,採收前21天停止用藥,可降低發病機會。
五、輪點病
病毒經由蚜蟲和機械傷害傳播,傳染迅速,病徵為心葉黃化縮小,葉背有水浸狀、輪狀或點狀病斑,病葉比正常葉片小,下位葉片脫落,只剩頂端少許新葉,甚至葉片全部脫落而導致植株死亡。花瓣上也出現水浸狀斑紋,能開花但無法正常結果,果實出現圓形或橢圓形同心輪紋,果實變小。
● 防治方法:網室栽培,附近避免栽植瓜類(蚜蟲的中間寄主),手或工具如接觸病株應消毒,栽種無毒種苗,拔除罹病株並燒毀,套袋或間做玉米,定期使用18.2%益達胺水懸劑,防治媒介蚜蟲。
六、黑腐病
黑腐病可危害葉片、莖部及果實,受害組織初期先呈水浸狀小點再逐漸擴大,變成黑褐色斑,莖部受害處的葉柄下垂,最後株心轉黑枯死。
● 防治方法:目前尚無針對本病害之推薦藥劑,清除罹病株為目前主要防治方式。另可施用波爾多液或81.3%嘉賜銅可濕性粉劑加以預防。 (未完)
文圖/陳泰元、張逸軒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上一篇
稻田土壤磷肥管理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6%
我喜歡:25%
很實用:21%
夠新奇:4%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5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婧(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7/06
病蟲害真多啊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08
優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08
棒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08
好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08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