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虎頭柑可成茶,也可成藥?
刊登日:105/05/06
6,162
從應景用的年柑成了祭祀之用的虎頭柑,再獻身於茶湯中發揮精華滋補人身,客家人對食材的運用是如此獨樹一格,熟了、熟透、熟成,微妙的轉變過程都讓作物發揮出極致。
從小,我對虎頭柑一點都不陌生,不只家裡有種,左鄰右舍也都有種,過年時,從家裡的祖牌,前庭的天神座到屋側的伯公、井神、橋神⋯⋯每一個祭壇或供桌上,都見得到這種皮很粗、每個都長得大不同的金黃色柑橘,長大之後讀到的資料,大多說它:「只產於桃園、新竹、苗栗、臺中縣東勢、石岡等客家庄,分佈狹隘且數量不多。」,我還是懷疑它不該是家家戶戶都會種一棵的嗎?
雖然虎頭柑是我從小就熟悉的柑橘,卻從來不被人期待成為「水果」,主要是從來沒人吃過它,年前壓在供桌上的虎頭柑,等到元宵之後才會被拿下來,老祖父總是說這個不能吃,然後挖小洞掏出果肉和茶混在一起,再塞回去綁上繩子,掛在大灶的煙囪上,不久後就變得又黑又硬,孩子當然不會關心這樣的東西了。這個東西真的不能吃嗎?我的好奇讓我更想試試,趁著老祖父揉入茶葉時偷了一些果肉,入口還真是奇酸無比,長大後讀到的資料也都說:「味道很酸,不宜生食,少數人會沾醬油食用⋯⋯」,我的質疑又來了,以客家人節儉、惜物的民族性,為什麼家家都會去種這種不好吃的東西呢?且都只種一、二棵而已呢?
年紀漸大後終於稍懂,虎頭柑的第一個用處不是吃,而是供作祭品之用,每一粒可大到直徑一、二十公分,果皮呈金黃色、皮層厚而粗糙多皺褶,有些看起來還真像虎頭模樣,因而被稱為虎頭柑,它的粗厚表皮是最好的保護層,只要不摔到或碰撞受傷,摘下來放上一、兩個月都沒問題,因此農家都會在年前摘果,新年祭祀內外諸神及阿公婆牌時,各挑一對放上供桌,便一直要「壓桌」到元宵之後才會取下,這段時期內屋子內外都可見到這種金黃色的「年柑」,在早年沒有太多過年飾品的環境中,還真能增加許多新年新禧的氛圍呢!
供桌上 伏虎生風味
主要做為家庭祭祀之用的虎頭柑,一般家庭的用量少則五、六對,多也不過一、二十對,而虎頭柑的結果量並不像柑橘可結果好幾百粒,而是只有五、六十粒,因中每戶人家只需在院後屋側種上一棵,便能滿足自家祭祀的需求,也因此,虎頭柑在臺灣一直都呈現零星栽培的狀態。大多數人家會把少有病蟲害的虎頭柑種在院後屋側,這種終年常綠的小喬木,枝幹堅韌,分枝多,枝葉繁茂,種在屋旁正好做為綠蔭樹。臺灣主要分佈在中、北部的客家庄,乃因它原產於中國的福建南部及廣東地區,臺灣省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的張清寬在他所寫的《果茶加工製造法》中認為:「係由廣東梅縣一帶客家先祖移居來臺時,除了將植茶、製茶技術傅入外,亦將果茶製作方法流傳下來⋯⋯。」
虎頭柑的身世更是特別,說法有二:一為酸橙(Citrus auranitium)與柚子雜交種,二是用柚子或桔子的母株當枮木,再嫁接上柑橘而成。闊卵形或闊橢圓形的葉子和柚子一樣,明顯的特徵是單身複葉,也就是靠近葉柄基部的地方多出狹倒心形的翼葉,但比一般柚子小很多,後面才正常的 樹葉,葉緣上半部有圓鈍齒,葉面濃綠色有光澤,反面則是淡綠色,葉面有油腺,稍加搓揉便可散發出強烈的芸香味(柑橘的香味)。虎頭柑的花也有令人喜愛的清香味,單生或數朵簇生於葉腋,白色的聚傘花序,有五片花瓣,近基部合生成好幾束。果實相當大,呈扁球形,表皮粗糙且厚、多皺褶,果肉相當酸,因此也被稱為酸柑。果未熟時苦而澀,果熟之後依舊酸到令大多數人無法入口,酸柑卻因它的酸,被中醫拿來當成藥,果實性味苦、酸、微寒;主要效用可行氣寬中,消食化痰,治療胸腹滿悶、胃脘脹痛、食積不化、痰多咳嗽、喉嚨發炎等症狀。
茶湯中 傳承出療效
就因為這些療效,加上在供桌上擺了大半個月的酸柑,非但沒有壞掉,反而因這段時間的放置,漸漸由酸味轉換為些許甜味,成了一種酸中帶甜,風味特殊的水果,節儉的客家人捨不得丟掉,當然就是拿來做虎頭柑茶,臺灣省茶葉改良廠臺東分場的張清寬在他所寫的《果茶加工製造法》中載:「由於早期醫藥不發達,茶農製作果茶之目的,除了拿它做為飲料用外,尚把果茶視為珍貴之藥材,相傳其具有潤喉、止咳、化痰、促進消化、治療腸炎、預防感冒、增進食慾、養顏美容等功效,放其時茶農家中人人必備果茶,以為居家良藥及饋贈親友之上等禮品。」
客家人自製的果茶,其實種類繁多,因水果的名字而有不同的茶名,用檸檬製成的稱為檸檬茶,用白柚製成的名為柚子茶,只有虎頭柑製成的茶,卻被稱為酸柑茶,顯然是為了強調虎頭柑中的酸,具有最佳的潤肺止咳功效。製作酸柑茶相當的耗時費工,製作時要先將果實洗淨,然後在接近果蒂的地方,用特殊的工具取下果帽(挖出一個小圓洞),再將果肉掏出來,去除種籽後加以絞碎,混入茶葉中充分拌合,使其初發酵約一個小時,便可回填入果殼內,蓋上另一小半的果皮蓋,為防止蓋子脫落,還得綁上繩子,看起來就像是南瓜瓣一般。由於果肉和果汁是茶中果香的重要來源,才要將果和茶混在一起;有些人也會為了茶的療效,還會加入許多的中草藥,常見的有:薄荷、甘草、紫蘇、陳皮、防風、佛手柑、杜仲、款冬花、大風草、尖尾風⋯等,張清寬的《果茶加工製造法》中也提及:「老一輩的茶農對果茶之藥效均深信不疑。據他們的經驗,放置年代愈久之果茶其療效愈佳⋯⋯。」
並不是將酸柑和茶綁在一起,就能變成酸柑茶,要製作出風味獨特的果茶,還要經過九蒸九曬的程序,每蒸一次,都得壓一次,才能讓酸柑茶慢慢夯實,而陽光的曝曬,主要是讓酸柑和茶葉、青草的味道充分融合,由原本的青澀味,逐漸因陽光的催化作用,逐漸轉為溫和而甘潤,歷經過多次的蒸、焙、壓、曬⋯⋯過程後,一粒粒的酸柑茶,大多硬得如石頭一般,才能算是大功告成。製成後堅硬如石頭的酸柑茶,由於內容密實且完全脫水,只要不再受潮,可以長久存放,且越陳越有味道,想要喝時,只要將茶果敲碎,果皮和茶葉都可以飲用,一般而言,酸柑茶的湯色呈半透明琥珀紅,充滿清甘圓潤的香氣,飲用起來立刻可感到喉韻清順,滋味芳醇,有些還帶點微酸,風味十分迷人。您可能真的不曾想過,生果很難入口的虎頭柑,卻可以加工製成酸柑茶,且這種茶在客家人的心目中,不僅是茶也是藥,當茶適合清飲,香氣溫婉、喉舌甘甜,氣蘊迷人;拿來當藥,自古就是舒緩扁桃腺發炎和降火氣的良方,無病時當茶飲喝,也能潤喉、爽聲、提神!
撰文、攝影:劉還月
從小,我對虎頭柑一點都不陌生,不只家裡有種,左鄰右舍也都有種,過年時,從家裡的祖牌,前庭的天神座到屋側的伯公、井神、橋神⋯⋯每一個祭壇或供桌上,都見得到這種皮很粗、每個都長得大不同的金黃色柑橘,長大之後讀到的資料,大多說它:「只產於桃園、新竹、苗栗、臺中縣東勢、石岡等客家庄,分佈狹隘且數量不多。」,我還是懷疑它不該是家家戶戶都會種一棵的嗎?
雖然虎頭柑是我從小就熟悉的柑橘,卻從來不被人期待成為「水果」,主要是從來沒人吃過它,年前壓在供桌上的虎頭柑,等到元宵之後才會被拿下來,老祖父總是說這個不能吃,然後挖小洞掏出果肉和茶混在一起,再塞回去綁上繩子,掛在大灶的煙囪上,不久後就變得又黑又硬,孩子當然不會關心這樣的東西了。這個東西真的不能吃嗎?我的好奇讓我更想試試,趁著老祖父揉入茶葉時偷了一些果肉,入口還真是奇酸無比,長大後讀到的資料也都說:「味道很酸,不宜生食,少數人會沾醬油食用⋯⋯」,我的質疑又來了,以客家人節儉、惜物的民族性,為什麼家家都會去種這種不好吃的東西呢?且都只種一、二棵而已呢?
年紀漸大後終於稍懂,虎頭柑的第一個用處不是吃,而是供作祭品之用,每一粒可大到直徑一、二十公分,果皮呈金黃色、皮層厚而粗糙多皺褶,有些看起來還真像虎頭模樣,因而被稱為虎頭柑,它的粗厚表皮是最好的保護層,只要不摔到或碰撞受傷,摘下來放上一、兩個月都沒問題,因此農家都會在年前摘果,新年祭祀內外諸神及阿公婆牌時,各挑一對放上供桌,便一直要「壓桌」到元宵之後才會取下,這段時期內屋子內外都可見到這種金黃色的「年柑」,在早年沒有太多過年飾品的環境中,還真能增加許多新年新禧的氛圍呢!
供桌上 伏虎生風味
主要做為家庭祭祀之用的虎頭柑,一般家庭的用量少則五、六對,多也不過一、二十對,而虎頭柑的結果量並不像柑橘可結果好幾百粒,而是只有五、六十粒,因中每戶人家只需在院後屋側種上一棵,便能滿足自家祭祀的需求,也因此,虎頭柑在臺灣一直都呈現零星栽培的狀態。大多數人家會把少有病蟲害的虎頭柑種在院後屋側,這種終年常綠的小喬木,枝幹堅韌,分枝多,枝葉繁茂,種在屋旁正好做為綠蔭樹。臺灣主要分佈在中、北部的客家庄,乃因它原產於中國的福建南部及廣東地區,臺灣省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的張清寬在他所寫的《果茶加工製造法》中認為:「係由廣東梅縣一帶客家先祖移居來臺時,除了將植茶、製茶技術傅入外,亦將果茶製作方法流傳下來⋯⋯。」
虎頭柑的身世更是特別,說法有二:一為酸橙(Citrus auranitium)與柚子雜交種,二是用柚子或桔子的母株當枮木,再嫁接上柑橘而成。闊卵形或闊橢圓形的葉子和柚子一樣,明顯的特徵是單身複葉,也就是靠近葉柄基部的地方多出狹倒心形的翼葉,但比一般柚子小很多,後面才正常的 樹葉,葉緣上半部有圓鈍齒,葉面濃綠色有光澤,反面則是淡綠色,葉面有油腺,稍加搓揉便可散發出強烈的芸香味(柑橘的香味)。虎頭柑的花也有令人喜愛的清香味,單生或數朵簇生於葉腋,白色的聚傘花序,有五片花瓣,近基部合生成好幾束。果實相當大,呈扁球形,表皮粗糙且厚、多皺褶,果肉相當酸,因此也被稱為酸柑。果未熟時苦而澀,果熟之後依舊酸到令大多數人無法入口,酸柑卻因它的酸,被中醫拿來當成藥,果實性味苦、酸、微寒;主要效用可行氣寬中,消食化痰,治療胸腹滿悶、胃脘脹痛、食積不化、痰多咳嗽、喉嚨發炎等症狀。
茶湯中 傳承出療效
就因為這些療效,加上在供桌上擺了大半個月的酸柑,非但沒有壞掉,反而因這段時間的放置,漸漸由酸味轉換為些許甜味,成了一種酸中帶甜,風味特殊的水果,節儉的客家人捨不得丟掉,當然就是拿來做虎頭柑茶,臺灣省茶葉改良廠臺東分場的張清寬在他所寫的《果茶加工製造法》中載:「由於早期醫藥不發達,茶農製作果茶之目的,除了拿它做為飲料用外,尚把果茶視為珍貴之藥材,相傳其具有潤喉、止咳、化痰、促進消化、治療腸炎、預防感冒、增進食慾、養顏美容等功效,放其時茶農家中人人必備果茶,以為居家良藥及饋贈親友之上等禮品。」
客家人自製的果茶,其實種類繁多,因水果的名字而有不同的茶名,用檸檬製成的稱為檸檬茶,用白柚製成的名為柚子茶,只有虎頭柑製成的茶,卻被稱為酸柑茶,顯然是為了強調虎頭柑中的酸,具有最佳的潤肺止咳功效。製作酸柑茶相當的耗時費工,製作時要先將果實洗淨,然後在接近果蒂的地方,用特殊的工具取下果帽(挖出一個小圓洞),再將果肉掏出來,去除種籽後加以絞碎,混入茶葉中充分拌合,使其初發酵約一個小時,便可回填入果殼內,蓋上另一小半的果皮蓋,為防止蓋子脫落,還得綁上繩子,看起來就像是南瓜瓣一般。由於果肉和果汁是茶中果香的重要來源,才要將果和茶混在一起;有些人也會為了茶的療效,還會加入許多的中草藥,常見的有:薄荷、甘草、紫蘇、陳皮、防風、佛手柑、杜仲、款冬花、大風草、尖尾風⋯等,張清寬的《果茶加工製造法》中也提及:「老一輩的茶農對果茶之藥效均深信不疑。據他們的經驗,放置年代愈久之果茶其療效愈佳⋯⋯。」
並不是將酸柑和茶綁在一起,就能變成酸柑茶,要製作出風味獨特的果茶,還要經過九蒸九曬的程序,每蒸一次,都得壓一次,才能讓酸柑茶慢慢夯實,而陽光的曝曬,主要是讓酸柑和茶葉、青草的味道充分融合,由原本的青澀味,逐漸因陽光的催化作用,逐漸轉為溫和而甘潤,歷經過多次的蒸、焙、壓、曬⋯⋯過程後,一粒粒的酸柑茶,大多硬得如石頭一般,才能算是大功告成。製成後堅硬如石頭的酸柑茶,由於內容密實且完全脫水,只要不再受潮,可以長久存放,且越陳越有味道,想要喝時,只要將茶果敲碎,果皮和茶葉都可以飲用,一般而言,酸柑茶的湯色呈半透明琥珀紅,充滿清甘圓潤的香氣,飲用起來立刻可感到喉韻清順,滋味芳醇,有些還帶點微酸,風味十分迷人。您可能真的不曾想過,生果很難入口的虎頭柑,卻可以加工製成酸柑茶,且這種茶在客家人的心目中,不僅是茶也是藥,當茶適合清飲,香氣溫婉、喉舌甘甜,氣蘊迷人;拿來當藥,自古就是舒緩扁桃腺發炎和降火氣的良方,無病時當茶飲喝,也能潤喉、爽聲、提神!
撰文、攝影:劉還月
上一篇
柑橘類水果成熟期安全用藥管理
下一篇
認養你的瓶中晶梨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9%
我喜歡:13%
很實用:10%
夠新奇:8%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林*盈(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5/05/12
很棒的解說
小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5/08
很棒
chousales(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5/07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