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
刊登日:105/06/08
1,505
情緒穩定是我們常常期待孩子能表現出的特質,那是一種對於自己及他人的情緒能夠了解、接受,也能用適當的方式反應出情緒的特質,不會過度表現自己的情緒,也不會過度抑鬱自己的感受。
先前幾期曾介紹過孩子出生時的氣質,例如有些孩子情緒正向、情緒反應較弱,可能在小時侯帶的時候覺得輕鬆。身為家長除了對他氣質的了解,順著氣質培養穩定的情緒外,在情緒教養上你可以試著這樣做,也許也能將家中情緒較負向、反應度大的孩子教養出穩定的情緒。
1.溫和但堅持的教養方式
在父母的教養方式中可區分為兩種向度,一是對情緒的「接受度」,接受度高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情緒是支持、接受的(想對孩子表達:我了解,我感受到你的情緒了);但是,這還要配合另一個向度,就是對行為的「要求度」,如果對於行為的家規之要求是明確、不敷衍的遵行,在執行時解釋為何訂這規矩,也鼓勵孩子說出他們對家規的反應和感想,那麼,所教養出來的孩子就會較獨立,也會有較好的溝通能力。這兩向度的結合就是對情緒溫和接受但對行為規範堅守的教養方式。
2.了解父母自己的情緒哲學
父母了解自己的情緒嗎?知道自己在面對情緒時,你自己的情緒哲學是什麼嗎?有人覺得情緒是自然、重要、豐富生命旅程的調味料,而有人覺得情緒使人軟弱、困窘而應該壓抑下去;有人覺得正向情緒如快樂、愉快是被允許的,而負向情緒如憤怒、悲哀、恐懼是沒用的,應該被丟掉的;有人覺得情緒是改變的契機,當情緒來時迎向情緒,而有人覺得情緒是可怕的毒蛇猛獸,避之惟恐不及。父母這樣
的情緒哲學其實就決定你的教養態度,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及未來的社交能力。
請想像當手足間在吵鬧時,如果父母的情緒哲學是:哭泣是沒有用的,吵鬧是擾人的情緒,雖然他不是拒絕孩子的父母親,但用了太多理性、大道理來解釋這樣的情緒是不好的、不應該的、要壓抑、要抹平的,那孩子在面對自己滿腔的情緒卻無處宣洩外,還會被標籤為無用的,久了之後,不僅對自己混亂的情緒無法接受外,也會對他人有這相同情緒也會過度理智而無法被他人接受。而過去的研究也發現社會犯罪者的成長時情緒也常是被如此被忽視、壓抑的。
3.追蹤孩子的情緒但不過度
當孩子還不知自己內在那奔騰的情緒為何時,一個細心的母親(照顧者)可以知道他眼神接觸是邀請,他轉過臉去是拒絕,他的掙扎是自己快無法控制的表現而母親又能適時給予回應,這些雖然只是幾毫秒的反應,這孩子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狀態是被接受,被關注的,但又不是過度介入的。有的母親會過度焦慮的介入孩子的每一個咳嗽、每一個噴嚏,小心翼翼的趕快反應,這反而可能讓孩子過度擔心自己這些反應是否是很可怕的狀況,可能讓孩子在對於自己空間、情緒的調節造成混亂,不知如何因應。
4.標的情緒,把它說出口
所以有了先前細心的母親在追踪孩子的情緒,下一步就是試圖標的那混亂的情緒,並試著讓它說出口。在神經心理學家的研究中發現,當你試圖標的你的混亂情緒時,你正在冷靜你的大腦神經,所以當某一件事觸動你的一些自動化想法,而引發了巨大的情緒生理反應時,第一件事是先滅這生理的火,那就是看清且命名這個巨大情緒為何,當你知道:哦∼這叫嫉妒,是,我在嫉妒!情緒的威力就可以少了一大半,然後試著說出口,不論是對你的爸媽、對你的好友或是心中的天使說,你會發現悶在心中與說出口來是有這麼大的不同。這是一個掌控自己情緒重要的一個步驟,而還不太懂情緒是什麼或亂發脾氣的2、3歲孩子就更需要大人的協助,幫他命名(然後由他來確認),請他說出口。
5.面對情緒,不批判情緒
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面對問題,所以父母看到亂發脾氣的孩子不是一味的相信人都有負面情緒,然後不(敢)理會,等孩子自然消失,這比處理不好情緒(轉移注意力、抹煞情緒)的父母更糟。在面對情緒的前提是要了解,情緒與行為是不同的:孩子因為挫折需要媽媽秀秀,而做出打弟妹的行為來引起注意,此時要試圖堅守壞行為(打人)是不被允許,但內在情緒是需要被呵護、關注的教養方式,讓孩子知道:我知道你的情緒,但這行為是不好的。父母不被壞行為轉移注意力而沒看到他背後的情緒。讓他從這次的風暴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適當的方法,所以每一次的壞情緒不一定都是糟的,有可能其實是學習調節情緒的機會。
6. 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最後,也是萬古不變的核心教養態度,就是同理心(可見8月份《鄉間小路》),能對孩子感受身受的去同理他的情緒。多一份安全感的孩子,不需要擔心父母會不會離開他,不用擔心會不會忽略他,自然而然可以穩定地表現出他獨特的特質了。
文╱周舒翎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臨床心理師
圖╱廖桂寧
先前幾期曾介紹過孩子出生時的氣質,例如有些孩子情緒正向、情緒反應較弱,可能在小時侯帶的時候覺得輕鬆。身為家長除了對他氣質的了解,順著氣質培養穩定的情緒外,在情緒教養上你可以試著這樣做,也許也能將家中情緒較負向、反應度大的孩子教養出穩定的情緒。
1.溫和但堅持的教養方式
在父母的教養方式中可區分為兩種向度,一是對情緒的「接受度」,接受度高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情緒是支持、接受的(想對孩子表達:我了解,我感受到你的情緒了);但是,這還要配合另一個向度,就是對行為的「要求度」,如果對於行為的家規之要求是明確、不敷衍的遵行,在執行時解釋為何訂這規矩,也鼓勵孩子說出他們對家規的反應和感想,那麼,所教養出來的孩子就會較獨立,也會有較好的溝通能力。這兩向度的結合就是對情緒溫和接受但對行為規範堅守的教養方式。
2.了解父母自己的情緒哲學
父母了解自己的情緒嗎?知道自己在面對情緒時,你自己的情緒哲學是什麼嗎?有人覺得情緒是自然、重要、豐富生命旅程的調味料,而有人覺得情緒使人軟弱、困窘而應該壓抑下去;有人覺得正向情緒如快樂、愉快是被允許的,而負向情緒如憤怒、悲哀、恐懼是沒用的,應該被丟掉的;有人覺得情緒是改變的契機,當情緒來時迎向情緒,而有人覺得情緒是可怕的毒蛇猛獸,避之惟恐不及。父母這樣
的情緒哲學其實就決定你的教養態度,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及未來的社交能力。
請想像當手足間在吵鬧時,如果父母的情緒哲學是:哭泣是沒有用的,吵鬧是擾人的情緒,雖然他不是拒絕孩子的父母親,但用了太多理性、大道理來解釋這樣的情緒是不好的、不應該的、要壓抑、要抹平的,那孩子在面對自己滿腔的情緒卻無處宣洩外,還會被標籤為無用的,久了之後,不僅對自己混亂的情緒無法接受外,也會對他人有這相同情緒也會過度理智而無法被他人接受。而過去的研究也發現社會犯罪者的成長時情緒也常是被如此被忽視、壓抑的。
3.追蹤孩子的情緒但不過度
當孩子還不知自己內在那奔騰的情緒為何時,一個細心的母親(照顧者)可以知道他眼神接觸是邀請,他轉過臉去是拒絕,他的掙扎是自己快無法控制的表現而母親又能適時給予回應,這些雖然只是幾毫秒的反應,這孩子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狀態是被接受,被關注的,但又不是過度介入的。有的母親會過度焦慮的介入孩子的每一個咳嗽、每一個噴嚏,小心翼翼的趕快反應,這反而可能讓孩子過度擔心自己這些反應是否是很可怕的狀況,可能讓孩子在對於自己空間、情緒的調節造成混亂,不知如何因應。
4.標的情緒,把它說出口
所以有了先前細心的母親在追踪孩子的情緒,下一步就是試圖標的那混亂的情緒,並試著讓它說出口。在神經心理學家的研究中發現,當你試圖標的你的混亂情緒時,你正在冷靜你的大腦神經,所以當某一件事觸動你的一些自動化想法,而引發了巨大的情緒生理反應時,第一件事是先滅這生理的火,那就是看清且命名這個巨大情緒為何,當你知道:哦∼這叫嫉妒,是,我在嫉妒!情緒的威力就可以少了一大半,然後試著說出口,不論是對你的爸媽、對你的好友或是心中的天使說,你會發現悶在心中與說出口來是有這麼大的不同。這是一個掌控自己情緒重要的一個步驟,而還不太懂情緒是什麼或亂發脾氣的2、3歲孩子就更需要大人的協助,幫他命名(然後由他來確認),請他說出口。
5.面對情緒,不批判情緒
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面對問題,所以父母看到亂發脾氣的孩子不是一味的相信人都有負面情緒,然後不(敢)理會,等孩子自然消失,這比處理不好情緒(轉移注意力、抹煞情緒)的父母更糟。在面對情緒的前提是要了解,情緒與行為是不同的:孩子因為挫折需要媽媽秀秀,而做出打弟妹的行為來引起注意,此時要試圖堅守壞行為(打人)是不被允許,但內在情緒是需要被呵護、關注的教養方式,讓孩子知道:我知道你的情緒,但這行為是不好的。父母不被壞行為轉移注意力而沒看到他背後的情緒。讓他從這次的風暴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適當的方法,所以每一次的壞情緒不一定都是糟的,有可能其實是學習調節情緒的機會。
6. 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最後,也是萬古不變的核心教養態度,就是同理心(可見8月份《鄉間小路》),能對孩子感受身受的去同理他的情緒。多一份安全感的孩子,不需要擔心父母會不會離開他,不用擔心會不會忽略他,自然而然可以穩定地表現出他獨特的特質了。
文╱周舒翎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臨床心理師
圖╱廖桂寧
上一篇
如何選購優質、安全的柑橘果品
下一篇
解密! 營養午餐大小事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7%
我喜歡:57%
很實用:11%
夠新奇:3%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9/08
GOOD
蕭湘(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9/08
讚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9/08
好文章
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9/08
好文
老牛(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18
好
chousales(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17
good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14
好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14
優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14
好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14
好
Sunny(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6/08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