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一生一定要走一段千里慢行
刊登日:105/08/01
323
愛,是一種行動;行動,是對愛的詮釋。若有人問起:「你覺得一個人的影響力有多少?」有一個答案是:「遠及千里。」因為,串聯起相同心意,同走在一條名為守護的步道上,多走一步,就生出更多力量來,看顧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摯愛的土地。
愈是緊張、快速、注重效率的時代,我們的內在愈渴望一種能讓整個心安靜下來的連結。終於,我們開車驅入鄉野山林,停車場離步道口愈近愈好,提起腳步卻從未發現,腳底下的步道石階、左右邊的山崖山壁,都是灰撲撲的水泥。我們是走在自然的鄉野小徑中?還是走在水泥排水溝上?根據〈雙北郊山步道舖面調查〉,臺北市郊山毫無人工鋪面的自然步道只剩一成,大自然難以呼吸,也顯現出臺灣在長期注重開發拚經濟之後,「為了便利,瘋狂消耗」成為一種破壞。
夢想,11號國道徒步環島
正因目睹臺灣美好的鄉村景觀快速消逝而憂心,2006 年起,黃武雄、小野和徐仁修發起「千里步道運動」,一場寧靜的「大地運動」持之以恆的展開。希望藉由探查,創設出一條暱稱為「11 號國道」的美麗環島步道,讓人們能夠「用雙腳丈量自己的大地,用雙手親撫沿路的古跡」,「以徒步去走遠路,騎單車環島,走過一村又一鎮,沒有汽機車的威脅與工業汙染,只有美麗的山海與清綠的田野風光」。拜訪臺灣鄉野的路途中,慢行,讓記憶深刻,也讓心跟土地真實連結,夜深了,行者留宿還能促進沿途社區的小民經濟。發起人之一黃武雄更特別書寫〈從千里步道談環保運動〉,援引七○年代美國反戰運動成功重建美國社會價值觀之例,一方面重申千里步道運動翻轉社會內在價值的期盼,重建環境倫理,並勾勒人們以雙腳親近感受自然的美好畫面,不應被資本工業包裝的「文明」無止盡掠奪而犧牲;同時,也讓社會大眾從辯證的論述中看見當前荒謬的社會主流價值觀。
連結,把過去的留給未來的
轉眼這場公民運動已推動將近10 年,隨後「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於2010 年成立,副執行長徐銘謙說,在建構千里步道環島路網的目標下,協會開放的平台角色,讓跨NGO 及號召公民參與變得容易,彼此互相包容,凝聚共識,然後發展出吸引社會大眾關注的論述。知名度很高的「虎尾糖廠追火車」就是一例。在找尋路線時,恰巧聲援了當時虎尾搶救鐵軌的行動,對在地故事有更深層的了解,於是發起「騎單車追火車」的行動,轉變當時公部門要拆鐵道發展鐵馬觀光的政策,重現舊日台糖「五分車」滿載甘蔗駛近糖廠的風情。隨著2007 年首辦之後,年年辦理,在地社區力量與人力資源結合之外,也讓資產保存的價值實踐在公眾的參與裡。「我們在做的,就是串聯起自然、人文,還有看不見的時間,把過去的,保留給未來的。」徐銘謙說。
共好,手作步道工作假期
讓社會大眾知道協會在做什麼,哪怕是深具挑戰的新觀念,仍會得到認同與支持,創造出新的可能性。2006 年環評通過後,台26 線開闢與否的社會爭議一起,扯動大量湧入「搶看最後一眼」的環境消費,造成阿塱壹古道以及兩端的部落面臨急迫的生存危機,千里步道運動思考在「反對開路」與「當地人用路」外的第三個觀點,認為無論最後路開不開,當地居民都需要學習「生態旅遊」來維護發展。推動「手」護阿朗壹的付費「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協助社區修護古道,甚至被在地文化感動,讓社區相信有別於遊覽車和來客數之外,有更細緻的方式能夠促成社區經濟發展。政府2012 年劃成自然保護區後,在單日限額申請與聘僱當地解說員的規定下,居民願意承受交通的不便,也成功保留臺灣最後一段海岸線的美麗風光。
「這個結果,是匯聚許多內外在條件才能達成的」徐銘謙強調。從憂心步道沖蝕溝惡化,投入這個公共議題後,同時有社團法人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屏東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心力投注與社區力量的加入等等,終於水到渠成。而這樣擴大深化社區參與的模式,也在南澳工作假期中,在住民、訪客、政府等角色在環境保護和在地發展中走出一種「共好」的模式,不被強勢的資本商業模式壟斷,又能強化社區與步道的連結,來訪民眾也能了解遊程背後的真義。這樣的成果,實踐了千里步道運動的精神原型,實實在在的培養公民意識,為建立一個健全公民社會而努力。
參與,構結一面千里生態綠網
千里步道運動的活動型態很多元,從環島路網到手作步道之外,步道實地調查提出政府參考政策,印製守護步道地圖,透過智庫沙龍講座、教授「步道學」培育守護郊山能量,今年的目標在串聯城市生態綠網。為了推動這許許多多的動靜態活動,協會雖然編制人力少,但是善於引進資源,千里步道資訊組長陳朝政舉2014 年邀請冰島和英國專業者來臺分享為例,帶給很多人刺激跟想像,從國外的案例來反思臺灣在團隊經營、活動設計、風險管理這些方面的不足或問題,協會成員也收穫很多。不停嘗試引進新資源、新技術,也能讓社會大眾更容易參與,從點到面,終究會形成一張人力綠網。「臺灣普遍對環境,特別是純粹的環境的議題比較疏離,除非連結到生活;我覺得學習在自然裡生活很重要,當你會炒菜,你才開始會有意識的去分蔥跟蒜有什麼不一樣。」當我們開始重視,對環境就會想了解更多,從心裡很自然的生出一種由內而外的力
量,然後,成為行動。
你心中有一條自己的步道嗎?你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文學家小野認為,每個人都有一條無論寂寞或孤獨,會想去走走的步道;他也說,我希望,以後每個臺灣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步道,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歷史,然後串連起來,就會變成千里步道。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電話:(02)2923-6464 分機17、21
電郵:tmitrail2006@hibox.hinet.net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 號(福和國中校內)
2015 臺灣步道日—換你來說一個步道的故事
第二年「臺灣步道日」來了!從去年起,台灣千里步道倡議推動,訂每年六月第一個周六為「臺灣步道日」,立下愛護山林的誓言,藉一個步道主題,邀請社會大眾來參與,在這天讓自己全心全意與步道緊密連結,同時,也提醒社會關注正在面臨的環境問題。步道日元年,以「為步道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起了頭,獲得許多個人和團體響應,今年,每個人都來「說一個步道的故事」,可能是年幼時的上學路、牽著爸爸大手走的路、被家人帶著去拜拜的路……,2015 年6 月6 日,請你來說你和步道的故事。活動細節請查詢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官網或臉書。
撰文:林佳燕 圖片提供: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愈是緊張、快速、注重效率的時代,我們的內在愈渴望一種能讓整個心安靜下來的連結。終於,我們開車驅入鄉野山林,停車場離步道口愈近愈好,提起腳步卻從未發現,腳底下的步道石階、左右邊的山崖山壁,都是灰撲撲的水泥。我們是走在自然的鄉野小徑中?還是走在水泥排水溝上?根據〈雙北郊山步道舖面調查〉,臺北市郊山毫無人工鋪面的自然步道只剩一成,大自然難以呼吸,也顯現出臺灣在長期注重開發拚經濟之後,「為了便利,瘋狂消耗」成為一種破壞。
夢想,11號國道徒步環島
正因目睹臺灣美好的鄉村景觀快速消逝而憂心,2006 年起,黃武雄、小野和徐仁修發起「千里步道運動」,一場寧靜的「大地運動」持之以恆的展開。希望藉由探查,創設出一條暱稱為「11 號國道」的美麗環島步道,讓人們能夠「用雙腳丈量自己的大地,用雙手親撫沿路的古跡」,「以徒步去走遠路,騎單車環島,走過一村又一鎮,沒有汽機車的威脅與工業汙染,只有美麗的山海與清綠的田野風光」。拜訪臺灣鄉野的路途中,慢行,讓記憶深刻,也讓心跟土地真實連結,夜深了,行者留宿還能促進沿途社區的小民經濟。發起人之一黃武雄更特別書寫〈從千里步道談環保運動〉,援引七○年代美國反戰運動成功重建美國社會價值觀之例,一方面重申千里步道運動翻轉社會內在價值的期盼,重建環境倫理,並勾勒人們以雙腳親近感受自然的美好畫面,不應被資本工業包裝的「文明」無止盡掠奪而犧牲;同時,也讓社會大眾從辯證的論述中看見當前荒謬的社會主流價值觀。
連結,把過去的留給未來的
轉眼這場公民運動已推動將近10 年,隨後「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於2010 年成立,副執行長徐銘謙說,在建構千里步道環島路網的目標下,協會開放的平台角色,讓跨NGO 及號召公民參與變得容易,彼此互相包容,凝聚共識,然後發展出吸引社會大眾關注的論述。知名度很高的「虎尾糖廠追火車」就是一例。在找尋路線時,恰巧聲援了當時虎尾搶救鐵軌的行動,對在地故事有更深層的了解,於是發起「騎單車追火車」的行動,轉變當時公部門要拆鐵道發展鐵馬觀光的政策,重現舊日台糖「五分車」滿載甘蔗駛近糖廠的風情。隨著2007 年首辦之後,年年辦理,在地社區力量與人力資源結合之外,也讓資產保存的價值實踐在公眾的參與裡。「我們在做的,就是串聯起自然、人文,還有看不見的時間,把過去的,保留給未來的。」徐銘謙說。
共好,手作步道工作假期
讓社會大眾知道協會在做什麼,哪怕是深具挑戰的新觀念,仍會得到認同與支持,創造出新的可能性。2006 年環評通過後,台26 線開闢與否的社會爭議一起,扯動大量湧入「搶看最後一眼」的環境消費,造成阿塱壹古道以及兩端的部落面臨急迫的生存危機,千里步道運動思考在「反對開路」與「當地人用路」外的第三個觀點,認為無論最後路開不開,當地居民都需要學習「生態旅遊」來維護發展。推動「手」護阿朗壹的付費「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協助社區修護古道,甚至被在地文化感動,讓社區相信有別於遊覽車和來客數之外,有更細緻的方式能夠促成社區經濟發展。政府2012 年劃成自然保護區後,在單日限額申請與聘僱當地解說員的規定下,居民願意承受交通的不便,也成功保留臺灣最後一段海岸線的美麗風光。
「這個結果,是匯聚許多內外在條件才能達成的」徐銘謙強調。從憂心步道沖蝕溝惡化,投入這個公共議題後,同時有社團法人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屏東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心力投注與社區力量的加入等等,終於水到渠成。而這樣擴大深化社區參與的模式,也在南澳工作假期中,在住民、訪客、政府等角色在環境保護和在地發展中走出一種「共好」的模式,不被強勢的資本商業模式壟斷,又能強化社區與步道的連結,來訪民眾也能了解遊程背後的真義。這樣的成果,實踐了千里步道運動的精神原型,實實在在的培養公民意識,為建立一個健全公民社會而努力。
參與,構結一面千里生態綠網
千里步道運動的活動型態很多元,從環島路網到手作步道之外,步道實地調查提出政府參考政策,印製守護步道地圖,透過智庫沙龍講座、教授「步道學」培育守護郊山能量,今年的目標在串聯城市生態綠網。為了推動這許許多多的動靜態活動,協會雖然編制人力少,但是善於引進資源,千里步道資訊組長陳朝政舉2014 年邀請冰島和英國專業者來臺分享為例,帶給很多人刺激跟想像,從國外的案例來反思臺灣在團隊經營、活動設計、風險管理這些方面的不足或問題,協會成員也收穫很多。不停嘗試引進新資源、新技術,也能讓社會大眾更容易參與,從點到面,終究會形成一張人力綠網。「臺灣普遍對環境,特別是純粹的環境的議題比較疏離,除非連結到生活;我覺得學習在自然裡生活很重要,當你會炒菜,你才開始會有意識的去分蔥跟蒜有什麼不一樣。」當我們開始重視,對環境就會想了解更多,從心裡很自然的生出一種由內而外的力
量,然後,成為行動。
你心中有一條自己的步道嗎?你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文學家小野認為,每個人都有一條無論寂寞或孤獨,會想去走走的步道;他也說,我希望,以後每個臺灣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步道,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歷史,然後串連起來,就會變成千里步道。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電話:(02)2923-6464 分機17、21
電郵:tmitrail2006@hibox.hinet.net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 號(福和國中校內)
2015 臺灣步道日—換你來說一個步道的故事
第二年「臺灣步道日」來了!從去年起,台灣千里步道倡議推動,訂每年六月第一個周六為「臺灣步道日」,立下愛護山林的誓言,藉一個步道主題,邀請社會大眾來參與,在這天讓自己全心全意與步道緊密連結,同時,也提醒社會關注正在面臨的環境問題。步道日元年,以「為步道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起了頭,獲得許多個人和團體響應,今年,每個人都來「說一個步道的故事」,可能是年幼時的上學路、牽著爸爸大手走的路、被家人帶著去拜拜的路……,2015 年6 月6 日,請你來說你和步道的故事。活動細節請查詢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官網或臉書。
撰文:林佳燕 圖片提供: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上一篇
食材你好-蓮
下一篇
精進設施養分與水分利用效率(下)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2%
我喜歡:30%
很實用:9%
夠新奇:4%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4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2/08
GOOD
莊*輝(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2/08
讚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02
好
阿秀(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01
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