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臺灣水田和殺草劑
刊登日:105/11/03
2,630
根據農委會的數據,臺灣水稻田佔了全臺總耕作面積80萬公頃的的四分之一以上,約為25萬公頃,另外,已處在休耕的面積,亦有高達22萬公頃之譜,合計佔總耕地的一半以上,主要的耕地集中地在彰化、雲林、嘉義、臺中等地。值得注意的是,臺灣的稻米自給率達90%以上,但是糧食的自給率卻未達35%,原因之一,即是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麵食、西化餐點的選擇,造成對小麥的進口有高度的依賴。另一方面,對於休耕田,政府每年撥給高達百億元以上的補助經費,也因此,「吃米救臺灣」運動、乃至今年起實施的復耕、轉作等補助政策紛紛出籠,目的均在讓農田恢復地力,增加農業就業機會、減少化學農藥的支出等。
認識殺草劑和雜草種類
殺草劑的分類方式很多,一般可依殺害作用分為選擇性殺草劑和非選擇性殺草劑,意即前者能撲殺雜草,而對於作物生長無殺害作用。而後者對所有的植物都有殺害作用。另外,可依各種作用機制,如光合作用阻斷性( 破壞電子傳遞鏈)、胺基酸合成阻斷、胺基酸代謝阻斷等等來細分。此外,分類上亦可依殺草劑作用點,分為接觸性殺草劑或轉移性的殺草劑,前者只在藥劑接觸部位有殺害性,後者可被根或地上部分吸收後轉移至作用點。在水田上的分類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有依施用的時機點,即分為雜草萌前或萌後的處理。
水田中的雜草仍以禾木科和莎草科雜草為主要禍害。其中, 禾木科的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和紅稗草 (Ec hi noc hloa colon a L . ) L i n k ) 在田間有高養份競爭性,是一年生禾木科的水田雜草代表。莎草科的球花蒿草(C y p e r u s d i f f o rmi s L . ),有很強的繁殖力;螢藺( Scirpus jncoides Rox b . ) 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尤其對萌前殺草蠅的抗性高。雲林莞草( 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和雙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L.)具有地下繁殖莖,為多年生的頑強雜草代表之二。
老藥頭有被取代的需求性
臺灣水田處於亞熱帶環境,因應環境引起的雜草、蟲害、病害,每年投入的農藥用量非常可觀。根據藥毒所的統計資料,2011年全臺農藥銷售額(以廠價統計)為62.8億元,接近37,000公噸的農藥使用統計量,換算成每公頃農藥的年使用量高達20公噸以上。從數字上解讀的意義是,每年臺灣農田以各種形式,包括蒸散、逕流、揮發、沖洗、風擾、植物吸收、土壤固化等等的模式,消耗這些化學農藥,其中殺草劑佔了25%,殺蟲劑和殺菌劑分別佔41%和29%。而殺草劑中的「非選擇性殺草劑」,以固殺草佔了4 4.4%、嘉磷塞32%、巴拉刈23.4%共佔了99%,三者三分天下。
「水田用殺草劑」中,筆者整理目前已登記的化學藥劑者共有5 0 種,商品更達2 5 0 種以上,其中,最多的為丁拉樂滅草( 14 種商品)、丁基拉草( 41種商品)、施得圃( 3 1 種商品)、樂滅草(19 種商品),其中,丁拉免速隆和丁基拉草在2 0 11 年的銷售額,即分別佔了「水田用殺草劑」的21%和15%。這兩類水田用藥劑,已有數十年的使用歷史,舊藥劑在抗藥性、省工性、安全性等方面,已因臺灣農民老年化的大環境而有了新型藥劑的需求性。近一、二年來,國際間新型殺草劑推出不斷,各植保公司巨擎在產品的研究和通路進行各式整合,如日本SDS Biotech和美國Gowan,即在新型水稻藥劑上聯合進軍歐洲市場。
文圖 吳展才 臺灣大學園藝所博士
認識殺草劑和雜草種類
殺草劑的分類方式很多,一般可依殺害作用分為選擇性殺草劑和非選擇性殺草劑,意即前者能撲殺雜草,而對於作物生長無殺害作用。而後者對所有的植物都有殺害作用。另外,可依各種作用機制,如光合作用阻斷性( 破壞電子傳遞鏈)、胺基酸合成阻斷、胺基酸代謝阻斷等等來細分。此外,分類上亦可依殺草劑作用點,分為接觸性殺草劑或轉移性的殺草劑,前者只在藥劑接觸部位有殺害性,後者可被根或地上部分吸收後轉移至作用點。在水田上的分類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有依施用的時機點,即分為雜草萌前或萌後的處理。
水田中的雜草仍以禾木科和莎草科雜草為主要禍害。其中, 禾木科的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和紅稗草 (Ec hi noc hloa colon a L . ) L i n k ) 在田間有高養份競爭性,是一年生禾木科的水田雜草代表。莎草科的球花蒿草(C y p e r u s d i f f o rmi s L . ),有很強的繁殖力;螢藺( Scirpus jncoides Rox b . ) 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尤其對萌前殺草蠅的抗性高。雲林莞草( 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和雙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L.)具有地下繁殖莖,為多年生的頑強雜草代表之二。
老藥頭有被取代的需求性
臺灣水田處於亞熱帶環境,因應環境引起的雜草、蟲害、病害,每年投入的農藥用量非常可觀。根據藥毒所的統計資料,2011年全臺農藥銷售額(以廠價統計)為62.8億元,接近37,000公噸的農藥使用統計量,換算成每公頃農藥的年使用量高達20公噸以上。從數字上解讀的意義是,每年臺灣農田以各種形式,包括蒸散、逕流、揮發、沖洗、風擾、植物吸收、土壤固化等等的模式,消耗這些化學農藥,其中殺草劑佔了25%,殺蟲劑和殺菌劑分別佔41%和29%。而殺草劑中的「非選擇性殺草劑」,以固殺草佔了4 4.4%、嘉磷塞32%、巴拉刈23.4%共佔了99%,三者三分天下。
「水田用殺草劑」中,筆者整理目前已登記的化學藥劑者共有5 0 種,商品更達2 5 0 種以上,其中,最多的為丁拉樂滅草( 14 種商品)、丁基拉草( 41種商品)、施得圃( 3 1 種商品)、樂滅草(19 種商品),其中,丁拉免速隆和丁基拉草在2 0 11 年的銷售額,即分別佔了「水田用殺草劑」的21%和15%。這兩類水田用藥劑,已有數十年的使用歷史,舊藥劑在抗藥性、省工性、安全性等方面,已因臺灣農民老年化的大環境而有了新型藥劑的需求性。近一、二年來,國際間新型殺草劑推出不斷,各植保公司巨擎在產品的研究和通路進行各式整合,如日本SDS Biotech和美國Gowan,即在新型水稻藥劑上聯合進軍歐洲市場。
文圖 吳展才 臺灣大學園藝所博士
上一篇
胡蘿蔔怎麼買
下一篇
保健型油脂之開發新趨勢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88%
我喜歡:0%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1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