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名揚四海凍頂茶鹿谷茶鄉
刊登日:105/11/15
1,672
南投縣鹿谷鄉多年來以凍頂烏龍茶名揚四海,凍頂為地名,烏龍為茶樹品種。正確的說,就是摘採心葉半開、二葉全開的青心烏龍茶芽為原料,發酵度在25 ~35%之間,揉捻整型為半球型的烏龍茶,不僅被譽為「臺灣茶中之聖」而名揚四海,幾乎也成了優質烏龍茶的代名詞。
凍頂是不折不扣的地名,在現今鹿谷鄉的行政劃分上,屬於「凍頂巷」,也是麒麟潭邊的「凍頂山」。據說先民早期少有鞋子可穿,每屆寒冬都必須「凍著腳尖上山頂」而得名;而以鳳凰、永隆、彰雅三村為凍頂茶早期發源地,再逐漸擴及至廣興、內湖、和雅、初鄉等地,這也是鹿谷鄉所產茶葉通稱為凍頂烏龍茶的緣由。整個來說,鹿谷茶區大多分佈在海拔600~1,200公尺的山坡地上。凍頂茶的由來,據說可直溯至1855年的清朝咸豐年間,鹿谷先賢林鳳池赴福建應試,高中「舉人」,衣錦還鄉時從武夷山帶回36株青心烏龍茶苗,其中部份種植在麒麟潭邊的山麓上,經由當地特有的山嵐雲霧滋潤而大放異彩,成了今日「凍頂茶」的濫觴。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不僅在臺灣茶市場居於領先地位,也成了家喻戶曉、馳名中外的臺灣「名產」。儘管因年代久遠,屋頂的鱗鱗千瓦早已為紅色鐵皮所取代,原本象徵古代科舉功名的旗桿臺也寂寥地綣縮在禾埕一角,但愛茶如我每次前往鹿谷,總會在林鳳池留下的古厝前泡茶舉杯,作為對凍頂茶傳承的一份敬意,而至今依然辛勤種茶製茶的林家後代也樂於提供桌椅,賓主盡歡。
世居凍頂巷的「哲園有機茶」主人蘇文哲,對於凍頂茶的由來卻有不同的說法,他說蘇家祖先早於清朝康熙23年(1684年)即已渡臺,並在乾隆年間前往凍頂山開墾種茶,有《凍頂蘇氏宗譜》為證。他特別取出泛黃的獎狀表示,凍頂茶至臺灣光復後才逐漸嶄露頭角,而1948年臺中縣政府第一張「茶園增產競賽」獎狀就落在他家。1951年南投縣政府開始推廣製茶並主辦競賽,由省府農林廳所頒發的首屆頭等獎得主蘇汝評就是他的父親。且由於連續六屆頭等獎都落在凍頂巷,因此鹿谷鄉所產茶葉才統稱為凍頂茶,而「彰雅村凍頂巷」也從此揚眉吐氣,成為全臺最長且最風光的「茶巷」了。
根據地方記載,凍頂茶其實最早植於彰雅村凍頂巷旁的「凍頂坪」上,後來逐漸沿著山坡擴散至麒麟潭四周,在茶產業興盛後才擴及到鹿谷鄉全部13個村。與所有半發酵茶的製作工序大致相同,包括採菁、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至炒菁、揉捻、烘乾等步驟,不同的是,凍頂茶在揉捻、初乾後尚須以布球包裹後重複「熱團揉」,這也是製造凍頂茶獨特的技藝,非得練就一身的「功夫」不可。所謂「團揉」是以布巾將茶葉包裹為一個個圓球狀,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機來回搓壓,並不時將茶葉攤開打散以散熱,團揉過後的茶葉因而更為緊結成為半球狀。鹿谷鄉農會資深主任林獻堂說,凍頂茶的發酵程度較文山包種茶稍重,過去大多在30%以上,不過近年來受消費者偏愛高山茶清香口味的影響,發酵度已紛紛降低至20~25%左右。由於凍頂茶的加工過程十分繁複精細,製造過程均經布球團揉,使得外觀緊結成半球型,茶葉色澤墨綠鮮豔,條索緊結彎曲;沖泡後湯色蜜黃明亮、香氣濃郁,滋味醇厚甘潤,喉韻回甘強,因此最受消費市場的青睞。
儘管規模不如新北市的「坪林茶業博物館」,由鹿谷鄉農會斥資興建的「茶業文化館」,堪稱是最具凍頂茶特色的專業博物館了。原本於1996年10月正式開放、占地約200坪的文化館,以及1983年落成的「茶葉推廣大樓」,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時均嚴重受創,目前所見建築係整建後的規模。如浴火鳳凰般重生的茶業文化館,於2000年再度對外開放,儘管2013年6月的中部地震再度受創,除部分樓層暫停開放整修外,外觀仍完整屹立在鹿谷主要幹道中正路上,採三層樓古樸建築;結合了茶文化推廣與鹿谷茶鄉的觀光休閒特色,不僅完整展示了鹿谷鄉農業發展的縮影,也是認識茶鄉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其中一樓大廳為鹿谷鄉農特產品展示中心與門市,包括頂級凍頂茶、茶具以及茶酒、茶梅、茶瓜子等相關產品展售。二樓則規劃為茶業文物展示廳、茶藝教室及簡報中心三大區域;三樓作為綜合農林業展示中心,包括自然森林生態、年代悠久的農具與製茶器皿收藏展示等。長年隱居鹿谷內湖村的臺灣岩礦壺原創名家鄧丁壽,九二一大地震後以鐵皮屋重建工作室,並免費教導失業茶農製壺,多年來培育了不少傑出的壺藝家。今年則融入唐朝三疊水的概念,搭建了一座仿唐式風格外觀的工作室兼私人博物館,再加入些許佛教文化特色,命名為「我的精舍」。他也充分利用原有的巨石搭配庭園,成就天然的戶外泡茶空間,在綠浪推湧的茶園之間,透出自然古樸的莊嚴之美,也成了當地醒目的新地標。
在鹿谷前往溪頭與杉林溪的路上,由三合院農舍與竹管厝所成就的「鹿谷觀光農園」特別受到矚目:曾於2000年榮膺「臺灣十大傑出農民」的主人張裕源,結合了地方產業與竹藝文化,由當地碩果僅存的竹藝老師傅,採用地方盛產的孟宗竹搭建竹管厝,做為茶藝館與餐廳;而內部的陳設也多以竹器為主,如竹吊燈罩、竹桌、竹椅、竹燈籠、竹藝品等。
凍頂是不折不扣的地名,在現今鹿谷鄉的行政劃分上,屬於「凍頂巷」,也是麒麟潭邊的「凍頂山」。據說先民早期少有鞋子可穿,每屆寒冬都必須「凍著腳尖上山頂」而得名;而以鳳凰、永隆、彰雅三村為凍頂茶早期發源地,再逐漸擴及至廣興、內湖、和雅、初鄉等地,這也是鹿谷鄉所產茶葉通稱為凍頂烏龍茶的緣由。整個來說,鹿谷茶區大多分佈在海拔600~1,200公尺的山坡地上。凍頂茶的由來,據說可直溯至1855年的清朝咸豐年間,鹿谷先賢林鳳池赴福建應試,高中「舉人」,衣錦還鄉時從武夷山帶回36株青心烏龍茶苗,其中部份種植在麒麟潭邊的山麓上,經由當地特有的山嵐雲霧滋潤而大放異彩,成了今日「凍頂茶」的濫觴。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不僅在臺灣茶市場居於領先地位,也成了家喻戶曉、馳名中外的臺灣「名產」。儘管因年代久遠,屋頂的鱗鱗千瓦早已為紅色鐵皮所取代,原本象徵古代科舉功名的旗桿臺也寂寥地綣縮在禾埕一角,但愛茶如我每次前往鹿谷,總會在林鳳池留下的古厝前泡茶舉杯,作為對凍頂茶傳承的一份敬意,而至今依然辛勤種茶製茶的林家後代也樂於提供桌椅,賓主盡歡。
世居凍頂巷的「哲園有機茶」主人蘇文哲,對於凍頂茶的由來卻有不同的說法,他說蘇家祖先早於清朝康熙23年(1684年)即已渡臺,並在乾隆年間前往凍頂山開墾種茶,有《凍頂蘇氏宗譜》為證。他特別取出泛黃的獎狀表示,凍頂茶至臺灣光復後才逐漸嶄露頭角,而1948年臺中縣政府第一張「茶園增產競賽」獎狀就落在他家。1951年南投縣政府開始推廣製茶並主辦競賽,由省府農林廳所頒發的首屆頭等獎得主蘇汝評就是他的父親。且由於連續六屆頭等獎都落在凍頂巷,因此鹿谷鄉所產茶葉才統稱為凍頂茶,而「彰雅村凍頂巷」也從此揚眉吐氣,成為全臺最長且最風光的「茶巷」了。
根據地方記載,凍頂茶其實最早植於彰雅村凍頂巷旁的「凍頂坪」上,後來逐漸沿著山坡擴散至麒麟潭四周,在茶產業興盛後才擴及到鹿谷鄉全部13個村。與所有半發酵茶的製作工序大致相同,包括採菁、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至炒菁、揉捻、烘乾等步驟,不同的是,凍頂茶在揉捻、初乾後尚須以布球包裹後重複「熱團揉」,這也是製造凍頂茶獨特的技藝,非得練就一身的「功夫」不可。所謂「團揉」是以布巾將茶葉包裹為一個個圓球狀,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機來回搓壓,並不時將茶葉攤開打散以散熱,團揉過後的茶葉因而更為緊結成為半球狀。鹿谷鄉農會資深主任林獻堂說,凍頂茶的發酵程度較文山包種茶稍重,過去大多在30%以上,不過近年來受消費者偏愛高山茶清香口味的影響,發酵度已紛紛降低至20~25%左右。由於凍頂茶的加工過程十分繁複精細,製造過程均經布球團揉,使得外觀緊結成半球型,茶葉色澤墨綠鮮豔,條索緊結彎曲;沖泡後湯色蜜黃明亮、香氣濃郁,滋味醇厚甘潤,喉韻回甘強,因此最受消費市場的青睞。
儘管規模不如新北市的「坪林茶業博物館」,由鹿谷鄉農會斥資興建的「茶業文化館」,堪稱是最具凍頂茶特色的專業博物館了。原本於1996年10月正式開放、占地約200坪的文化館,以及1983年落成的「茶葉推廣大樓」,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時均嚴重受創,目前所見建築係整建後的規模。如浴火鳳凰般重生的茶業文化館,於2000年再度對外開放,儘管2013年6月的中部地震再度受創,除部分樓層暫停開放整修外,外觀仍完整屹立在鹿谷主要幹道中正路上,採三層樓古樸建築;結合了茶文化推廣與鹿谷茶鄉的觀光休閒特色,不僅完整展示了鹿谷鄉農業發展的縮影,也是認識茶鄉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其中一樓大廳為鹿谷鄉農特產品展示中心與門市,包括頂級凍頂茶、茶具以及茶酒、茶梅、茶瓜子等相關產品展售。二樓則規劃為茶業文物展示廳、茶藝教室及簡報中心三大區域;三樓作為綜合農林業展示中心,包括自然森林生態、年代悠久的農具與製茶器皿收藏展示等。長年隱居鹿谷內湖村的臺灣岩礦壺原創名家鄧丁壽,九二一大地震後以鐵皮屋重建工作室,並免費教導失業茶農製壺,多年來培育了不少傑出的壺藝家。今年則融入唐朝三疊水的概念,搭建了一座仿唐式風格外觀的工作室兼私人博物館,再加入些許佛教文化特色,命名為「我的精舍」。他也充分利用原有的巨石搭配庭園,成就天然的戶外泡茶空間,在綠浪推湧的茶園之間,透出自然古樸的莊嚴之美,也成了當地醒目的新地標。
在鹿谷前往溪頭與杉林溪的路上,由三合院農舍與竹管厝所成就的「鹿谷觀光農園」特別受到矚目:曾於2000年榮膺「臺灣十大傑出農民」的主人張裕源,結合了地方產業與竹藝文化,由當地碩果僅存的竹藝老師傅,採用地方盛產的孟宗竹搭建竹管厝,做為茶藝館與餐廳;而內部的陳設也多以竹器為主,如竹吊燈罩、竹桌、竹椅、竹燈籠、竹藝品等。
下一篇
水果教室-桃子語絮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82%
我喜歡:0%
很實用:12%
夠新奇:0%
普普啦:6%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chousales(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1/19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