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椪風美人山城-百年客庄大北坑飄茶香
刊登日:106/06/02
1,018
滿目翠綠的茶園,沿著山坡的等高線蜿蜒而上,紅磚紅瓦背映藍天,三合院落前曬著滿杆的芥菜,走過百年風華的大北坑,座落在桃園龍潭的西北端,北與楊梅銜接,西靠新埔,社區內丘陵交錯,山坳水塘間,有開拓時先民設置的兩百年以上石伯公,還有高齡百歲的茶樹王,這裡的居民多為客家移民子孫,世代以種茶為業,全臺知名的龍泉茶以及椪風茶即產於此。近年來在政府與村民通力合作之下,正一步步由傳統產茶農村轉型成為休閒農村,山城茶香餘韻繞樑依舊,純樸好客的天性,隨時歡迎旅人來這裡找茶。
入口意象結合在地文化
從國道一號楊梅交流道出口,驅車轉入鄉道,兩排棕櫚樹筆直而立,迎面看到「大北坑意象牌樓」,代表著將進入這個依山而居的聚落。大北坑農村發展協會宋新蓉特別提醒:「經過牌樓後,一定要放慢車速,因為右側的坡崁極有看頭,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錯過精彩的瓷版畫與戶外磚雕藝術牆。」十幅由梁秀中、吳長鵬及李元慶等當代大師以大北坑意象為主題的畫作,轉印為瓷版畫,依序鑲嵌在石牆上。而瓷版畫後方則是一系列的磚雕藝術,由於大北坑為紅土台地,40、50 年代吸引不少窯廠在此製作紅磚紅瓦,因此協會就地取材,利用磚雕手法,鏤刻客家詩詞與童謠,並讓當地的孩子一同參與貼上,結合在地文化,將藝術導入農村。
端午訪「客」美人奉茶
俗諺「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客家先民靠山吃山,山區最適宜種植的作物莫過於茶葉,大北坑社區正是以茶為主要農作,全臺僅有的五棵百年茶樹,其一就在這裡。早年本地只產茶菁,滿山的青心大冇,茶農採收後轉賣給茶廠製成紅茶、綠茶,但近年來無毒有機的健康意識抬頭,在水保局的輔導下,農民嘗試自製不施灑農藥的椪風茶,對上當地得天獨厚的氣候與環境,椪風茶一躍成為大北坑主推茶款。
椪風茶,又稱東方美人茶,因茶葉心捲起的樣子形似毛筆尖,而有白毫烏龍茶的別稱。最大的特色就是得經過小綠葉蟬叮咬過,當茶樹葉片上呈現火燒痕跡,葉心彎曲略枯萎時,再透過人工方式摘取珍貴的一心二葉製作而成。身為茶農也是當地客家媳婦的宋新蓉說:「每年端午前後,就是小綠葉蟬報到的時候,就像酒莊依雨水量決定葡萄酒的好壞一樣,這年報到的小綠葉蟬多寡,也會影響茶葉的香氣,完全是看天吃飯,不知今年小綠葉蟬是否賞光。」社區近年也開發了茶油、綠茶洗顏粉以及茶鵝等匠心獨具的週邊產品,改善農家生活,也成為旅人的最佳伴手禮。
拜天祭祖的伯公文化
客家聚落以祭拜伯公(土地公)為信仰中心,大北坑社區內共有大小伯公23 座,其中一座眾伯公甚至有兩百年以上的歷史,每年農曆八月社區都會舉辦眾伯公平安祭的活動,祈求地方平安與作物豐收。源自對大自然萬物的尊敬與感恩,客家人常把伯公區分為樹伯公、石伯公、園伯公、田伯公等,而大北坑則有全臺獨一無二的「伯公黃金蟬」。有感於伯公庇佑,大北坑每年都有大量的小綠葉蟬來吸吮茶葉,讓椪風茶幾乎年年得到特等獎、頭等獎的肯定,茶價如同黃金一樣高,因此茶農特別設置了「伯公黃金蟬」石像,來此一遊時記得摸一摸石像,祈求保佑!
緩慢美好的生活景致
原本因為人口外移、產業凋零而逐漸沒落的農村,透過政府農村再生計畫,凝聚居民共識,社區逐漸蛻變重生,雜亂的農塘變身美麗的水土保持戶外教室,荒煙漫草的田埂小路整理後成為最怡人的景觀步道,無汙染的天然環境,春夏相交時賞螢,而夏季時則有大量的獨角仙出沒。而社區裡的江家百年古厝「濟陽堂」,一堂四橫屋的客式建築,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江家先祖來臺可溯自清康熙年間,一手催生社區再造的大北坑農村發展協會理事長江增平,正是江家第28 代後人。因為希望讓家更好,也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的美,宋新蓉也特別建議探訪大北坑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路或騎單車,如同茶香,要「慢」才能領略用時光醞釀出的回甘滋味。
大北坑農村發展協會
電話:(03)479-4720
地址:桃園市龍潭區三水村六鄰大北坑街1998 巷8 號
文/劉佳倩 圖/賴美如
入口意象結合在地文化
從國道一號楊梅交流道出口,驅車轉入鄉道,兩排棕櫚樹筆直而立,迎面看到「大北坑意象牌樓」,代表著將進入這個依山而居的聚落。大北坑農村發展協會宋新蓉特別提醒:「經過牌樓後,一定要放慢車速,因為右側的坡崁極有看頭,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錯過精彩的瓷版畫與戶外磚雕藝術牆。」十幅由梁秀中、吳長鵬及李元慶等當代大師以大北坑意象為主題的畫作,轉印為瓷版畫,依序鑲嵌在石牆上。而瓷版畫後方則是一系列的磚雕藝術,由於大北坑為紅土台地,40、50 年代吸引不少窯廠在此製作紅磚紅瓦,因此協會就地取材,利用磚雕手法,鏤刻客家詩詞與童謠,並讓當地的孩子一同參與貼上,結合在地文化,將藝術導入農村。
端午訪「客」美人奉茶
俗諺「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客家先民靠山吃山,山區最適宜種植的作物莫過於茶葉,大北坑社區正是以茶為主要農作,全臺僅有的五棵百年茶樹,其一就在這裡。早年本地只產茶菁,滿山的青心大冇,茶農採收後轉賣給茶廠製成紅茶、綠茶,但近年來無毒有機的健康意識抬頭,在水保局的輔導下,農民嘗試自製不施灑農藥的椪風茶,對上當地得天獨厚的氣候與環境,椪風茶一躍成為大北坑主推茶款。
椪風茶,又稱東方美人茶,因茶葉心捲起的樣子形似毛筆尖,而有白毫烏龍茶的別稱。最大的特色就是得經過小綠葉蟬叮咬過,當茶樹葉片上呈現火燒痕跡,葉心彎曲略枯萎時,再透過人工方式摘取珍貴的一心二葉製作而成。身為茶農也是當地客家媳婦的宋新蓉說:「每年端午前後,就是小綠葉蟬報到的時候,就像酒莊依雨水量決定葡萄酒的好壞一樣,這年報到的小綠葉蟬多寡,也會影響茶葉的香氣,完全是看天吃飯,不知今年小綠葉蟬是否賞光。」社區近年也開發了茶油、綠茶洗顏粉以及茶鵝等匠心獨具的週邊產品,改善農家生活,也成為旅人的最佳伴手禮。
拜天祭祖的伯公文化
客家聚落以祭拜伯公(土地公)為信仰中心,大北坑社區內共有大小伯公23 座,其中一座眾伯公甚至有兩百年以上的歷史,每年農曆八月社區都會舉辦眾伯公平安祭的活動,祈求地方平安與作物豐收。源自對大自然萬物的尊敬與感恩,客家人常把伯公區分為樹伯公、石伯公、園伯公、田伯公等,而大北坑則有全臺獨一無二的「伯公黃金蟬」。有感於伯公庇佑,大北坑每年都有大量的小綠葉蟬來吸吮茶葉,讓椪風茶幾乎年年得到特等獎、頭等獎的肯定,茶價如同黃金一樣高,因此茶農特別設置了「伯公黃金蟬」石像,來此一遊時記得摸一摸石像,祈求保佑!
緩慢美好的生活景致
原本因為人口外移、產業凋零而逐漸沒落的農村,透過政府農村再生計畫,凝聚居民共識,社區逐漸蛻變重生,雜亂的農塘變身美麗的水土保持戶外教室,荒煙漫草的田埂小路整理後成為最怡人的景觀步道,無汙染的天然環境,春夏相交時賞螢,而夏季時則有大量的獨角仙出沒。而社區裡的江家百年古厝「濟陽堂」,一堂四橫屋的客式建築,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江家先祖來臺可溯自清康熙年間,一手催生社區再造的大北坑農村發展協會理事長江增平,正是江家第28 代後人。因為希望讓家更好,也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的美,宋新蓉也特別建議探訪大北坑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路或騎單車,如同茶香,要「慢」才能領略用時光醞釀出的回甘滋味。
大北坑農村發展協會
電話:(03)479-4720
地址:桃園市龍潭區三水村六鄰大北坑街1998 巷8 號
文/劉佳倩 圖/賴美如
下一篇
耕耘芬芳 品味一盞花茶香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2%
我喜歡:47%
很實用:0%
夠新奇:5%
普普啦:5%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8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鏡瑋(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1/13
GOOD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1/13
GOOD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04
讚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04
GOOD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04
好棒
秀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04
好文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02
好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02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