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越南紅龍果之產業及栽培現況調查(一)
刊登日:106/10/05
1,304
本文介紹參訪越南當地紅龍果品種、病蟲害發生、果園管理模式、分級包裝與運銷等內容。越南紅龍果栽培面積達3.6萬公頃,約80%外銷世界40餘國,中國大陸為最大消費國;20%供越南國內市場消費。產區為平順省、隆安省與前江省,品種以白肉種為主,紅肉種約佔14%。約8千公頃果園已獲得Global GAP或Viet GAP認證,有利於果品外銷至歐美等國。實際調查產區病蟲害發生現況,以莖潰瘍病、炭疽病、螞蟻與果實蠅危害較為嚴重,植株亦有嚴重日燒問題。越南農科院南方園藝研究院除針對病蟲害深入研究外,亦進行藥劑測試與微生物製劑開發,執行病蟲害綜合管理。越南紅龍果產業發展明確定位於外銷市場,相關配套制度、外銷集貨及運銷系統設置健全,值得國內紅龍果產業發展借鏡。
紅龍果產業及栽培現況
越南農業科學院南方園藝研究院-紅龍果栽培研究
越南農業科學院南方園藝研究院研發部門包括果樹育種、生物技術、植物保護、採收後處理、花卉、蔬菜、造園與水果運銷等研究單位,進行果樹種原之收集與保存、病蟲害防治及運銷等研究。目前已育成兩個紅肉種品種,Long Dinh No.1(LD-1)果肉紅色,於2005年推廣種植;LD-5果肉紫紅色則於2010年品種授權於種苗業者。目前越南紅肉種紅龍果的育種目標,除大果、高糖度外,果實外觀方面,以紅色果皮搭配綠色的鱗片為最佳組合。此果實外觀與目前臺灣主要栽培的紅肉種紅龍果有明顯差異,臺灣的紅肉種紅龍果為紅色果皮搭配紅色的鱗片。越南紅龍果生產以外銷導向為主,約有80%的紅龍果進行外銷,剩餘的20%則在越南國內市場販售。越南紅龍果外銷世界40多個國家,主要出口國為中國大陸、泰國、印尼等;在歐美地區則為荷蘭、西班牙、德國、英國、加拿大與美國等。是越南重要的外銷農產品,在2014年的出口值為2.8億美元。栽培面積約3.6萬公頃,其中以平順省為主要產區約有2.4萬公頃,隆安省約6,000公頃以及前江省4,200公頃。越南為推展紅龍果外銷,在2005年起將整個果園栽培管理導入EUREP GAP制度,由南方園藝研究院進行協助輔導與推動工作,在2014年已有超過8千公頃的果園,約佔總栽培面積的25%,獲得Global GAP或Viet GAP的認證,成為越南紅龍果順利行銷至世界各地的重要利器。
根據南方園藝研究院的研究,主要會造成紅龍果產量損失的病害種類分別為紅龍果莖潰瘍病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5 5 % ) 、細菌性軟腐病E r w i n i a chrysanthemi (25%)、莖斑病Bipolarissp.(20%)、炭疽病Collec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17%)與日燒症Sunburn(15%)。其中國內尚未發現有細菌性軟腐病及莖斑病的報導,但田間疑似有出現與越南所觀察到相類似的莖斑病病斑,後續可以分離與鑑定測試。有關紅龍果蟲害的部分,南方園藝研究院目前調查與鑑定完成7種螞蟻種類及3種果實蠅種類,此兩種害蟲為主要影響紅龍果產量之限制因子。
紅龍果栽培現況及病蟲害發生情形
●越南前江省栽培現況:
位於湄公河三角洲流域,當地果園位置多鄰近河流旁,由於水源充足,因此園區內水源灌溉多引進河水灌溉為主,部分地勢較高區域則以抽取地下水使用。紅龍果種植方式以單柱式的植栽系統,水泥柱約高150公分,每一水泥柱頂部留有3根彎成圓弧型的鐵條長約40公分,作為紅龍果樹冠的支撐架。每一水泥柱四周各種1株種苗,多年生植株其枝條總數超過300根以上,樹冠層數至少有6層,因此內部空間明顯通風不佳,也導致越南紅龍果對於莖潰瘍病無法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在植株方面,樹冠頂部可見枝條因陽光強烈照射後所產生的黃化或灰褐色傷疤。當地的留果模式每欉植株只留同一個階段的果實。因此在整個生產區域內,可見轉紅的未熟果、綠果、正值開花期以及約2公分的花苞分別在不同的園區出現,與臺灣一般的種植模式,在同一植株上留有紅果、綠果、大花苞與小花苞共4個階段的生產模式不同。果實均無使用套袋,對於果實蠅防治使用藥劑處理。由於前江省水源充足,部分園區採用高畦栽培,直接引進河水灌溉,部分田區溝渠內則佈滿布袋蓮等水生植物。
本次參訪時間已準備進入紅龍果的非主要產季,田區已開始架設燈具,準備進行燈照作業。在燈具線路架設方面,燈具與主要電線的連接方式以鐵釘直接刺穿供電電線中,並未外加其他絕緣保護資材,雖然十分便利,但也容易發生觸電情形,造成工作人員的危險。燈泡種類分為42W的黃光燈泡與23W的省電燈泡兩類,以42W燈具使用者較多。
●越南隆安省栽培現況
種植面積超過6千公頃,果園植株種植模式與前江省相同,均採水泥柱栽培且樹冠層數與枝條數量多,參訪果園亦有配置燈照線路進行夜間燈照,並且具有Global GAP驗證通過,果園內明顯處均有張貼果園管理作業規則、參訪動線指示與警告標誌。對於危險資材,如農藥均有設置專門庫房存放,張貼警告標示以及上鎖管制人員進出。在前江與隆安兩省,農民果實採收後均以大型竹簍裝載與運送,每一竹簍直徑約60公分、高60公分,裝果後每簍重量約70公斤,農家多以機車或搬運車作為搬運工具,並堆置於路邊的集貨區或特定集貨場內。越南紅龍果品種以白肉種為主,但在前江省紅肉種栽培面積已大幅增加,約占50%的栽培面積,品種以南方園藝研究院於2005年推廣的LD-1品種為主。沿途有農民於路邊直接販售紅龍果,路邊販售價格為3,000∼4,000越幣/公斤,折合臺幣約4.3元。果實平均果重約600公克,但果實色澤明顯有轉色不良而偏綠的情形。
田間參訪行程中多數果園紅龍果單株之枝條異常茂密,莖潰瘍病到處可見,發生嚴重程度依田間管理情形而異,新園且逐年整枝修剪的果園,與相鄰未修剪的栽培田相較,紅龍果莖潰瘍病的罹病率較低。田間亦發現肉質莖呈現淡黃色斑點徵狀,此徵狀幾乎每欉紅龍果的枝條皆有零星發生,以外圍的枝條發生較多。此外,依Global GAP管理紅龍果園,田間操作均有紀錄且依循操作規範進行,園區田間衛生良好,但仍有零星莖潰瘍病與莖斑病的發生,修剪的枝條以切片機切成小片段,且堆積形成堆肥,約1個月後再施用於土壤中,達到環保的概念,此點操作方式值得我們學習。另在果園紅龍果肉質莖下方放置可以收取露水的裝置,定期由研究人員帶回實驗中檢測紅龍果莖潰瘍病的孢子數量,判斷何時病害會開始大發生,提醒農友進行病害管理作業。
紅龍果栽培現況及病蟲害發生情形
越南平順省為越南紅龍果最大產區,栽培面積超過2萬4千公頃,產量達430,120公噸(2014),進入平順省後,在國道兩側即可看到綿延不絕的紅龍果園,並且有許多的新園建立,而紅龍果植株普遍均有枝條黃化的日燒現象發生。另外,國道兩側到處可見大型的紅龍果集貨場在進行果實集貨與包裝作業,每一集貨場前均有大型的冷藏貨櫃車(約40 尺)停放,依據集貨場規模停放數量為1∼4輛不等,而這些產品大部分經由公路系統運送至中國大陸。本次參訪的紅龍果果園栽培管理十分優良,該園年平均產量可達40公噸/公頃。園區內栽培模式與前江省、隆安省相同採單柱式栽培,且樹冠層數多,肉質莖數量亦超過300枝,植株無莖潰瘍病發生情形,僅樹冠層頂部有明顯曬傷後出現褐化的現象,另外部分枝條則亦出現圓形的退綠黃斑。
每一植株約有150粒果實,採每1肉植莖留1果的作法,目前為綠果期,果粒十分飽滿且鱗片堅挺厚實,每1粒均有長至600公克以上的潛力。果園採草生栽培以及搭配噴灌設備。之後前往另一園區,此區植株高度約2.2公尺,種植時期較久,而肉質莖與果實均有莖潰瘍病的發生,另外,為增進紅龍果轉色園主以報紙覆蓋於果實表面,以提昇果實轉紅程度增加。現場品嚐其採收的果實,經糖度檢測果實中心糖度達19°Brix,果肉清脆、無草腥味,品質優良與臺灣產的紅龍果不相上下,臺灣產的紅龍果在外觀上轉紅程度較佳。而越南產紅龍果果實外觀轉色不佳的原因可能與果實發育過程中有使用激勃素、未使用套袋以及向陽面直接照光等原因。
(未完)
●下期將介紹越南紅龍果集貨場分級包裝作業、外銷儲運狀況,以及越南紅龍果種類與賣場價格現況調查等資訊,敬請期待。
文圖/陳盟松、郭建志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紅龍果產業及栽培現況
越南農業科學院南方園藝研究院-紅龍果栽培研究
越南農業科學院南方園藝研究院研發部門包括果樹育種、生物技術、植物保護、採收後處理、花卉、蔬菜、造園與水果運銷等研究單位,進行果樹種原之收集與保存、病蟲害防治及運銷等研究。目前已育成兩個紅肉種品種,Long Dinh No.1(LD-1)果肉紅色,於2005年推廣種植;LD-5果肉紫紅色則於2010年品種授權於種苗業者。目前越南紅肉種紅龍果的育種目標,除大果、高糖度外,果實外觀方面,以紅色果皮搭配綠色的鱗片為最佳組合。此果實外觀與目前臺灣主要栽培的紅肉種紅龍果有明顯差異,臺灣的紅肉種紅龍果為紅色果皮搭配紅色的鱗片。越南紅龍果生產以外銷導向為主,約有80%的紅龍果進行外銷,剩餘的20%則在越南國內市場販售。越南紅龍果外銷世界40多個國家,主要出口國為中國大陸、泰國、印尼等;在歐美地區則為荷蘭、西班牙、德國、英國、加拿大與美國等。是越南重要的外銷農產品,在2014年的出口值為2.8億美元。栽培面積約3.6萬公頃,其中以平順省為主要產區約有2.4萬公頃,隆安省約6,000公頃以及前江省4,200公頃。越南為推展紅龍果外銷,在2005年起將整個果園栽培管理導入EUREP GAP制度,由南方園藝研究院進行協助輔導與推動工作,在2014年已有超過8千公頃的果園,約佔總栽培面積的25%,獲得Global GAP或Viet GAP的認證,成為越南紅龍果順利行銷至世界各地的重要利器。
根據南方園藝研究院的研究,主要會造成紅龍果產量損失的病害種類分別為紅龍果莖潰瘍病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5 5 % ) 、細菌性軟腐病E r w i n i a chrysanthemi (25%)、莖斑病Bipolarissp.(20%)、炭疽病Collec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17%)與日燒症Sunburn(15%)。其中國內尚未發現有細菌性軟腐病及莖斑病的報導,但田間疑似有出現與越南所觀察到相類似的莖斑病病斑,後續可以分離與鑑定測試。有關紅龍果蟲害的部分,南方園藝研究院目前調查與鑑定完成7種螞蟻種類及3種果實蠅種類,此兩種害蟲為主要影響紅龍果產量之限制因子。
紅龍果栽培現況及病蟲害發生情形
●越南前江省栽培現況:
位於湄公河三角洲流域,當地果園位置多鄰近河流旁,由於水源充足,因此園區內水源灌溉多引進河水灌溉為主,部分地勢較高區域則以抽取地下水使用。紅龍果種植方式以單柱式的植栽系統,水泥柱約高150公分,每一水泥柱頂部留有3根彎成圓弧型的鐵條長約40公分,作為紅龍果樹冠的支撐架。每一水泥柱四周各種1株種苗,多年生植株其枝條總數超過300根以上,樹冠層數至少有6層,因此內部空間明顯通風不佳,也導致越南紅龍果對於莖潰瘍病無法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在植株方面,樹冠頂部可見枝條因陽光強烈照射後所產生的黃化或灰褐色傷疤。當地的留果模式每欉植株只留同一個階段的果實。因此在整個生產區域內,可見轉紅的未熟果、綠果、正值開花期以及約2公分的花苞分別在不同的園區出現,與臺灣一般的種植模式,在同一植株上留有紅果、綠果、大花苞與小花苞共4個階段的生產模式不同。果實均無使用套袋,對於果實蠅防治使用藥劑處理。由於前江省水源充足,部分園區採用高畦栽培,直接引進河水灌溉,部分田區溝渠內則佈滿布袋蓮等水生植物。
本次參訪時間已準備進入紅龍果的非主要產季,田區已開始架設燈具,準備進行燈照作業。在燈具線路架設方面,燈具與主要電線的連接方式以鐵釘直接刺穿供電電線中,並未外加其他絕緣保護資材,雖然十分便利,但也容易發生觸電情形,造成工作人員的危險。燈泡種類分為42W的黃光燈泡與23W的省電燈泡兩類,以42W燈具使用者較多。
●越南隆安省栽培現況
種植面積超過6千公頃,果園植株種植模式與前江省相同,均採水泥柱栽培且樹冠層數與枝條數量多,參訪果園亦有配置燈照線路進行夜間燈照,並且具有Global GAP驗證通過,果園內明顯處均有張貼果園管理作業規則、參訪動線指示與警告標誌。對於危險資材,如農藥均有設置專門庫房存放,張貼警告標示以及上鎖管制人員進出。在前江與隆安兩省,農民果實採收後均以大型竹簍裝載與運送,每一竹簍直徑約60公分、高60公分,裝果後每簍重量約70公斤,農家多以機車或搬運車作為搬運工具,並堆置於路邊的集貨區或特定集貨場內。越南紅龍果品種以白肉種為主,但在前江省紅肉種栽培面積已大幅增加,約占50%的栽培面積,品種以南方園藝研究院於2005年推廣的LD-1品種為主。沿途有農民於路邊直接販售紅龍果,路邊販售價格為3,000∼4,000越幣/公斤,折合臺幣約4.3元。果實平均果重約600公克,但果實色澤明顯有轉色不良而偏綠的情形。
田間參訪行程中多數果園紅龍果單株之枝條異常茂密,莖潰瘍病到處可見,發生嚴重程度依田間管理情形而異,新園且逐年整枝修剪的果園,與相鄰未修剪的栽培田相較,紅龍果莖潰瘍病的罹病率較低。田間亦發現肉質莖呈現淡黃色斑點徵狀,此徵狀幾乎每欉紅龍果的枝條皆有零星發生,以外圍的枝條發生較多。此外,依Global GAP管理紅龍果園,田間操作均有紀錄且依循操作規範進行,園區田間衛生良好,但仍有零星莖潰瘍病與莖斑病的發生,修剪的枝條以切片機切成小片段,且堆積形成堆肥,約1個月後再施用於土壤中,達到環保的概念,此點操作方式值得我們學習。另在果園紅龍果肉質莖下方放置可以收取露水的裝置,定期由研究人員帶回實驗中檢測紅龍果莖潰瘍病的孢子數量,判斷何時病害會開始大發生,提醒農友進行病害管理作業。
紅龍果栽培現況及病蟲害發生情形
越南平順省為越南紅龍果最大產區,栽培面積超過2萬4千公頃,產量達430,120公噸(2014),進入平順省後,在國道兩側即可看到綿延不絕的紅龍果園,並且有許多的新園建立,而紅龍果植株普遍均有枝條黃化的日燒現象發生。另外,國道兩側到處可見大型的紅龍果集貨場在進行果實集貨與包裝作業,每一集貨場前均有大型的冷藏貨櫃車(約40 尺)停放,依據集貨場規模停放數量為1∼4輛不等,而這些產品大部分經由公路系統運送至中國大陸。本次參訪的紅龍果果園栽培管理十分優良,該園年平均產量可達40公噸/公頃。園區內栽培模式與前江省、隆安省相同採單柱式栽培,且樹冠層數多,肉質莖數量亦超過300枝,植株無莖潰瘍病發生情形,僅樹冠層頂部有明顯曬傷後出現褐化的現象,另外部分枝條則亦出現圓形的退綠黃斑。
每一植株約有150粒果實,採每1肉植莖留1果的作法,目前為綠果期,果粒十分飽滿且鱗片堅挺厚實,每1粒均有長至600公克以上的潛力。果園採草生栽培以及搭配噴灌設備。之後前往另一園區,此區植株高度約2.2公尺,種植時期較久,而肉質莖與果實均有莖潰瘍病的發生,另外,為增進紅龍果轉色園主以報紙覆蓋於果實表面,以提昇果實轉紅程度增加。現場品嚐其採收的果實,經糖度檢測果實中心糖度達19°Brix,果肉清脆、無草腥味,品質優良與臺灣產的紅龍果不相上下,臺灣產的紅龍果在外觀上轉紅程度較佳。而越南產紅龍果果實外觀轉色不佳的原因可能與果實發育過程中有使用激勃素、未使用套袋以及向陽面直接照光等原因。
(未完)
●下期將介紹越南紅龍果集貨場分級包裝作業、外銷儲運狀況,以及越南紅龍果種類與賣場價格現況調查等資訊,敬請期待。
文圖/陳盟松、郭建志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上一篇
花生七層塔青醬
下一篇
養腎顧胃 山藥五穀 養生粥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9%
我喜歡:26%
很實用:26%
夠新奇:4%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4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Ann(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0/08
good
Sunny(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0/08
good
山粉圓(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0/07
這樣會跟台灣的火龍果產生競爭嗎?
森元(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0/07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