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泰雅銀珠香米-失而復得的家鄉味道文╱好福食研室
刊登日:106/10/19
2,426
南投縣仁愛鄉「投89 線鄉道」又稱「力行產業道路」,這條全臺最險峻的道路,自埔里而上,至霧社未達清境農場前進入此線,沿途坍方處處崎嶇難平,循線到首處的岔路「白狗」,一路下切進到山谷間北港溪畔的一片台地,便是泰雅族的祖居發源地「瑞岩部落」。
飄香部落的傳奇米
早年,在部落的溪沼邊,耕種著一種香糯米「Tbula」(註),因海拔1000 公尺日夜溫差大、冬季皆有霜害的氣候,僅能在5 月種植、10 月收成,且產量稀少,是臺灣罕見的旱耕稻作。香糯米的生長期間多靠雨季降雨滋潤,植株高度較一般稻米高出一倍,莖葉最高者達183 公分;成熟的稻穗由綠色轉變紫色,並散發香氣;由於易受鳥害,稻作的尾端長有長芒,表面附有細毫保護。脫殼後的米粒,有著琥珀色澤,一端有一明顯凹痕,烹煮後散發著濃郁的芋頭香氣與淡淡的奶香,因而傳有「一家炊米,全村聞香」的美談。由於香糯米是族人在重要慶典時才會烹煮的作物,稀有珍貴的香氣便成了族人心中「家鄉的味道」。
然而,1970 年代以降,隨著交通的改善與經濟作物的需求,山區的種植方式與作物品種發生變化,加上1972 年稻熱病疫情加劇,讓本來就採小面積耕種的香糯米日漸歉收,終至失傳。彷彿先祖指引的回家之路早在1970 年初,離鄉背井、北上就讀醫科的鐵木・尤幹(漢名:楊茂銀),即便在外行醫多年,成為病患口中貢獻偏鄉良多的楊醫師,他的心中卻始終牽繫著當年在家鄉品嚐過的香糯米滋味。當他看著家鄉唯一的聯外道路依舊破碎崎嶇,離鄉又回去的族人可謂少之又少,他動念一想,或許這珍稀的香糯米,可以為部落帶來新發展的契機,也能供族人有一條平順回家的路。也許是受到上天眷憐,幸運地,在一次師生聚會中,鐵木・尤幹遇上曾拜訪過瑞岩部落的恩師鍾文政教授,當年因作客而獲贈一把香米稻穀的鍾教授,竟珍重地把這批稻穀凍存著,消失了近四十年的米便在這奇蹟般的緣分下再次出現。
香糯米的復育之路就此展開。要讓沉睡近四十年的種子再次發芽,機率可謂微乎其微,但在鐵木・尤幹夫婦從尋取原生土壤到一路費心地照料,終於奇蹟地在翌年復育成功,並收穫了八千粒稻種;而在2012 年正式回鄉,落土耕種。
農業試驗所水稻專家賴明信博士在聞訊後,前往採樣,發現這是國家種原庫中未被人改良的原生稻種,遂將其納進國家種原庫永久保存,鐵木・尤幹為感謝妻子多年來始終支持,故取兩人名中各一字,正式定名為「銀珠香米」。傳承的意念已然發芽2014 年,鐵木・尤幹為了銀珠香米的復育回到故鄉,但卻因身體健康狀況急遽惡化,於2015年初與世長辭。而早在多年前,便尾隨著父親返鄉的小兒子幄力斯・鐵木(漢名:楊誠),隻身面對著偌大的田地,無論人力、經濟都無法負荷。就在幄力斯為經濟壓力所迫,得再度離鄉之際,同樣出身瑞岩部落的原鄉青年瓦力斯・帖羅兒,也決定投入,兩人在網路平台上發起募資計畫,獲得熱烈迴響,讓兩位青年更專注投入在自然農法的研究上;他們踏過斷崖、深入山林,以一塊無瑕的農地為基地,盼望從這塊純淨的土壤中,再一次種下屬於瑞岩部落的銀珠香米。
註:銀珠香米的泰雅母語,音似「德芙拉」。
INFO 銀珠香米助耕計劃
電話:(02)2881-8838(好福食研室)
臉書:Lokah Tayal Tbula 努力泰雅。銀珠香米助耕計劃
文╱好福食研室
圖╱好福食研室、幄力斯・鐵木
飄香部落的傳奇米
早年,在部落的溪沼邊,耕種著一種香糯米「Tbula」(註),因海拔1000 公尺日夜溫差大、冬季皆有霜害的氣候,僅能在5 月種植、10 月收成,且產量稀少,是臺灣罕見的旱耕稻作。香糯米的生長期間多靠雨季降雨滋潤,植株高度較一般稻米高出一倍,莖葉最高者達183 公分;成熟的稻穗由綠色轉變紫色,並散發香氣;由於易受鳥害,稻作的尾端長有長芒,表面附有細毫保護。脫殼後的米粒,有著琥珀色澤,一端有一明顯凹痕,烹煮後散發著濃郁的芋頭香氣與淡淡的奶香,因而傳有「一家炊米,全村聞香」的美談。由於香糯米是族人在重要慶典時才會烹煮的作物,稀有珍貴的香氣便成了族人心中「家鄉的味道」。
然而,1970 年代以降,隨著交通的改善與經濟作物的需求,山區的種植方式與作物品種發生變化,加上1972 年稻熱病疫情加劇,讓本來就採小面積耕種的香糯米日漸歉收,終至失傳。彷彿先祖指引的回家之路早在1970 年初,離鄉背井、北上就讀醫科的鐵木・尤幹(漢名:楊茂銀),即便在外行醫多年,成為病患口中貢獻偏鄉良多的楊醫師,他的心中卻始終牽繫著當年在家鄉品嚐過的香糯米滋味。當他看著家鄉唯一的聯外道路依舊破碎崎嶇,離鄉又回去的族人可謂少之又少,他動念一想,或許這珍稀的香糯米,可以為部落帶來新發展的契機,也能供族人有一條平順回家的路。也許是受到上天眷憐,幸運地,在一次師生聚會中,鐵木・尤幹遇上曾拜訪過瑞岩部落的恩師鍾文政教授,當年因作客而獲贈一把香米稻穀的鍾教授,竟珍重地把這批稻穀凍存著,消失了近四十年的米便在這奇蹟般的緣分下再次出現。
香糯米的復育之路就此展開。要讓沉睡近四十年的種子再次發芽,機率可謂微乎其微,但在鐵木・尤幹夫婦從尋取原生土壤到一路費心地照料,終於奇蹟地在翌年復育成功,並收穫了八千粒稻種;而在2012 年正式回鄉,落土耕種。
農業試驗所水稻專家賴明信博士在聞訊後,前往採樣,發現這是國家種原庫中未被人改良的原生稻種,遂將其納進國家種原庫永久保存,鐵木・尤幹為感謝妻子多年來始終支持,故取兩人名中各一字,正式定名為「銀珠香米」。傳承的意念已然發芽2014 年,鐵木・尤幹為了銀珠香米的復育回到故鄉,但卻因身體健康狀況急遽惡化,於2015年初與世長辭。而早在多年前,便尾隨著父親返鄉的小兒子幄力斯・鐵木(漢名:楊誠),隻身面對著偌大的田地,無論人力、經濟都無法負荷。就在幄力斯為經濟壓力所迫,得再度離鄉之際,同樣出身瑞岩部落的原鄉青年瓦力斯・帖羅兒,也決定投入,兩人在網路平台上發起募資計畫,獲得熱烈迴響,讓兩位青年更專注投入在自然農法的研究上;他們踏過斷崖、深入山林,以一塊無瑕的農地為基地,盼望從這塊純淨的土壤中,再一次種下屬於瑞岩部落的銀珠香米。
註:銀珠香米的泰雅母語,音似「德芙拉」。
INFO 銀珠香米助耕計劃
電話:(02)2881-8838(好福食研室)
臉書:Lokah Tayal Tbula 努力泰雅。銀珠香米助耕計劃
文╱好福食研室
圖╱好福食研室、幄力斯・鐵木
上一篇
田間觀察筆記 動植物生活面面觀
下一篇
跟著部落媽媽走一趟採集之路(下)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2%
我喜歡:16%
很實用:20%
夠新奇:8%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rosy(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6/10/22
好
小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0/19
好棒
森元(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0/19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