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自然觀點 農田裡的生物多樣性
刊登日:106/10/23
1,826
地球從海平面上下10 公里的地方,有生物活動的範圍,我們都將其稱為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統。地球上各個環境的氣候、溫度、溼度、土壤結構和植物相的差異性,則會形成各個不同的生態系,例如:草原生態系、森林生態系、沙漠生態系、沼澤生態系、河川生態系或海洋生態系等。
所謂的生態系是指在同一環境中,由有生命的生物(動物、植物、分解者)和無生命的物質(空氣、水、土壤、陽光)所組成的環境。由於生態系的種類繁多且性質也不一樣,我們就以農田生態系為例,除了深入認識農田生態的組成外,也對各生物和非生物間,在此生態系中各扮演怎樣的角色,以及彼此間的相關性等,有更多的認識。
在開發之前 豐富多樣的生物
早期在工業文明未開始前,人們憑著雙手在農田間工作,種植生產的作物以自給自足為主。由於沒有農藥、化學肥料和機械化等,使得在有限面積的農地內,農作物的產量有限。相對地,農田生態系含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其組成包含非生物的土壤、空氣、水和陽光,生物包含了稻田、農田中的植物,例如:螢藺、球花蒿草、鴨舌草、碎米莎草等。動物有鳥類,例如:黑頭文鳥、紅鳩、牛背鷺、紅冠水雞、白腹秧雞、老鷹等;還有蛙類,例如:澤蛙、金線蛙、古氏赤蛙、虎皮蛙等。此外,還有昆蟲類,蝗蟲、瓢蟲、水黽、仰泳椿、龍蝨等;水生動物,有田螺、大肚魚、鯽魚、泥鰍、鱔魚等;蛇的種類也很多,有鉛色水蛇、唐水蛇、花浪蛇、南蛇、錦蛇等。
大自然的力量 生態平衡法則
農田中的稻作除了提供人類所需的稻米作為食物外,稻田和田中的植物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涵養水資源、調蓄洪水、淨化水質、調控氣候等。另外,植物受陽光照射後可以將人類和動植物呼出的二氧化碳行經光合作用而釋出氧氣,以供生態系中的生物使用,植物為氧氣製造廠,由於可以善加利用二氧化碳並釋出氧氣,可以緩和溫室效應和全球暖化的問題。
生活在農田中的生物,可以利用稻田和其他植物作為其食物或棲息躲藏的地方。由於農田中生物相種類繁多且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彼此間有相互關係,例如:生產者、一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和分解者,在整個農田生態系中維持著生態平衡。
在開發之後 種種危機如影隨形
然而隨著蒸汽機問世、農藥、化學肥料和環境荷爾蒙的使用,雖然在有限的面積增加了作物的產量,但人類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慾,卻一直將農田開墾為其他用途。工業文明的興起,雖然帶給我們許多的便利性,但相對地地球也逐漸生病,農田生態系惡化的情形也愈來愈嚴重,例如:土壤酸化、農田過度開發、土地乾硬化、空氣汙染、酸雨、水汙染、作物汙染、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全球暖化、土質汙染、土壤沙漠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等,以及外來生物的侵入,例如:福壽螺、美國螯蝦、紅火蟻、多線南蜥、沙氏變色蜥等,以上種種因素造成農田生態系的環境逐漸惡化,並影響在此棲息和活動的生物相,威脅其棲息和生存的空間。
以往在農田中常見到的動物,例如:蛙類、田螺、泥鰍、鱔魚、蜻蜓和蛇類等,現今已不易見,甚至有些已瀕臨滅絕而被列為保育類生物。如何能夠滿足人類生活的需求,亦能維護和關懷愛護我們的環境生態,使其能夠永續經營發展、維持生態平衡,則考驗著我們人類的智慧。
文圖/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技學系 林育安博士
所謂的生態系是指在同一環境中,由有生命的生物(動物、植物、分解者)和無生命的物質(空氣、水、土壤、陽光)所組成的環境。由於生態系的種類繁多且性質也不一樣,我們就以農田生態系為例,除了深入認識農田生態的組成外,也對各生物和非生物間,在此生態系中各扮演怎樣的角色,以及彼此間的相關性等,有更多的認識。
在開發之前 豐富多樣的生物
早期在工業文明未開始前,人們憑著雙手在農田間工作,種植生產的作物以自給自足為主。由於沒有農藥、化學肥料和機械化等,使得在有限面積的農地內,農作物的產量有限。相對地,農田生態系含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其組成包含非生物的土壤、空氣、水和陽光,生物包含了稻田、農田中的植物,例如:螢藺、球花蒿草、鴨舌草、碎米莎草等。動物有鳥類,例如:黑頭文鳥、紅鳩、牛背鷺、紅冠水雞、白腹秧雞、老鷹等;還有蛙類,例如:澤蛙、金線蛙、古氏赤蛙、虎皮蛙等。此外,還有昆蟲類,蝗蟲、瓢蟲、水黽、仰泳椿、龍蝨等;水生動物,有田螺、大肚魚、鯽魚、泥鰍、鱔魚等;蛇的種類也很多,有鉛色水蛇、唐水蛇、花浪蛇、南蛇、錦蛇等。
大自然的力量 生態平衡法則
農田中的稻作除了提供人類所需的稻米作為食物外,稻田和田中的植物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涵養水資源、調蓄洪水、淨化水質、調控氣候等。另外,植物受陽光照射後可以將人類和動植物呼出的二氧化碳行經光合作用而釋出氧氣,以供生態系中的生物使用,植物為氧氣製造廠,由於可以善加利用二氧化碳並釋出氧氣,可以緩和溫室效應和全球暖化的問題。
生活在農田中的生物,可以利用稻田和其他植物作為其食物或棲息躲藏的地方。由於農田中生物相種類繁多且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彼此間有相互關係,例如:生產者、一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和分解者,在整個農田生態系中維持著生態平衡。
在開發之後 種種危機如影隨形
然而隨著蒸汽機問世、農藥、化學肥料和環境荷爾蒙的使用,雖然在有限的面積增加了作物的產量,但人類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慾,卻一直將農田開墾為其他用途。工業文明的興起,雖然帶給我們許多的便利性,但相對地地球也逐漸生病,農田生態系惡化的情形也愈來愈嚴重,例如:土壤酸化、農田過度開發、土地乾硬化、空氣汙染、酸雨、水汙染、作物汙染、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全球暖化、土質汙染、土壤沙漠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等,以及外來生物的侵入,例如:福壽螺、美國螯蝦、紅火蟻、多線南蜥、沙氏變色蜥等,以上種種因素造成農田生態系的環境逐漸惡化,並影響在此棲息和活動的生物相,威脅其棲息和生存的空間。
以往在農田中常見到的動物,例如:蛙類、田螺、泥鰍、鱔魚、蜻蜓和蛇類等,現今已不易見,甚至有些已瀕臨滅絕而被列為保育類生物。如何能夠滿足人類生活的需求,亦能維護和關懷愛護我們的環境生態,使其能夠永續經營發展、維持生態平衡,則考驗著我們人類的智慧。
文圖/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技學系 林育安博士
上一篇
稻鴨共作 讓農田更欣欣向榮
下一篇
田間觀察筆記 動植物生活面面觀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6%
我喜歡:32%
很實用:23%
夠新奇:5%
普普啦:5%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1/17
GOOD
鏡瑋(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1/17
讚
森元(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0/24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