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香蕉絲織布 噶瑪蘭族的遷徙印記
刊登日:106/11/06
3,839
香蕉絲編織,這個滿溢民族風味的獨特編織工藝,全臺僅存位於花蓮豐濱新社部落的噶瑪蘭族會,因此也成了噶瑪蘭族的獨特標記,甚至是文化復興的代表。只是,在香蕉絲線這柔美線條背後,卻有著一段噶瑪蘭族漂流遷移的故事,回首漫長的故事,族人飄零了一百多年的艱辛歷史,回首過往,令人不勝唏噓。
漢人的步步進逼
噶瑪蘭族原本分布於蘭陽平原,在這片土地上平靜地生活了數千年。直到1760 年代開始,漢人以開墾為由,向東部步步進逼,以武力逐步占領土地,逼迫族人離開。最嚴重的一次武裝抗爭,發生在1796 年,漳州人吳沙率領武裝屯墾集團,強力入侵了噶瑪蘭,並建立了頭城。在此之後,漢人勢力很快地遍及了噶瑪蘭東西勢三十六社,失去土地的族人不得不開始了大遷徙,有的遷往三星、蘇澳等地,其中一支則是翻山越嶺,遷移至花蓮新城,並建立了加禮宛社。遷移到花蓮的噶瑪蘭族,與比鄰而居的撒奇萊雅族相處融洽,宛如結拜兄弟般,只是沒想到之後命運捉弄,使得這兩兄弟身受同樣的苦難,共同飄零了一百多年。原來,1878 年時,因清朝的開山撫番政策而爆發了「加禮宛事件」,當時住在新城的噶瑪蘭族與分布於花蓮市的撒奇萊雅族,與清兵發生嚴重衝突,死傷慘重。撒奇萊雅族受創嚴重,幾乎慘遭滅族,剩下的族人散落於花東縱谷;至於由蘭陽平原遷徙到花蓮的噶瑪蘭族,則是被迫再度往南遷移到花蓮豐濱的新社。這兩支部族同受飄零散落之苦,開
始隱匿於阿美族當中,族群消失的時間超過一百年之久。
展現部落特色的手藝
兩個族群的命運極其相似,為求生存,隱姓埋名地生活在他族當中,雖然聲勢稀微,長久以來都被外界視為阿美族成員,但其實彼此的語言與祭典完全不同,噶瑪蘭族人也深深明白自己並非阿美族。直到1980 年開始,噶瑪蘭族人展開尋根及正名運動,經過近廿年的努力,終於在2002年正名成功,成為臺灣原住民族的第十一族。尋求正名的過程當中,除了不斷跟中央政府陳情,噶瑪蘭族也努力對外展現他們獨樹一格的文化特色,其中香蕉絲編織便是極具代表的一項。在獲得正名後,族人也於2005 年在部落中成立「新社香蕉絲工坊」,決心發展獨一無二的香蕉絲編織文化,工坊內邀請多位編織老師傅與部落婦女進駐,力圖精進與發揚這項特殊的文化工藝,甚至吸引許多遊客慕名前來一探究竟。
靠海族群的布織法
噶瑪蘭族以香蕉絲纖維來織布,是臺灣原住民族中唯一保有此項手工藝的,而目前也只有新社的噶瑪蘭族人會此技藝,散居宜蘭的族人已完全不會了,原因正與他們的遷徙背景有關。「因為新社靠海啊,強烈的海風會把苧麻都給吹倒,所以移居過來的族人便想到了古早祖先以香蕉絲來織布的方法。」部落編織耆老潘金英對歷史娓娓道來。噶瑪蘭族最早是以山上的榕樹皮纖維做成背帶、背心;至於衣服,則與其他原住民族一樣取材自苧麻。但是後來因戰禍而遷徙到新社的噶瑪蘭族,卻發現新社強烈的海風不利苧麻生長,這該如何織布呢?於是便想出了這項古老的技藝來加以運用發揮。香蕉絲的編織,除去種植以外,還包括了砍伐、刮絲、晾晒、分線、捻線、繞線、整經、染色及編織等流程;從撥下葉鞘到布品完整成型,整個過程約要花上三、四個月的時間,頗為辛苦。潘金英說,每個噶瑪蘭族女子一輩子都需精通織布及烤飛魚兩種技術。白天忙於家務,晚上則在暗夜中的一盞小小油燈旁分線、接線,是族中婦女每晚的例行工作,不然一家五、六口人的衣物該從哪裡來呢?無不是婦女一條絲線連接另一條,慢慢地編織起來的。
從祈福開始的織布過程
噶瑪蘭族在砍香蕉樹來編織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舉行祈福儀式,告知祖先要砍樹了,然後便前往蕉園中砍下香蕉的假莖、撥開葉鞘。之後則是刀工技巧了,身體要坐正,一腳踩住假莖一端,然後用刀刮下內層瓣膜,而外層瓣膜上的澱粉、水分、果膠等也需刮除乾淨。刮除後的香蕉絲纖維呈現紫紅色,得放在太陽光照得到的地方接受日光浴,日晒數天之後,再經過一、兩日的泡水,去除剩餘的雜質,之後再完全晒乾。晒乾之後的香蕉絲,寬約兩公分,用針頭挑開約二十條左右的線。接著則需要一些特殊技巧,族中婦女會用平結,將這些線一條一條地給接起來,連成一條長長的線並捲成線球。正式進行織布之前,需先用整經架來整經,並決定組織圖案。噶瑪蘭族傳統的織布工具是「水平式腰帶織布機」,也稱為「地機」,織布時婦女平坐於地面,兩腿伸長用力,靠著腰背與腳力的一撐一鬆之間,並透過經緯交織的步驟,將一縷縷的絲線化成整塊完整的布匹。
尚未懷孕的香蕉才可以
製作過程當中,夾雜著不少的技巧及注意事項,都相當有意思。例如,織布所使用的香蕉品種必須是臺灣種的北蕉,芭蕉由於纖維韌性不足,因此無法採用。砍蕉的最佳時間是在每年的五至七月間,除了搶在颱風季節來臨之外,也因為這時的太陽夠大,能將絲線纖維快速地晒乾。至於取絲的香蕉樹,一定要選擇八個月內、尚未開花的蕉樹。這是因為:「年輕的香蕉樹,就像十八姑娘一朵花一般!」潘金英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形容道,尚未開花的蕉樹,纖維才夠強韌,不然便容易斷裂。「而開花後的蕉樹就像人懷了孕一樣,體力不夠!」絲線就不合適用在編織了。
而香蕉絲晒乾並分線成為絲線之後,需以人工將線一條條的連接在一起,這時候線頭與線頭之間,是以平結將兩條絲線綁成一條,這中間可得接得平順,不能突起,不然就難以編織了。潘金英說:「我們都是用噶瑪蘭式的平結來打,這樣線才接得順,不會有死角。」「整經」這個過程也很重要,若是弄錯一條線就不行了。不過潘金英認為整個過程中,最累的還是最後的「織布」,因為坐在地上,雙腳必須持續用力地撐住地織,腰也要不斷地使勁,「時間一久腿會麻、腰會痛,有時還抽筋呢!」她說,即使是體力好的人,每織個半小時還是得休息一下,不然實在受不了啊!
蓑衣轉身變雨衣
這歷經千辛萬苦才得出的布料,真的是彌足珍貴。香蕉絲布料由於纖維質的關係,會比苧麻布來得硬一些,但隨著清洗次數的增加,卻是越洗越軟、越洗越薄。「甚至最後會變得像紗布一樣薄呢!」潘金英說,她阿公就特別愛穿香蕉絲衣服,因為穿起來感覺特別涼爽。
香蕉絲布料在部落中運用相當廣泛,舉凡衣服、背袋、香菸包等都是,甚至強韌材質的米袋、地墊、蓑衣也都是用香蕉絲織成的,無不與生活息息相關。潘金英當場示範:「噶瑪蘭的蓑衣很特別,
我們在兩塊布中間放上一層油紙,這樣下雨天就可以當雨衣來用,而到夏天時將油紙拿掉,立刻就變回蓑衣了。」日常生活與香蕉絲織品有著千絲萬縷關連的噶瑪蘭族,其香蕉絲編織工藝被花蓮縣政府認定為具有文化承先啟後與智慧累積的高度表現,因此於1995 年底登錄為「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別,成為花蓮縣第三個登錄的傳統藝術。
即使獲得這項榮譽,族中婦女仍是持續默默地進行編織,生長在海邊的香蕉樹也是一如往常、日夜不斷地繼續生長著,放眼看去,生活並沒有任何改變。族人只希望部落中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投入學習,傳承這項古老技藝,讓這項噶瑪蘭族的獨特工藝得以代代相傳下去,畢竟,「文化不能遺忘啊!⋯⋯」
INFO 新社香蕉絲工坊
時間:8:00 ~ 17:00
電話:(038)711-361
地址: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小湖42 號
臉書:Lala Ban 新社香蕉絲工坊
文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曾竫萌、黃安葳
漢人的步步進逼
噶瑪蘭族原本分布於蘭陽平原,在這片土地上平靜地生活了數千年。直到1760 年代開始,漢人以開墾為由,向東部步步進逼,以武力逐步占領土地,逼迫族人離開。最嚴重的一次武裝抗爭,發生在1796 年,漳州人吳沙率領武裝屯墾集團,強力入侵了噶瑪蘭,並建立了頭城。在此之後,漢人勢力很快地遍及了噶瑪蘭東西勢三十六社,失去土地的族人不得不開始了大遷徙,有的遷往三星、蘇澳等地,其中一支則是翻山越嶺,遷移至花蓮新城,並建立了加禮宛社。遷移到花蓮的噶瑪蘭族,與比鄰而居的撒奇萊雅族相處融洽,宛如結拜兄弟般,只是沒想到之後命運捉弄,使得這兩兄弟身受同樣的苦難,共同飄零了一百多年。原來,1878 年時,因清朝的開山撫番政策而爆發了「加禮宛事件」,當時住在新城的噶瑪蘭族與分布於花蓮市的撒奇萊雅族,與清兵發生嚴重衝突,死傷慘重。撒奇萊雅族受創嚴重,幾乎慘遭滅族,剩下的族人散落於花東縱谷;至於由蘭陽平原遷徙到花蓮的噶瑪蘭族,則是被迫再度往南遷移到花蓮豐濱的新社。這兩支部族同受飄零散落之苦,開
始隱匿於阿美族當中,族群消失的時間超過一百年之久。
展現部落特色的手藝
兩個族群的命運極其相似,為求生存,隱姓埋名地生活在他族當中,雖然聲勢稀微,長久以來都被外界視為阿美族成員,但其實彼此的語言與祭典完全不同,噶瑪蘭族人也深深明白自己並非阿美族。直到1980 年開始,噶瑪蘭族人展開尋根及正名運動,經過近廿年的努力,終於在2002年正名成功,成為臺灣原住民族的第十一族。尋求正名的過程當中,除了不斷跟中央政府陳情,噶瑪蘭族也努力對外展現他們獨樹一格的文化特色,其中香蕉絲編織便是極具代表的一項。在獲得正名後,族人也於2005 年在部落中成立「新社香蕉絲工坊」,決心發展獨一無二的香蕉絲編織文化,工坊內邀請多位編織老師傅與部落婦女進駐,力圖精進與發揚這項特殊的文化工藝,甚至吸引許多遊客慕名前來一探究竟。
靠海族群的布織法
噶瑪蘭族以香蕉絲纖維來織布,是臺灣原住民族中唯一保有此項手工藝的,而目前也只有新社的噶瑪蘭族人會此技藝,散居宜蘭的族人已完全不會了,原因正與他們的遷徙背景有關。「因為新社靠海啊,強烈的海風會把苧麻都給吹倒,所以移居過來的族人便想到了古早祖先以香蕉絲來織布的方法。」部落編織耆老潘金英對歷史娓娓道來。噶瑪蘭族最早是以山上的榕樹皮纖維做成背帶、背心;至於衣服,則與其他原住民族一樣取材自苧麻。但是後來因戰禍而遷徙到新社的噶瑪蘭族,卻發現新社強烈的海風不利苧麻生長,這該如何織布呢?於是便想出了這項古老的技藝來加以運用發揮。香蕉絲的編織,除去種植以外,還包括了砍伐、刮絲、晾晒、分線、捻線、繞線、整經、染色及編織等流程;從撥下葉鞘到布品完整成型,整個過程約要花上三、四個月的時間,頗為辛苦。潘金英說,每個噶瑪蘭族女子一輩子都需精通織布及烤飛魚兩種技術。白天忙於家務,晚上則在暗夜中的一盞小小油燈旁分線、接線,是族中婦女每晚的例行工作,不然一家五、六口人的衣物該從哪裡來呢?無不是婦女一條絲線連接另一條,慢慢地編織起來的。
從祈福開始的織布過程
噶瑪蘭族在砍香蕉樹來編織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舉行祈福儀式,告知祖先要砍樹了,然後便前往蕉園中砍下香蕉的假莖、撥開葉鞘。之後則是刀工技巧了,身體要坐正,一腳踩住假莖一端,然後用刀刮下內層瓣膜,而外層瓣膜上的澱粉、水分、果膠等也需刮除乾淨。刮除後的香蕉絲纖維呈現紫紅色,得放在太陽光照得到的地方接受日光浴,日晒數天之後,再經過一、兩日的泡水,去除剩餘的雜質,之後再完全晒乾。晒乾之後的香蕉絲,寬約兩公分,用針頭挑開約二十條左右的線。接著則需要一些特殊技巧,族中婦女會用平結,將這些線一條一條地給接起來,連成一條長長的線並捲成線球。正式進行織布之前,需先用整經架來整經,並決定組織圖案。噶瑪蘭族傳統的織布工具是「水平式腰帶織布機」,也稱為「地機」,織布時婦女平坐於地面,兩腿伸長用力,靠著腰背與腳力的一撐一鬆之間,並透過經緯交織的步驟,將一縷縷的絲線化成整塊完整的布匹。
尚未懷孕的香蕉才可以
製作過程當中,夾雜著不少的技巧及注意事項,都相當有意思。例如,織布所使用的香蕉品種必須是臺灣種的北蕉,芭蕉由於纖維韌性不足,因此無法採用。砍蕉的最佳時間是在每年的五至七月間,除了搶在颱風季節來臨之外,也因為這時的太陽夠大,能將絲線纖維快速地晒乾。至於取絲的香蕉樹,一定要選擇八個月內、尚未開花的蕉樹。這是因為:「年輕的香蕉樹,就像十八姑娘一朵花一般!」潘金英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形容道,尚未開花的蕉樹,纖維才夠強韌,不然便容易斷裂。「而開花後的蕉樹就像人懷了孕一樣,體力不夠!」絲線就不合適用在編織了。
而香蕉絲晒乾並分線成為絲線之後,需以人工將線一條條的連接在一起,這時候線頭與線頭之間,是以平結將兩條絲線綁成一條,這中間可得接得平順,不能突起,不然就難以編織了。潘金英說:「我們都是用噶瑪蘭式的平結來打,這樣線才接得順,不會有死角。」「整經」這個過程也很重要,若是弄錯一條線就不行了。不過潘金英認為整個過程中,最累的還是最後的「織布」,因為坐在地上,雙腳必須持續用力地撐住地織,腰也要不斷地使勁,「時間一久腿會麻、腰會痛,有時還抽筋呢!」她說,即使是體力好的人,每織個半小時還是得休息一下,不然實在受不了啊!
蓑衣轉身變雨衣
這歷經千辛萬苦才得出的布料,真的是彌足珍貴。香蕉絲布料由於纖維質的關係,會比苧麻布來得硬一些,但隨著清洗次數的增加,卻是越洗越軟、越洗越薄。「甚至最後會變得像紗布一樣薄呢!」潘金英說,她阿公就特別愛穿香蕉絲衣服,因為穿起來感覺特別涼爽。
香蕉絲布料在部落中運用相當廣泛,舉凡衣服、背袋、香菸包等都是,甚至強韌材質的米袋、地墊、蓑衣也都是用香蕉絲織成的,無不與生活息息相關。潘金英當場示範:「噶瑪蘭的蓑衣很特別,
我們在兩塊布中間放上一層油紙,這樣下雨天就可以當雨衣來用,而到夏天時將油紙拿掉,立刻就變回蓑衣了。」日常生活與香蕉絲織品有著千絲萬縷關連的噶瑪蘭族,其香蕉絲編織工藝被花蓮縣政府認定為具有文化承先啟後與智慧累積的高度表現,因此於1995 年底登錄為「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別,成為花蓮縣第三個登錄的傳統藝術。
即使獲得這項榮譽,族中婦女仍是持續默默地進行編織,生長在海邊的香蕉樹也是一如往常、日夜不斷地繼續生長著,放眼看去,生活並沒有任何改變。族人只希望部落中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投入學習,傳承這項古老技藝,讓這項噶瑪蘭族的獨特工藝得以代代相傳下去,畢竟,「文化不能遺忘啊!⋯⋯」
INFO 新社香蕉絲工坊
時間:8:00 ~ 17:00
電話:(038)711-361
地址: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小湖42 號
臉書:Lala Ban 新社香蕉絲工坊
文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曾竫萌、黃安葳
上一篇
手作野趣 黃花夾竹桃風鈴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8%
我喜歡:21%
很實用:5%
夠新奇:0%
普普啦:5%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4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2/25
GOOD
黃*智(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1/07
蘊含著文化、歷史背景的手工藝,應多加推廣。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1/06
有層次逼近深度!!
鏡瑋(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1/06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