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菇類病害管理要領(一)
刊登日:107/01/19
8,655
菇類病蟲害是指菇類在生長、發育或運輸、倉儲過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與有害生物的危害,或是因為受到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菌絲或菇體在外部形態或內部生理特性受到影響,而無法順利生長,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菇體或菌絲之死亡,進而影響菇農之收益。本文主要就具傳染性的病蟲害與生理性病害之成因和其防治方式進行介紹,提供給菇農參考並期能降低菇農之損失。
菇類是我國固有的食藥用真菌,從日常所見之的香菇、木耳,到中草藥使用的靈芝、蟲草等,都屬於菇蕈類。由於菇蕈類真菌的子實體是低熱量且富含蛋白質與維生素的天然健康食材,因此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菇類產業也因此成為近幾年來發展相當迅速之產業。菇類栽培過程中,病蟲害問題常困擾多數菇農,特別是利用傳統菇舍栽培的菇農,因使用開放的栽培空間,病原菌較容易侵入造成感染,一旦病害發生嚴重時,往往導致產能大幅下降,甚至血本無歸。再加上近年來菇類栽培強調養生健康的概念,消費者非常注重吃的安全,因此菇農在病害發生時經常束手無策,最後導致產量與品質的損失,因此如何預防菇類病害的發生實為菇類產業重要之課題。
病蟲害之概念
一、菇類的病蟲害三角環
病蟲害發生是許多因素綜合影響所導致的結果,其中主要因素包含寄主、環境與有害生物(包含微生物與昆蟲)等三個部分,而此三個因子影響,使得寄主無法表現其遺傳性狀,就稱為病害。其中寄主在菇類就是指菇體或是其菌絲體部分,而寄主對於病原微生物的抗感性、對環境的耐受性,都是決定病害發生因子之一。當感病的寄主遇到了有害生物,就有可能發生病蟲害,其發生之機率會隨著有害生物族群密度增加而隨之增高。此外,主導病蟲害發生的另一個重要因子就是環境。若環境適宜菇類生長與出菇,則菇類菌絲生長旺盛、菇體健壯,病蟲害發生機率較低;但若環境不適當,菇類菌絲、菇體生長不良,此時若環境又適合有害生物之生長,則病蟲害發生機率就大為增加;若環境非適合有害生物侵染之情況,但亦不適合菇體生長,亦有可能導致生理性病害之發生。所以這三個因素彼此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故被稱為病蟲害三角環,也因此只要能控制這三個因素,就可以有效對病蟲害進行管理,並降低病害對產量之影響。
二、傳染性病害
傳染性病害又稱為病原性病害,代表菇體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進而產生之病害。由於病原微生物可藉由特定的傳播途徑感染寄主,因此病害的發生常有其程序性與擴張性,一般會由其發病中心漸次向外發展,由少而多,逐漸嚴重。傳染性病害發生之因素為病原微生物,而常見的病原微生物包含病原性真菌、病原性細菌、病毒與線蟲等,這些類型的微生物會導致菇類嚴重的病害,使菌絲或菇體死亡,造成產量與品質下降。此外,有另一型生物會與菇類菌絲競爭養分與空間、汙染栽培基質,一般稱之為雜菌,或可稱為競爭型雜菌。
病原微生物造成病害包含三個時期--感染、增殖與發病。病原微生物在與菇體接觸時,並不會直接造成病害,而是需要進一步侵入、感染與增殖,而這些過程中,病原微生物會產生毒素或酵素來傷害寄主,最後造成寄主產生特定的病徵,則稱之為發病。在發病的菇體上有時可見到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稱之為病兆。藉由病兆,可快速了解造成病害的病原微生物種類。病原微生物從與菇體接觸到發病的期間,受到外界環境、寄主抗感性及病原微生物致病力強弱等因素之影響,因此病害發生常是寄主、病原微生物與環境間許多不適宜因素累積所導致的結果。此外,病原微生物在病勢進展過程中皆具有傳播之能力,因此病害開始發生後,會逐漸向外蔓延,並導致大量損失。
三、常見的菇類病害
菇類栽培的模式主要可分為菌床栽培、段木栽培、太空包栽培與菌瓶栽培等方式,部分病害常見於各式栽培模式中,但有些病害則僅屬於部分栽培模式之中。本文將以常見之病害為主,進行介紹:
●綠黴病(Green mold)
本病之病原菌為木黴菌(Trichoderma sp.),木黴菌主要發生在菇類生長初期。由於木黴菌生長速度比一般菇蕈類快,因此可以快速纏聚太空包,並產生綠色的孢子,因此一旦太空包被木黴菌感染,則可在3~5天內發現綠色部分,即農民常說的「青包」。木黴菌的菌絲除了與菇菌競爭空間與營養外,由於木黴菌可分泌胞外酵素,抑制破壞部分真菌細胞壁與抑制部分真菌(如香菇)之呼吸作用,因此雖然常被應用作為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拮抗微生物,但就菇類生產而言,木黴菌實屬於病原菌之一,所影響的菇類包含:香菇、秀珍菇、杏鮑菇等。
本病害在低溫時發生較輕微,但若遇高溫或太空包內氧氣不足時,木黴菌的菌絲會快速蔓延。木黴菌在環境中主要可藉由分生孢子傳播,由風、水與人力進行傳播,因此當發現栽培庫房內有木黴菌之存在,應立即將之移除,千萬不可將罹病的太空包堆放在栽培庫房內部或周圍,一旦太空包外膜破裂,四散的孢子將會快速在場區蔓延,使得病害快速散播。
防治本病害的最佳方式,在於有效管控環境中木黴菌的族群數,避免木黴菌在菇舍中傳播蔓延,必要時可在空舍時期利用腐絕進行藥劑防治。
●紅色麵包黴菌(Red breadmould)
本菌的學名為Neurospora sp.,病害發生時會在受感染的菌種瓶內、太空包內、棉花周圍或塑膠頸環上產生桔紅色的分生孢子,環境溼度高時亦可突破太空包產生。紅色麵包黴菌對木屑的腐朽能力極弱,因此在米糠使用過量的情形下,此病害發生較為嚴重,但此菌的散播能力極強,因此對菌種及木屑太空包之危害極大,本菌發生後會使太空包產生酸味,並導致菌絲生長勢減弱或全部死亡。本菌主要以其無性世代(Monilia sp.)之分生孢子危害,最初產生的菌落為白色,很快會再轉為淡黃色,菌絲為疏鬆、絨毛狀,成熟後大量產生桔紅色孢子,並會在菌絲上形成一層團狀的孢子團,是辨別此病害的重要特徵。桔紅色粉狀孢子可隨氣流到處飛揚傳播、汙染環境,並可經由昆蟲及工作人員到處傳播,反覆感染,造成嚴重的危害。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本菌可快速生長,一般約2~3天即完成一個世代。本病害對所有應用太空包栽培的菇類皆有所危害,因此當發現此病害時應即刻將罹病太空包移除,以避免二次感染。
●洋菇白黴病(Soft mildew of mushroom)
本病菌學名為Cladobotryum dendroides (Link.) Hughes,可見於許多堆肥菇類,如洋菇、巴西磨菇等,發生時會以白色疏鬆菌絲攀附纏結於菇體,最終將菇體完全包裹,菇體於其中會快速腐敗,而在腐敗的菇體上可見棉球狀的菌絲與孢子,後期菌絲部分轉為淡紅色,孢子聚集處則呈黃色,本病菌的孢子若掉在菇體表面,即會發芽侵入並向四處蔓延。在潮濕環境下,本菌極容易以孢子藉氣流散播蔓延,但一般僅發生於覆土表面,並不向內蔓延至堆肥中。本病害的發生主要因菇舍消毒不完全所導致,因此只須注意菇舍的清潔衛生,就可有效控制本病害的發生。
●腫柄病(Bubble)
本病害的病原菌為Mycogone perniciosa,受感染之菇體會異常腫大成畸形,若在已分化具菇柄與菇傘的幼菇上,則菇柄逐漸腫大,菇傘表面具脈絡狀隆起,故得名腫柄病;罹病後期菇體會滲出紅褐色液體,故又稱為核痘病。罹病菇體最後呈黑褐色腐敗,並倒伏於土表上,成為本病害的田間接種源。本病菌具有兩種孢子,分別為分生孢子與具兩室之厚膜孢子,其中厚膜孢子其上室為褐色、厚壁,下室則為薄壁,此類型孢子可在土壤中殘存數年,並可經由洋菇代謝產生之氣體與幼菇子實體抽出物的刺激而發芽,成為主要的初始感染源。本病菌之菌絲在8℃時即可生長,21~28℃為其最適生長範圍,而以24℃為最佳生長溫度,32℃以上菌絲生長停止。本病害一般在暖冬時較容易發生,然而氣溫一旦下降,則其病勢也將隨之減弱。由於覆土中所攜帶的厚膜孢子可成為本病害的初始感染源,因此對覆土之消毒成為防制本病害的重要關鍵。
●洋菇腦菌病(Caleves brains)
本病害除了發生在洋菇菌床外,巴西蘑菇菌床上也可見到本病害發生。本病害的病原為Diehliomyces microspora,在菌床上主要藉由覆土中的孢子作為初始感染源,而孢子在環境中的存活能力極佳,因此常可不斷殘存於菇舍之中。受汙染的菇舍木板夾縫處,常可發現許多子實體;本病害經連續數年發生,菌床上即隱藏大量的孢子。有研究指出,若後發酵溫度達60℃,則可有效抑制腦菌病的孢子發芽,然而菌板往往無法達到此溫度,因此腦菌病仍會在菌床上發生。當洋菇下種後,在菇床上會快速產生白色毛絨狀的菌絲體,但不是幼菇,再3~5日後,則有白色腦狀子實體出現,因其形狀似腦,特名之為腦菌。本病害並非直接寄生在洋菇體上,而是與洋菇競爭生存位置與養分。菌床上若發生本病害,其發生處堆肥會逐漸變潮,並呈現黏膩暗黑色,具有特殊的腥臭味,且該處不會再出菇。一般本病害可在同一菌床的不同時期發生,這是由舊感染處的孢子散播所致,若孢子散布在菇舍各處時,會嚴重影響產量。腦菌病的孢子會每年殘留於菌板,還可由各種途徑進入菇舍,因此有效做好菇舍與周圍之清潔衛生為防制本病害之根本。
●洋菇褐斑病(Brown spot)
本病害即一般菇所稱的「水傷」,造成本病之病原菌為Verticillium fungicolaWare。褐斑病菌可產生大量孢子,並可藉由水及動物進行傳播。其病徵最初可在菇傘表面產生紅褐色的不規則褪色斑點,這些斑點是各由一個孢子侵入產生,但其大小形狀各不相同。在潮濕環境下,病斑會逐漸擴大,並相互融合,這種感染僅限於菇傘表面,病斑下的組織仍呈健全白色,但售後的菇體品質較差且失去商品價值。本病菌亦可侵入菇柄組織,使之呈現破裂中空。汙染的水源與菇舍內的害蟲常成為本病害傳播之媒介,因此水源之清潔與菇舍害蟲之防除成為防治本病害的有效方式。
●洋菇褐菇病(Bacterial spot)
本病害之病原為細菌,學名為Pseudomonas tolaasii Paine,過去曾造成洋菇的重大損失,近年亦曾在杏鮑菇上發現本病菌危害。本病菌對洋菇的整個發育時期皆可危害,病原細菌侵入菇體後就會快速增值,只須經數小時就能在菇體上產生病徵。初期在菇傘上會呈現淡黃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斑點,病斑略為凹陷,並會迅速擴大,隨即轉為褐色或深巧克力色;病斑會彼此融合,患部常出現裂紋,病菇內部組織仍呈白色。在杏鮑菇上,初期病徵與洋菇類似,皆會先產生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水浸狀斑點,隨後病斑凹陷並會迅速擴大;由於杏鮑菇栽培環境溼度較高,因此常會有大量菌泥溢出。本病害會嚴重影響洋菇與杏鮑菇的產量及品質,造成農民的嚴重損失。本病原菌一般主要潛伏在水與土壤中,在潮濕的環境中,本病原菌可快速增值,因此在高濕環境下,菇體上產生的水膜,是本病原細菌侵入菇體的必備條件,因此注意菇體表面的水膜是防範本病害的重要關鍵。
●草菇菌床白絹病(Sclerotial blight)
本病害的病原菌為Sclerotinia rolfsii,主要來自於土壤或稻草堆肥。本菌在有機質較豐富的堆肥中極易滋長,尤其在濕度較高時生長最為快速,但由於草菇栽培需高溫多濕之環境,因此相當適合本病菌生長。本病為草菇菌床上常見的雜菌,本病害蔓延迅速,菌絲呈白色乳狀,覆蓋栽培床面,並與草菇競爭營養與生長空間,使草菇子實體無法成長。本病害主要的初始感染原主要存在於稻草與土壤中的菌核,因此對於稻草堆肥的製作以及土壤的消毒,成為防治本病害的重要關鍵。
(未完)
●下期將介紹常見的菇類蟲害,並從環境、物理防治及化學防治三大方向,說明菇類病蟲害防治的綜合管理。
文圖/呂昀陞、李瑋崧、陳美杏
菇類是我國固有的食藥用真菌,從日常所見之的香菇、木耳,到中草藥使用的靈芝、蟲草等,都屬於菇蕈類。由於菇蕈類真菌的子實體是低熱量且富含蛋白質與維生素的天然健康食材,因此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菇類產業也因此成為近幾年來發展相當迅速之產業。菇類栽培過程中,病蟲害問題常困擾多數菇農,特別是利用傳統菇舍栽培的菇農,因使用開放的栽培空間,病原菌較容易侵入造成感染,一旦病害發生嚴重時,往往導致產能大幅下降,甚至血本無歸。再加上近年來菇類栽培強調養生健康的概念,消費者非常注重吃的安全,因此菇農在病害發生時經常束手無策,最後導致產量與品質的損失,因此如何預防菇類病害的發生實為菇類產業重要之課題。
病蟲害之概念
一、菇類的病蟲害三角環
病蟲害發生是許多因素綜合影響所導致的結果,其中主要因素包含寄主、環境與有害生物(包含微生物與昆蟲)等三個部分,而此三個因子影響,使得寄主無法表現其遺傳性狀,就稱為病害。其中寄主在菇類就是指菇體或是其菌絲體部分,而寄主對於病原微生物的抗感性、對環境的耐受性,都是決定病害發生因子之一。當感病的寄主遇到了有害生物,就有可能發生病蟲害,其發生之機率會隨著有害生物族群密度增加而隨之增高。此外,主導病蟲害發生的另一個重要因子就是環境。若環境適宜菇類生長與出菇,則菇類菌絲生長旺盛、菇體健壯,病蟲害發生機率較低;但若環境不適當,菇類菌絲、菇體生長不良,此時若環境又適合有害生物之生長,則病蟲害發生機率就大為增加;若環境非適合有害生物侵染之情況,但亦不適合菇體生長,亦有可能導致生理性病害之發生。所以這三個因素彼此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故被稱為病蟲害三角環,也因此只要能控制這三個因素,就可以有效對病蟲害進行管理,並降低病害對產量之影響。
二、傳染性病害
傳染性病害又稱為病原性病害,代表菇體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進而產生之病害。由於病原微生物可藉由特定的傳播途徑感染寄主,因此病害的發生常有其程序性與擴張性,一般會由其發病中心漸次向外發展,由少而多,逐漸嚴重。傳染性病害發生之因素為病原微生物,而常見的病原微生物包含病原性真菌、病原性細菌、病毒與線蟲等,這些類型的微生物會導致菇類嚴重的病害,使菌絲或菇體死亡,造成產量與品質下降。此外,有另一型生物會與菇類菌絲競爭養分與空間、汙染栽培基質,一般稱之為雜菌,或可稱為競爭型雜菌。
病原微生物造成病害包含三個時期--感染、增殖與發病。病原微生物在與菇體接觸時,並不會直接造成病害,而是需要進一步侵入、感染與增殖,而這些過程中,病原微生物會產生毒素或酵素來傷害寄主,最後造成寄主產生特定的病徵,則稱之為發病。在發病的菇體上有時可見到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稱之為病兆。藉由病兆,可快速了解造成病害的病原微生物種類。病原微生物從與菇體接觸到發病的期間,受到外界環境、寄主抗感性及病原微生物致病力強弱等因素之影響,因此病害發生常是寄主、病原微生物與環境間許多不適宜因素累積所導致的結果。此外,病原微生物在病勢進展過程中皆具有傳播之能力,因此病害開始發生後,會逐漸向外蔓延,並導致大量損失。
三、常見的菇類病害
菇類栽培的模式主要可分為菌床栽培、段木栽培、太空包栽培與菌瓶栽培等方式,部分病害常見於各式栽培模式中,但有些病害則僅屬於部分栽培模式之中。本文將以常見之病害為主,進行介紹:
●綠黴病(Green mold)
本病之病原菌為木黴菌(Trichoderma sp.),木黴菌主要發生在菇類生長初期。由於木黴菌生長速度比一般菇蕈類快,因此可以快速纏聚太空包,並產生綠色的孢子,因此一旦太空包被木黴菌感染,則可在3~5天內發現綠色部分,即農民常說的「青包」。木黴菌的菌絲除了與菇菌競爭空間與營養外,由於木黴菌可分泌胞外酵素,抑制破壞部分真菌細胞壁與抑制部分真菌(如香菇)之呼吸作用,因此雖然常被應用作為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拮抗微生物,但就菇類生產而言,木黴菌實屬於病原菌之一,所影響的菇類包含:香菇、秀珍菇、杏鮑菇等。
本病害在低溫時發生較輕微,但若遇高溫或太空包內氧氣不足時,木黴菌的菌絲會快速蔓延。木黴菌在環境中主要可藉由分生孢子傳播,由風、水與人力進行傳播,因此當發現栽培庫房內有木黴菌之存在,應立即將之移除,千萬不可將罹病的太空包堆放在栽培庫房內部或周圍,一旦太空包外膜破裂,四散的孢子將會快速在場區蔓延,使得病害快速散播。
防治本病害的最佳方式,在於有效管控環境中木黴菌的族群數,避免木黴菌在菇舍中傳播蔓延,必要時可在空舍時期利用腐絕進行藥劑防治。
●紅色麵包黴菌(Red breadmould)
本菌的學名為Neurospora sp.,病害發生時會在受感染的菌種瓶內、太空包內、棉花周圍或塑膠頸環上產生桔紅色的分生孢子,環境溼度高時亦可突破太空包產生。紅色麵包黴菌對木屑的腐朽能力極弱,因此在米糠使用過量的情形下,此病害發生較為嚴重,但此菌的散播能力極強,因此對菌種及木屑太空包之危害極大,本菌發生後會使太空包產生酸味,並導致菌絲生長勢減弱或全部死亡。本菌主要以其無性世代(Monilia sp.)之分生孢子危害,最初產生的菌落為白色,很快會再轉為淡黃色,菌絲為疏鬆、絨毛狀,成熟後大量產生桔紅色孢子,並會在菌絲上形成一層團狀的孢子團,是辨別此病害的重要特徵。桔紅色粉狀孢子可隨氣流到處飛揚傳播、汙染環境,並可經由昆蟲及工作人員到處傳播,反覆感染,造成嚴重的危害。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本菌可快速生長,一般約2~3天即完成一個世代。本病害對所有應用太空包栽培的菇類皆有所危害,因此當發現此病害時應即刻將罹病太空包移除,以避免二次感染。
●洋菇白黴病(Soft mildew of mushroom)
本病菌學名為Cladobotryum dendroides (Link.) Hughes,可見於許多堆肥菇類,如洋菇、巴西磨菇等,發生時會以白色疏鬆菌絲攀附纏結於菇體,最終將菇體完全包裹,菇體於其中會快速腐敗,而在腐敗的菇體上可見棉球狀的菌絲與孢子,後期菌絲部分轉為淡紅色,孢子聚集處則呈黃色,本病菌的孢子若掉在菇體表面,即會發芽侵入並向四處蔓延。在潮濕環境下,本菌極容易以孢子藉氣流散播蔓延,但一般僅發生於覆土表面,並不向內蔓延至堆肥中。本病害的發生主要因菇舍消毒不完全所導致,因此只須注意菇舍的清潔衛生,就可有效控制本病害的發生。
●腫柄病(Bubble)
本病害的病原菌為Mycogone perniciosa,受感染之菇體會異常腫大成畸形,若在已分化具菇柄與菇傘的幼菇上,則菇柄逐漸腫大,菇傘表面具脈絡狀隆起,故得名腫柄病;罹病後期菇體會滲出紅褐色液體,故又稱為核痘病。罹病菇體最後呈黑褐色腐敗,並倒伏於土表上,成為本病害的田間接種源。本病菌具有兩種孢子,分別為分生孢子與具兩室之厚膜孢子,其中厚膜孢子其上室為褐色、厚壁,下室則為薄壁,此類型孢子可在土壤中殘存數年,並可經由洋菇代謝產生之氣體與幼菇子實體抽出物的刺激而發芽,成為主要的初始感染源。本病菌之菌絲在8℃時即可生長,21~28℃為其最適生長範圍,而以24℃為最佳生長溫度,32℃以上菌絲生長停止。本病害一般在暖冬時較容易發生,然而氣溫一旦下降,則其病勢也將隨之減弱。由於覆土中所攜帶的厚膜孢子可成為本病害的初始感染源,因此對覆土之消毒成為防制本病害的重要關鍵。
●洋菇腦菌病(Caleves brains)
本病害除了發生在洋菇菌床外,巴西蘑菇菌床上也可見到本病害發生。本病害的病原為Diehliomyces microspora,在菌床上主要藉由覆土中的孢子作為初始感染源,而孢子在環境中的存活能力極佳,因此常可不斷殘存於菇舍之中。受汙染的菇舍木板夾縫處,常可發現許多子實體;本病害經連續數年發生,菌床上即隱藏大量的孢子。有研究指出,若後發酵溫度達60℃,則可有效抑制腦菌病的孢子發芽,然而菌板往往無法達到此溫度,因此腦菌病仍會在菌床上發生。當洋菇下種後,在菇床上會快速產生白色毛絨狀的菌絲體,但不是幼菇,再3~5日後,則有白色腦狀子實體出現,因其形狀似腦,特名之為腦菌。本病害並非直接寄生在洋菇體上,而是與洋菇競爭生存位置與養分。菌床上若發生本病害,其發生處堆肥會逐漸變潮,並呈現黏膩暗黑色,具有特殊的腥臭味,且該處不會再出菇。一般本病害可在同一菌床的不同時期發生,這是由舊感染處的孢子散播所致,若孢子散布在菇舍各處時,會嚴重影響產量。腦菌病的孢子會每年殘留於菌板,還可由各種途徑進入菇舍,因此有效做好菇舍與周圍之清潔衛生為防制本病害之根本。
●洋菇褐斑病(Brown spot)
本病害即一般菇所稱的「水傷」,造成本病之病原菌為Verticillium fungicolaWare。褐斑病菌可產生大量孢子,並可藉由水及動物進行傳播。其病徵最初可在菇傘表面產生紅褐色的不規則褪色斑點,這些斑點是各由一個孢子侵入產生,但其大小形狀各不相同。在潮濕環境下,病斑會逐漸擴大,並相互融合,這種感染僅限於菇傘表面,病斑下的組織仍呈健全白色,但售後的菇體品質較差且失去商品價值。本病菌亦可侵入菇柄組織,使之呈現破裂中空。汙染的水源與菇舍內的害蟲常成為本病害傳播之媒介,因此水源之清潔與菇舍害蟲之防除成為防治本病害的有效方式。
●洋菇褐菇病(Bacterial spot)
本病害之病原為細菌,學名為Pseudomonas tolaasii Paine,過去曾造成洋菇的重大損失,近年亦曾在杏鮑菇上發現本病菌危害。本病菌對洋菇的整個發育時期皆可危害,病原細菌侵入菇體後就會快速增值,只須經數小時就能在菇體上產生病徵。初期在菇傘上會呈現淡黃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斑點,病斑略為凹陷,並會迅速擴大,隨即轉為褐色或深巧克力色;病斑會彼此融合,患部常出現裂紋,病菇內部組織仍呈白色。在杏鮑菇上,初期病徵與洋菇類似,皆會先產生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水浸狀斑點,隨後病斑凹陷並會迅速擴大;由於杏鮑菇栽培環境溼度較高,因此常會有大量菌泥溢出。本病害會嚴重影響洋菇與杏鮑菇的產量及品質,造成農民的嚴重損失。本病原菌一般主要潛伏在水與土壤中,在潮濕的環境中,本病原菌可快速增值,因此在高濕環境下,菇體上產生的水膜,是本病原細菌侵入菇體的必備條件,因此注意菇體表面的水膜是防範本病害的重要關鍵。
●草菇菌床白絹病(Sclerotial blight)
本病害的病原菌為Sclerotinia rolfsii,主要來自於土壤或稻草堆肥。本菌在有機質較豐富的堆肥中極易滋長,尤其在濕度較高時生長最為快速,但由於草菇栽培需高溫多濕之環境,因此相當適合本病菌生長。本病為草菇菌床上常見的雜菌,本病害蔓延迅速,菌絲呈白色乳狀,覆蓋栽培床面,並與草菇競爭營養與生長空間,使草菇子實體無法成長。本病害主要的初始感染原主要存在於稻草與土壤中的菌核,因此對於稻草堆肥的製作以及土壤的消毒,成為防治本病害的重要關鍵。
(未完)
●下期將介紹常見的菇類蟲害,並從環境、物理防治及化學防治三大方向,說明菇類病蟲害防治的綜合管理。
文圖/呂昀陞、李瑋崧、陳美杏
上一篇
菇類病害管理要領(二)
下一篇
紅龍果合理施肥法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0%
我喜歡:20%
很實用:5%
夠新奇:0%
普普啦:5%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24
good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24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