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胡麻產業走向省工模式
刊登日:107/03/15
567
胡麻籽製成的麻油,一向是台灣民眾熱愛的滋補油品,尤其是黑色胡麻油,促使台灣胡麻栽培面積曾在民國50 年代擴展到8845 公頃、年產量4501 公噸。不過,胡麻採收仰賴人工操作。當胡麻果莢成熟時,農民習慣將胡麻植株連根拔起,先捆成一束束,交叉豎立在田裡曝曬乾燥4、5 天,促使果莢爆裂;然後鋪上帆布,拿棍棒敲打果莢讓胡麻籽脫粒落在帆布上,接著將胡麻籽過篩、剔除雜質才算完成。
因為收成耗工、繁瑣,天候影響,以及受到農村人力老化、轉作作物競爭等因素影響,胡麻面積逐漸減少至1000 公頃左右,這兩年受到食安影響,面積稍稍增長,目前約有2500 公頃,但採收人力也僅靠農村阿嬤千歲團挑大樑。油品食安事件頻傳,國產麻油變得供不應求,市場熱度強強滾,雖然農民有意願栽種胡麻,但考量缺工嚴重,多不敢投入。
機械取代人力 提高栽植意願
因此,農委會在「建構油料作物產業加值鏈計畫」中,為胡麻建立省工的機械化種植、採收模式。負責這項計劃工作的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引進國外的播種機、割捆機、收穫機、選別機,以機械力取代人工。「機械能夠幫忙省一半的工,農民就很高興了!」長期輔導胡麻作物的台南區農改場作物改良課課長楊藹華指出,農民眼前最迫切解決缺工問題,因此農改場針對人工捆綁,從義大利引進割捆機並重新設計部分機械零件,讓綑綁功能符合台灣採收方式所用,目前正申請新型專利。
另外,臺南區農改場也朝著農民衷心期待採收作業一貫自動化的目標,在去年引進美國胡麻農民使用的日本製泛用型聯合收穫機,進行栽培現場測試。這台收穫機進入胡麻田後,可以自動完成植株收割、自動敲開果莢、分離出胡麻籽。
楊藹華指出,這款收穫機收成效果不錯,但因台灣胡麻果莢會開裂,導致機械採收植株時,果莢一被搖動,胡麻籽直接落地造成耗損,所以農改場調整機械控制參數後,預計今年秋季在善化採收現場再度進行試驗。如果收穫機能順利降低胡麻籽耗損率,那麼農改場將在明年正式推出這款採收機,歡迎代耕業者購入。
因為收成耗工、繁瑣,天候影響,以及受到農村人力老化、轉作作物競爭等因素影響,胡麻面積逐漸減少至1000 公頃左右,這兩年受到食安影響,面積稍稍增長,目前約有2500 公頃,但採收人力也僅靠農村阿嬤千歲團挑大樑。油品食安事件頻傳,國產麻油變得供不應求,市場熱度強強滾,雖然農民有意願栽種胡麻,但考量缺工嚴重,多不敢投入。
機械取代人力 提高栽植意願
因此,農委會在「建構油料作物產業加值鏈計畫」中,為胡麻建立省工的機械化種植、採收模式。負責這項計劃工作的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引進國外的播種機、割捆機、收穫機、選別機,以機械力取代人工。「機械能夠幫忙省一半的工,農民就很高興了!」長期輔導胡麻作物的台南區農改場作物改良課課長楊藹華指出,農民眼前最迫切解決缺工問題,因此農改場針對人工捆綁,從義大利引進割捆機並重新設計部分機械零件,讓綑綁功能符合台灣採收方式所用,目前正申請新型專利。
另外,臺南區農改場也朝著農民衷心期待採收作業一貫自動化的目標,在去年引進美國胡麻農民使用的日本製泛用型聯合收穫機,進行栽培現場測試。這台收穫機進入胡麻田後,可以自動完成植株收割、自動敲開果莢、分離出胡麻籽。
楊藹華指出,這款收穫機收成效果不錯,但因台灣胡麻果莢會開裂,導致機械採收植株時,果莢一被搖動,胡麻籽直接落地造成耗損,所以農改場調整機械控制參數後,預計今年秋季在善化採收現場再度進行試驗。如果收穫機能順利降低胡麻籽耗損率,那麼農改場將在明年正式推出這款採收機,歡迎代耕業者購入。
上一篇
精準施藥、食安加分
下一篇
蓮霧生產減農藥 吃得安心更健康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2%
我喜歡:20%
很實用:0%
夠新奇:4%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7/16
Good
小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3/20
GOOD